2016年9月11日,“從洛桑到北京”第九屆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學術研討會暨雙年展頒獎儀式在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舉行,中國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呂品田擔任學術主持。研討會持續全天,共分主旨演講與分組討論兩個環節。
中國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呂品田在學術致辭的環節中説,“此次研討會將以《纖維藝術與當代設計藝術》為總議題展開研討,研討會將觸及纖維藝術的産業化思想和纖維藝術的一些本體性核心精神價值和靈魂方面,以及‘從洛桑到北京’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這一學術平臺的自身歷程和思想回顧。”為學術研討會定下基本的學術基調。
在上午的主旨演講部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深圳研究生院教授黃維、北京清尚建築設計院院長吳晞、美國藝術理論家帕克和北京電影學院副院長尼躍紅分別以《“從洛桑到北京”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品牌形象提升之思考》,《關於纖維藝術的産業化》、《國際視野中的纖維藝術》、《我們共同的夢想》為題作主題發言。
黃維教授認為,“從洛桑到北京”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已經將各國藝術家與中國和世界相連。在這裡,傳承與創新,藝術與大眾,藝術與産業,藝術與科技,學術與教育等密切相關。雙年展要持續辦下去還要回到生活,回不到生活的藝術是沒有生命力的,雙年展的關鍵詞在於“聯通”二字。
吳晞的主旨發言涉及纖維藝術的産業化問題。他認為,運用羊毛和絲作為一個創造的材料所形成的纖維藝術應用非常廣泛,纖維藝術在環境中的應用目前得到了很多開發商和建築師的青睞。如果將纖維藝術定位為工藝品種,努力將其市場化或者産品化,賦予它應有的價值是值得探討的。
美國理論家帕克在發言中分析了多位藝術家的纖維藝術作品,同時他也回顧了國際上纖維藝術的發展歷史同時談道,“在五六十年代的時候國際上發生了女權主義運動,很多女權藝術家,一些國際知名的藝術家,他們都希望能夠突破藝術和政治之間的藩籬,能夠提出自己的見解,纖維藝術在這個過程中由邊緣藝術發展為一種獨立的藝術。近幾十年的過程中,纖維藝術獲得了很大的發展,大家對纖維藝術的認知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之前的很多批評家都認為纖維是一種刺激的媒介,到現在大家都認為這個説法是錯誤的,它不再是一種刺激的媒介,而現在纖維藝術是非常重要的,它還在發生巨大的影響,也將更加深刻地影響整個藝術界。”
尼躍紅教授認為,我們對纖維藝術的認知和世界許多國家一樣,纖維藝術在中國的發展也是從傳統的地毯領域逐步發展起來的,在經歷了全球化的背景下,隨著現代藝術在世界各地的廣泛傳播,深刻影響和改變了我們對傳統工藝美術的認識,許多新的材料、新的工藝和表現手段被應用到藝術家的創作當中,使這個古老的藝術變得異彩紛呈。今天,如果再使用傳統的壁毯地毯這樣的概念來描述纖維藝術,就已經相當不準確了。
“纖維藝術在中國的發展和在西方有它不同的特點,首先在中國,我們不存在女權主義的背景,纖維藝術創作也不是女性專署的藝術領域。中國的纖維藝術面貌具有多元的包容性,是一個開放的狀態,無論是平面的、立體的、傳統的還是國內的國外的,我們已經不再糾纏于纖維藝術是什麼,而是更注重於做出好的作品。很多藝術家的創作已經超越了我們最初的想像,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像怎麼能在鐵板上刺繡,怎麼能用絲網塑造出栩栩如生的馬鈴薯。”尼躍紅講道。
下午的分組討論環節,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張敢、《裝飾》雜誌主編方曉風和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周利群分別與國內外纖維藝術家就纖維藝術的本質特徵、評判標準,纖維藝術的實踐和未來教育等論題進行了進一步探討。
纖維藝術的革命性變化,源於一種不帶有任何偏見的開放、自由、合作、交流、共用的機制。藝術創作與一般性的造物活動的本質區別,在於賦予事物以某種意義,這是人存在於世的一種基本屬性。藝術家必須把自己的思想、觀念和情感全部關注于自己的作品,賦予它靈魂,使它具有超越物質形態和材料之上的意義,正是這種意義,使藝術家的作品擁有了美學上的價值,成為人類不朽的精神財富。因此,一件好的纖維藝術作品一定首先是具有某種意義的作品,其次是他採用的造型藝術語言,也就是材料和工藝呈現方式所具有的創新性。這也是判斷、評價一件好作品的一些基本的方面。
研討會結束之後,本屆雙年展迎來最激動人心的頒獎環節,經過評審委員會的週密和嚴格評審,最終,中國藝術家劉興邦、呂航的作品《象外》贏得本屆雙年展金獎。該作品源自中國“天圓地方”的古老思想,以圓為核心視覺元素,挖掘出纖維與光、攝影等其他媒材和手段結合所發散的全新美感。
本屆雙年展獲獎名單
金獎
劉興邦、呂航 《象外》 中國
銀獎
出居麻美 《輝煌的色彩》 日本
菲力克斯·雅庫鮑斯卡斯 《于天地之間》 立陶宛
銅獎:
張海東、王甍 《天羅·曼》 中國
宋海峰、張夢圓 《樂水圖》 中國
黃文英 《尋覓之二》 中國台灣
多拉·奧哈拉 《領悟》 波蘭
盧德維卡·茲特柯維茲·奧斯特羅夫斯卡 《想像畫面之映射5》波蘭
碧藤·海格朗德 《條紋系列》 丹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