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Session 11 【分會場介紹】第十一分會“風景與奇觀”

時間:2016-08-27 11:15:48 | 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

第三十四屆世界藝術史大會第十一分會場

風景與奇觀

編者按:日前,大會籌委會的工作會議上決定,為方便國內外專業人士提前了解本屆世界藝術史大會的內容,秘書處邀請每一個分會的主席分別對各自主持場次的主題進行闡述,並且介紹參加會議的人員和將要做出的報告內容。我們此次大會共設21個分會場,每一個分會場由一位國際主席、一位中方主席和一位青年主席組成,這63位主席已經在近兩年的準備中付出了極大的心血和智慧。我們將按順序推送每個分會場的內容介紹,今天呈現的是第十一分會“風景與奇觀”。

“風景”本是藝術史學科中最為經典的命題之一,將現實環境的自然屬性與精神領域的思維加工疊置,呈現物質世界被觀看、感知、理解、改造直至被解釋的過程。傳統圖像研究將風景畫作為一種重要的藝術類型,通過研究地上景觀的視覺傳達,探討其背後的社會指向與文化意涵。而今隨著藝術史研究領域的拓展,風景問題已超越了對於圖像本身的文化讀解。特別是全球城市化進程帶來新型的城市景觀及其複雜的多樣化呈現,模糊了作為政治、文化、生活空間的“城市”與審美意義上的“風景”之間的界限。這種擴大化的“風景”作為當代視覺研究的重要課題,延展到政治學、生態學、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各個方向,引發了更為密集的知識生産。

本分會場的學術主題設定,一方面呼應大會主題,關注不同時期不同文化對於風景概念界定和圖像理解的差異;另一方面特別希望推進新的觀察角度和方法切入藝術史研究,強調當代的問題或傳統問題的當代理解,以開闊學術研究的格局、加強對社會現實的關照。因此主席團希望從六個層次展開討論:1)風景畫歷史與當代演進;2)風景在不同媒介傳達中的表現,特別是地景裝置、電影、攝影、網路等流行媒介;3)有關景觀設計和規劃者的研究,即身份對於風景觀的影響;4)生態美學(eco-aesthetics)與生態批評(eco criticism);5)風景的政治圖像學(political iconography);6)“景觀社會”(society ofspectacles)中的城市圖景和視覺奇觀。

本場最後選出的14篇報告從 70余份投稿中選出,國際部分注重研究涉及地域、媒介、角度、方法的豐富性,分別有關於歐洲、拉美、非洲、大洋洲、亞洲不同文化跨越性很大的題目,並且均以“當代”立場為主。而三位主席根據最初學術設定挑選有關中國藝術研究的課題時,又引發另外一個學術思考,即經瓦爾堡、潘諾夫斯基、W.J.T Mitchell、Hans Belting、Martin Warnke等西方學者發展至今的各流派圖像學方法和概念,能否被借用或移植來解釋中國藝術傳統中圖像與精神層面(如“意”、“氣韻”)關係的問題?或者説,中國藝術傳統是否適宜用當代的、西方化的知識體系來歸納和衡量?基於這樣的反思,為避免報告的同質性,本組主席團經協商,由中方主席傅申教授最終確定有關中國問題的發言。傅教授也謙虛的表示,他此次的選擇主要出自個人興趣,題目全部集中在明清時期,但是希望從諸多角度反映這一時期藝術與社會景觀的關聯,以豐富本組的討論。

本分會場安排在9月16、17日一天半的時間內在北京大學會場進行,發言內容的主要方向如下:

1. 風景圖像與當代美學經驗。

無論是歷史繪畫中的風景題材還是當代藝術中的景觀創造,當代社會特有的遭遇為圖像的觀看和理解帶來新的美學闡釋。瑞士伯爾尼大學Peter J. Schneemann教授 “Eco-Action: Materialities and Territories as Mediators of Contemporary Landscapes” 一文以近年卡塞爾藝術展、威尼斯雙年展等國際展覽中的藝術生態實踐為例,討論當代藝術家如何通過材料利用和地理規劃,在社會生態系統中建造新的風景,以此深化藝術對於當代語境下人與自然關聯的思考。美國威廉姆斯學院Marc Gotlieb教授 “The Orientalist Sublime: Landscape, Self, and Spectator in the Work of Gérôme and his Contemporaries” 一文雖然以傑羅姆及其同時代藝術家為研究對象,但是並沒有從傳統的殖民文化角度來分析作品的東方主義特徵,而是強調以“時間”代替“空間”作為分析風景圖像的主要角度,重新理解這一時期藝術作品在美學意義上對“崇高”的追求。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助理教授劉禮紅的 “The Wu Landscape: Eco-aesthetics in Chinese Paintings, 1450-1550” 文章為這個方向的討論增加了當代方法對中國傳統繪畫的新的解讀,文章重新分析吳門畫派山水圖景中的景觀要素,嘗試用生態美學的理論探討中國古代藝術創作與空間和環境的關聯。

2、政治干預下對風景的觀看和表現

風景圖像所關涉的地上景觀往往與國土、疆域的概念相聯結,故政治圖像學方法在風景圖像研究中佔有重大比重。本組的報告結構,也可以看出“殖民風景”仍然受到較多關注。紐西蘭奧克蘭大學Elizabeth Rankin教授 “Imperial violations: undermining the conventional tropes of landscape. Michael Shepherd’s New Zealand landscapes” 一文以紐西蘭藝術家Michael Shepherd風景作品中反映出的殖民掠奪、土地戰爭對於當地景觀形態、生態系統與文化的破壞,探討風景圖像保存的歷史記憶與對複雜政治意涵的顯現。漢堡大學Margit Kern教授 “Historical landscapes and progress: Eco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CuadrosNacionales (‘National Paintings’) in 19th-century Mexico” 一文探討19世紀墨西哥表現祖國山河景觀的“國家繪畫”,如何一面小心的處理歷史遺跡中的殖民色彩,一面宣揚正在建設的現代國家形象。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ShivaniSud博士 “In a Land of Death and Disease: Epidemiological Landscapes and Photography in Colonial Bombay” 一文通過對1896年印度孟買爆發鼠疫的疫情照片加以圖像分析,從流行病帶來的社會景觀切入,角度獨特地探討殖民主義的視覺圖像對殖民地政治與文化的影響。南非約翰尼斯堡大學Federico Freschi教授 “From Volksargitektuur to Pretoria Regionalism: The Imagined Landscape of the Nation in Afrikaner Nationalist Architecture, 1936-1976” 一文討論1936至1976年間南非白人在社會動蕩的巨大變革中,經歷最初紮根南非的生存訴求,到通過民族革命建立現代國家的願景,通過想像的景象實現身份與心理的雙重轉變,以此解釋景觀建造與民族主義、國家觀念之間的關聯。

3、城市景觀與市民文化

新型城市景觀是當代文化中最突出的“風景”,與市民生活體驗直接相關,也從而激發了大量前所未有的圖像生産。都市風景的研究無疑是藝術史研究領域最有活力的課題之一。瑞士富蘭克林大學助理教授Gabriel Gee“The late 20th century marine: ‘forgotten spaces’ and trans-industrial visions”一文首先梳理海景畫的歷史,繼而討論20世紀末新興海洋工業和港口經濟的繁盛對於海港景觀的重建,以及藝術作品對於這種時代變化的表現。巴西聖保羅大學Maria Inez Turazzi博士 “Favelas in Rio de Janeiro:new approaches to a singular landscape ” 一文非常“應景”地將我們從對正在進行的巴西奧運會的關注,轉向裏約熱內盧更為本土化的城市景觀特色——“貧民窟”的研究中,文章通過展示20世紀關於貧民窟的繪畫和攝影作品,討論這一獨特社會現象如何轉化為具有美學意義的城市景觀。德國帕德伯恩大學Eva-Maria Seng教授 “Pall Mall: From the Sportsground to the Urban Pleasure Ground” 一文也與當下城市問題關聯緊密,該文提出今天的大型商場(shopping mall)和娛樂中心的提法來自於16世紀流行一種擊球遊戲(pallamaglio),並通過分析這種遊戲的演變,探討娛樂景觀如何逐步影響到公共空間,從而成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

4、中國明清時期藝術中風景圖像的研究

如前文所説,將部分中國問題單列並非是將其與前面提到的理論結構割裂,而是避免對中國藝術的分析被完全納入圖像學方法論系統,而忽略對其藝術上特殊性的討論。北京大學翁劍青教授《景象·人文·圖式 ——明代戲曲文學插圖的場景與視覺涵義》一文選取的明代戲曲文學插圖,是中國古代藝術史中不太常見的研究對象,文章借助插圖場景著重討論視覺文化與其時代、社會和藝術家個體的關係及話語內涵。上海博物館顏曉軍博士《董其昌與晚明的紀遊山水——理學觀念對真實風景的視覺重構》一文通過董其昌兩幅“紀遊山水”題材作品,探討理學觀念對當時風景繪畫的寫實與“造境”的影響。香港中文大學博士候選人蔣方亭《王世貞與<水程圖>冊中的運河風景寫生》一文借助王世貞《水程圖》探討明代文人畫中蘊含的社會現實反映和文人自我政治立場的表達。中央美術學院許彤博士《乾隆朝“江南”名勝圖像的製造與傳播》以乾隆朝多套名勝版畫書籍為切入點,通過與前朝經典圖像比較,討論新的帝國名勝圖像在晚清乃至日本等其他國家的影響。

本分會場國際主席Peter Krieger教授,是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資深教授,曾擔任墨西哥國家藝術史學會主席,同時也是德國漢堡大學瓦爾堡研究所(Warburg Haus)訪問教授。其多年來的工作的重點是將源於瓦爾堡、發展于MartinWarnke的政治圖像學研究從傳統的歐洲藝術史領域拓展到美洲,並著重建立更大範疇的全球研究網路。也是三年前在Krieger教授的引薦下,本組青年主席滕宇寧開始當代風景中的政治圖像學研究,並協助推動北京大學、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漢堡大學瓦爾堡研究所在這一學術方向上的合作。故本場的學術基調,傾向於對於風景問題更為當代的理解和現實的讀解。本組中方主席傅申教授,來自台灣,曾任美國國立佛利爾美術館中國藝術部主任,也是此次大會中分會主席中年齡最大的一位,德高望重。我們很榮幸能借助傅申教授在中國古代美術史領域的專業高度,挑選合適的中國藝術問題進入本組討論,作為對於圖像學研究在另一個藝術系統中的回應。

在閱讀本組投稿和入選論文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今天仍有很多學者引用和討論W.J.T Mitchell教授1997年著作《風景與權力》(Landscape and Power)中的觀點,特別是“風景是人類與自然、自我與他者的交換媒介”[1]的理念被反覆提及。有幸的是,此次世界藝術史大會邀請到Mitchell教授來京參會並做主題發言。我們希望,本分會場所呈現的,基於不同時代不同文化風景圖像及城市景觀研究,能帶來理論的推進和格局的擴展,並和Mitchell教授過去的觀點形成呼應、補充、探討乃至批判。這恐怕也是具有上百年曆史的世界藝術史大會首次在中國召開,所希望帶來的局面。

執筆人:北京大學滕宇寧

2016年8月19日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