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Session 6 【分會場介紹】第六分會“傳統與淵源”

時間:2016-08-27 10:58:05 | 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

第三十四屆世界藝術史大會第六分會場

傳統與淵源

編者按:日前,大會籌委會的工作會議上決定,為方便國內外專業人士提前了解本屆世界藝術史大會的內容,秘書處邀請每一個分會的主席分別對各自主持場次的主題進行闡述,並且介紹參加會議的人員和將要做出的報告內容。我們此次大會共設21個分會場,每一個分會場由一位國際主席、一位中方主席和一位青年主席組成,這63位主席已經在近兩年的準備中付出了極大的心血和智慧。我們將按順序推送每個分會場的內容介紹,今天呈現的是第六分會“傳統與淵源”。

一、主題與主席

本節分會的主題為“傳統與淵源”,基於“認同是想像的、且成分混雜”這樣的觀點,在此組中我們意圖批判性地探討在認同的形成過程中所受到的來自藝術內部及藝術外部的問題。認同問題,即我們如何將自我預設、表現和感知為個人、群體和國家的問題,持續激發著的文化、知識、政治領域的全球性思辨。

近年來,我們目睹了新民族主義、復興民族主義的崛起和傳播,也目睹了在那些疆域被爭奪、認同被重新定義的區域裏發生的領土爭端。在這樣的背景下,認同的表達和認證,以及去保護和促進本土的、本地的文化傳統的渴求,比過去幾十年中都要更加強烈。藝術家、策展人和學者都轉向歷史和傳統尋找更多的靈感,繼而重新去審視和定義傳統與真實性的概念,更是認同構建的有力印證。

第六分會的中方主席為故宮博物院院長、高級建築師單霽翔博士。他的研究方向為遺産保護、城市規劃、博物館管理等領域。國際主席為澳大利亞獨立策展人Sophie Mcintryre博士,研究方向為藝術與身份認同政治間的關聯。青年主席為故宮博物院館員鐵錚,研究方向為文化遺産保護與傳播、博物館展覽展示。

二、徵稿與選擇

我們希望來稿不僅能夠討論藝術自身的問題,即形式的創造、作用的理解及演變的關係,更希望學者能夠把焦點對準藝術之外,探討其與社會、歷史、政治、經濟等外部因素的關聯,全面地、發散地去看待當今我們所處的時代、探討所面臨的共同問題。

徵稿以來,我組共收到稿件逾百份,涵蓋英美法意西非澳中日韓等國家和地區。感恩于向本分會投稿的學者,我們在有效的投稿時間內,認真整理了所有來稿的資訊,在83份有效稿件中,選擇了11份。在2015年9月的籌備會上,經大會21組分會集體彙報情況後,又經參與討論的中方籌委會主任邵大箴先生的推薦,雙方主席定向約稿到三位學者,選定了14組、15位發言人(其中一篇文章為合著)。

三、討論與表達

傳統與淵源一節的題目在大會21個分會裏確定的較晚,雙方學者對於這一主題的視角多樣的解讀,恰恰印證了認同構建與原生文化的關係,這也使得本組的討論一路走來意趣頗多。與其説我們在討論的是一組學術概念,莫不如説,我們在解讀當下的世相。

本節分會的國際主席Sophie博士長期在台灣地區進行田野調查,中國主席單霽翔博士則將故宮視作一個藝術史對象來進行考證和研究,如上交流屢屢衍生出斑斕的思維導圖。在卓有成效的討論下,我們將本節分會的稿件分為三個分組:

第一分組我們擬將探討展覽和館藏在國家認同構建中的作用。在這一組中,巴西米納斯聯邦大學的當代藝術研究者Tatiane de Oliveira Elias將聚焦于巴西獨裁專政時期如何影響巴西文化的詮釋,藝術家如何以藝術的方式回應社會、政治和經濟危機。來自希臘克裏特大學藝術史博士、地中海研究所研究員 Lefteris Spyrou,通過聚焦雅典國立博物館1953到1959年的藏品,詮釋了希臘如何在傳承歐洲拜佔庭藝術傳統、融入二戰後新歐洲一體化時代及塑造和保持新希臘獨有民族認同與文化的努力。來自中國台灣的學者Lu Pei-yi將討論台灣藝術展覽與身份認同的關聯。巴西聖保羅大學當代美術館講師Ana Gonçalves Magalhães將討論聖保羅二戰後的現代藝術展覽與館藏的發展。

第二分組我們擬將探討展覽和館藏在國際之間,國家認同構建和文化外交政策中的作用。本組中,波蘭托倫哥白尼大學藝術史係教授Irena Kossowska 認為,民族認同集中凸顯于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及全球化時代。通過比對兩個階段中藝術家對於民族認同的塑造及詮釋,將這一詮釋與藝術特徵聯繫在一起。南韓首爾美術館策展部負責人,梨花女子大學客座教授Seunghye Sun, 通過研究中日韓三地的展覽交流,試圖探討文化政策是如何塑造東亞地區的傳統與身份認同問題的。來自紐西蘭懷卡託大學歷史研究部系主任James Beattie與坎特伯雷大學藝術史論係系主任Richard Bullen,將會合作講述新中國成立初期,時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吳仲超,通過遠贈展品至紐西蘭的嘗試,探討這一行為在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及新中國在冷戰背景下對西方國家的影響的作用。美國北德克薩斯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院教授Jennifer Way在文章裏以1955至1960年間,越南手工藝藝術的展現闡述了其對美國外交政策的映射。日本北海道大學教授Hisashi Yakou認為俄羅斯與日本之間的地緣區域被風景畫的藝術手段影響與塑造。在這一組中我們還將迎來中國學界熟悉的雪梨大學榮譽教授John Clark, 他將透過歐美文化史視角,觀察亞洲現代性的困難之處,詮釋了亞洲文化的精髓、形勢、特徵、演進及作者對於亞洲文化的宏觀理解。

第三分組我們擬將探討身份認同與景觀的關聯。美國俄亥俄丹尼森大學助理教授Catherine Stuer的文章研究了中國19世紀下半葉與20初期的圖像敘事中,身份認同的文化構建。德國洪堡大學研究員,巴黎第十大學博士在讀的Meta Maria Valiusaityte,將鏡頭對準了1914年一戰時分,流亡與駐留巴黎的德裔藝術品交易商,闡述了這一節點對藝術家、藝術市場及先鋒藝術的影響。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朱萬章通過對中國明末清初時期、政治動蕩和社會變動時期催生的藝術繁榮潮流,揭示了在社會演進過程中,戰亂或重大災害導致的政治性對個人控制的缺失,孕育了個體藝術表達的充分土壤。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王子林以故宮現存的原狀宮廷文物為研究對象,探究其內在蘊含的建造思想及其體現的特定的社群——“皇室”群體的思想認同構成。本文更是對中國宮殿作為具體的藝術史對象來進行研究,提出了方法論的嘗試。

四、寫在開幕前

在籌備世界藝術史大會期間,大會秘書處朱青生老師多次到訪故宮博物院、同院長單霽翔博士、研究室主任余輝先生就本節分會的進展進行學術討論。預備大會期間,邵大箴先生、傅申先生、巫鴻先生也對本節主題有過指導。蒙先生們指教,作為本次21個分會裏最年輕的青年主席之一,能夠向諸位前輩同仁學習,倍加感恩,亦倍加努力。

在我寫這篇小記的同時,裏約奧運正如火如荼的展開。2012年承學界前輩的不辭辛苦,世界藝術史大會落地中國,彼時,我們説她是藝術史屆的“奧林匹克”。私以為,這不僅意味著她在學界頂峰式的地位,更如奧林匹克的初衷一樣,以個體的極限探尋著人類這一群體的可能性,把這一試探的結果與大眾共用。

今時今日,我們誠以同樣孜孜不倦的探尋,渴望著交流與分享。

執筆:第六分會場青年主席 鐵錚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