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Session 19 【分會場介紹】第十九分會“審美與藝術史”

時間:2016-08-30 14:26:35 | 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

第三十四屆世界藝術史大會第十九分會場

審美與藝術史

編者按:日前,大會籌委會的工作會議上決定,為方便國內外專業人士提前了解本屆世界藝術史大會的內容,秘書處邀請每一個分會的主席分別對各自主持場次的主題進行闡述,並且介紹參加會議的人員和將要做出的報告內容。我們此次大會共設21個分會場,每一個分會場由一位國際主席、一位中方主席和一位青年主席組成,這63位主席已經在近兩年的準備中付出了極大的心血和智慧。我們將按順序推送每個分會場的內容介紹,今天呈現的是第十九分會“審美與藝術史”。

一.主席團成員:

國際主席:Claudia CieriVia,義大利羅馬大學

中方主席:劉偉冬,南京藝術學院

青年主席:戴丹,南京藝術學院

二.主題及介紹:

19分會場的主題是“美的歷史 VS.藝術史”。本分會場主要關注美的概念與藝術史,美學與藝術史之間的關係。在此基礎上,對有關藝術地位以及圖像、歷史、文化、國家認同、族群認同在全球化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等諸多問題進行思考並展開討論。

藝術史,作為一門大學學科,最早在19世紀的德語國家被建立起來,其建立過程與美學緊密相關。1750年德國哲學家鮑姆加通(Alexander Baumgarten)最早提出了美學概念(esthetic),美學一直被視為哲學學科的一個分支,也被稱作藝術哲學,其主要任務是研究美、趣味以及人的審美活動。到19世紀下半葉,隨著藝術觀念的變化,美學因長期陷入諸如“美的本質”這類形而上問題的研究而招致一批新興理論家們的批判,他們認為除了美學之外還應該設立一門藝術科學,對藝術作品做出科學、客觀的描述和研究,藝術史作為一門學科由此誕生,它是一門非哲學的經驗學科。進入20世紀,藝術史的研究方法得到不斷地完善和豐富,從最早的以確認藝術品的作者、年代、地點為目的的鑒定,發展到後來的風格分析、圖像學、精神分析、心理學、社會藝術史諸種研究方法。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包括新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解構主義、符號學等諸多新興理論在內的“新藝術史”興起,又對傳統藝術史提出了挑戰。

在藝術史學科發展的大背景下,又伴隨著西方中心主義的打破,全球化和跨學科研究發展,近幾十年來在批評術語和學術討論中形成了對美的概念和藝術概念的各種標準,本版塊的目的便是要重新思考這兩個概念與這些標準之間的關係。重點放在比較研究,這能拓寬文化和空間的界線,使得不同的文化認同融入其多樣化的上下文和跨文化維度中。

三.稿件及遴選

本會場在徵稿階段提供了(但不局限于)以下視角供投稿者參考:

1.通過再思考由不同文化與其自身原始背景之間所形成的不同的標準,從而界定美的概念和藝術的概念。

2.作為醜的對立面的美的概念:一種跨文化的探究。

3.圖像在交流、藝術的自由表達以及捍衛人權中所扮演的角色。

4.當下的審美體驗與神經科學、認知科學的關係。

5.藝術和藝術創作過程:藝術作為媒介的概念。

6.關注圖像與歷史、記憶的産生之間的關係。

7.圖像的生命力,“似乎它們是有生命的。”

到2015年截稿之日,本分會場共收到來自世界14個國家(工作單位所在國)的38位學者的投稿,其中:中國18篇,澳大利亞1篇,比利時2篇,丹麥1篇,芬蘭1篇,法國1篇,德國2篇,印度1篇,以色列1篇,義大利4篇,墨西哥1篇,紐西蘭1篇,俄羅斯1篇,英國2篇,美國1篇。

在2015年9月15日的世界藝術史大會預備會前,本分會場中外方主席各自對稿件進行研讀和初步遴選,然後在預備會上將各自遴選的稿件匯總。根據秘書處要求,各分會場發言人數控制在15人以內。中外方主席經過討論,決定從38位投稿者中盡可能地遴選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12位發言人,另外在全世界範圍內特別邀請3位與本分會場主題研究相關的重要學者參加2016年9月的正式會議。

特別邀請的3位學者分別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英國瓦爾堡研究院院長David Freedberg教授,德國洪堡大學Horst Bredekamp教授,義大利藝術史研究院Gerhard Wolf教授。預備會遴選出的12位發言人情況如下(工作單位所在國):中國1人,印度1人,墨西哥1人,以色列1人,比利時1人,英國1人(未能準時提交稿件,主動放棄),法國1人,德國2人,義大利3人。本分會場最終由14位發言人構成。

四.本會場主題發言介紹:

第1部分 當今藝術批評:美、美學、藝術史

1. Horst Bredekamp (Humbolt Universität, Germany)

2. Barbara Baert (The University of Leuven, Belguim)

But such light-flown movements are not for me (Aby Warburg’s (1866-1929)). “Butterflies as Art Paradigms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Camouflage)”.

3. Yannis Hadjinicolaou (Humboldt Universität , Germany)

Acting Stains: An Artistic Process of Early European Modernity.

Yoko Tsuchiyama (CRAL – EHESS, France)

La beauté de la photographie documentaire et la réalité du monde. (Ugliness?)

第2部分 美與醜

1. David Freedberg,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London, The Warburg Institute)

2. Marzia Faietti (Gabinetto disegni e stampe degli Uffizi,Italy)

L’alluce valgo della Ninfa. Storie di bellezza imperfetta da Sandro Botticelli ad Audrey Hepburn

3. Luz del Rocío Bermúdez Herández (EHESS, Paris – Universidad Autónoma de Chiapas, Mexico)

The Beautiful Funny Thing: A Critical Survey on Aesthetics Funeral Visual Art in Mexico.

4. Fabio Cafagna(Sapienza – Università di Roma, Italy)

Death Becomes Her: Necrophiliac Inclinations in the Anacreontic Theories of Beauty.

5. Carmen Di Meo (Sapienza – Università di Roma, Italy)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and the Modern: Beauty and Ugliness in Roger E. Fry’s Theory of Art.

第3部分 比較研究:一項跨文化的調查

1. Gerhard Wolf (Kunsthistorisches Institute, Italy)

2. Jiang Yongshuai (Jiangsu University, China)

From the subjects to the ink forms: discuss the shift of "yipin" on the painting taste

3. Salvarpatti M. Ponnudurai (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 India)

The History of Beauty and the Contesting Claims through the Images of Avalokitheswara and Shiva Nataraja: An Art Historical Enquiry.

4. Jutta Teuwsen (University of Düsseldorf, Germany)

The Changing Image of the Female Body in Japanese Arts: Global Dominance of Sexist Stereotypes.

5. Mati Mayer (The Open University of Israel )

Gender Slippage in the Byzantine Illuminated Book

執筆人:南京藝術學院 戴丹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