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與紓解——中國當代公共藝術之使命/王東輝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項目“天工開悟中國當代藝術大展”于 2016 年 9 月在北京今日美術館開展,公共藝術是展覽的潛在關鍵詞之一。在談論這個展覽的最初階段,策展三人組就確定了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見微知著地引發蘊涵于藝術創作中的公益精神,在藝術家和作品的遴選中,體現藝術對社會與自然的擔當。本次大展定義的中國當代公共藝術是一個多重因素互生共容的集合概念,以各種藝術形式介入社會,服務大眾,其核心概念和首要原則是公共性, 從內建立於藝術的普遍公共性之上,從外完成于公眾對公共藝術及公共空間權利主張的實現。
今日之中國,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常常令我們無暇顧及許多。當我們回顧與展望世界巨量的人類文明財富之時,可以清晰地看到, 除了充足的物質需要之外,心靈的富有更加重要,人類曾為此做出不懈的嘗試和努力。中國是人口大國,動輒數十百千萬的城市人口規模,與先前農業社會一個村落到了 150 人左右就會面臨分裂已有天壤之別,中國的城市化進程需要與之匹配的文化藝術建設。在交通、資訊等現代元素之外,公共空間的建設,公共藝術的存在應該是當代城市規劃、社區配套、地産開發等領域不可或缺的一環。公共藝術體驗與人類群居生活的習性相契合,藝術可以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障礙直達心靈,我們可以憑藉對藝術的共同熱愛分享生活的多姿與美好,給城市與鄉村和諧的存在以精神的完善和靈魂的歸屬。
毋庸諱言,我們面對的現實相當殘酷。中國眾多一線城市在雨季群體內澇,水庫無情地截斷江河魚類的洄遊,在建築和道路越來越大、越全越好之際,交通擁堵,霧霾肆虐。痛定思痛,我們陷入人與自然和諧與對立、保護與發展的糾結之中,這種“建設的原罪”讓人們站在歷史與未來之間顯得那樣無助。當科學與技術顯得力不從心之時,我們就需要藝術——人類偉大的本能之一,來獲取更高的智慧,解脫困局,獲得救贖。藝術,特別是公共藝術,可以通過觀照人性個體的差異與互補,由分享致共用帶給我們巨大的認同感, 對災難頻頻的世界和壓力重重的現代生活予以紓解,對人們心靈的創痛進行治療和平復。當人們需要抱團取暖時,公共藝術應該引領大家心中的光與熱,凝聚決心和意志,我們將由理解與溝通獲得群體生活特有的幸福感,而幸福將使我們更堅強。我們應該看到,中國當代社會的公共生活在資訊時代發生巨大轉折,網路化生存改變了人際關係的固有生態,網際網路文化給中國當代公共藝術帶來新的可能,新媒體拓展了中國當代公共藝術的觀念和形式。中國當代公共藝術會直接影響或者潛移默化地改變中國人的文化觀念和審美模式。中國當代每一個藝術家、設計師、知識分子都應該思考,我們能為公共藝術做些什麼?我們應該盡可能地做出自己的努力,服務於公眾與社會,改善社區、城鎮、以至國家的“藝術生態”。每一個成功的藝術家都應該在公共藝術領域嘗試創作,在個體的表達和集體的交匯之間,在藝術個性的內化和外界感受的映射之間深思力行。我們要開拓更多渠道與更多樣本,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公共藝術實踐,激發創造更多智慧與熱情,以建設和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人類社會在科技發展的同時,藝術也以“另一極”的態勢與之對應持續地上升,以迎接生活的改變和挑戰。當代中國文化藝術事業已經進入了全面的繁榮期,而公共藝術正方興未艾,巨大而迫切的需求亟待我們深入地研究和持續地努力。我們恰逢其時,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