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Session 4 【分會場介紹】第四分會“欣賞與實用”

時間:2016-08-27 10:50:11 | 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

第三十四屆世界藝術史大會第四分會場

欣賞與實用

編者按:日前,大會籌委會的工作會議上決定,為方便國內外專業人士提前了解本屆世界藝術史大會的內容,秘書處邀請每一個分會的主席分別對各自主持場次的主題進行闡述,並且介紹參加會議的人員和將要做出的報告內容。我們此次大會共設21個分會場,每一個分會場由一位國際主席、一位中方主席和一位青年主席組成,這63位主席已經在近兩年的準備中付出了極大的心血和智慧。我們將按順序推送每個分會場的內容介紹,今天呈現的是第四分會“欣賞與實用”。

一、主題和主席

第四分會的主題是“欣賞與實用”(Appreciation and Utility),該分會場的主題為一種文化如何理解藝術的功能。欣賞與實用這一對術語及其同類詞擁有悠久歷史,並在諸多文化中跟“藝術作品”和“工藝品”這些有爭議的術語有關。此議題的討論不僅聚焦于藝術作品或工藝品之功能,及其作為藝術作品或手工藝品的功能是如何由其所扮演的社會角色所決定的。本會場更進一步探討術語的歷史是怎樣的,在個別的社會、文化和全球化建構中,當代文化中的話語有哪些是和這對術語有關的,並強調用案例研究的方式來闡明 “欣賞與實用”這一主題。

第四分會的中方主席為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美術館館長杭間教授,他長期致力於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和中外設計史的研究。外方主席為美國國家美術館教育部學術項目主任Faya Causey教授,她的主要研究方向為考古,希臘羅馬和前羅馬的古代美術史,以及當代藝術史。青年主席為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助理張春艷,她的主要研究方向為現代設計史。

二、徵稿和遴選

截至去年的徵稿期限,收到論文摘要73份,投稿人即有初出茅廬的青年學者,也有享譽世界的資深學者。之後又陸續收到3份,因逾時而不予考慮。在去年九月北京舉行的預備會議之前,本會的三位主席就已經在閱讀論文提要和簡歷之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並將各自挑選的十五名候選人名單匯總,作最終的遴選。在討論中,主席們發現,由於當代的諸多學者活躍于國際不同地區,已經很難嚴格地按照國籍來劃分其所屬地區,這些學者本身的經歷使他們具備了不同的跨文化視角。故主席們結合論文所涉及的文化範疇,仔細研究了這些學者的學習工作經歷。杭間主席堅持以學術品質的高標準來邀約稿件,特別邀請了Lothar Ledderose(雷德侯)、Jessica Rawson(羅森)和尚剛三位學者,Faya Causey主席附議,並建議在提要品質優先的前提下,依據徵稿函中的要求來選擇稿件:

1. 論文是否按徵稿函要求進行案例研究

2. 論文是否在本會場的主題上引領了未來的研究方向

青年主席則建議選稿考慮青年學者和高級學者的比例,以體現當下的研究狀態,並儘量使不同文化地區都能發出自己的聲音。

經過會後的深入討論,最終選擇了十五位發言人。15人中有來自英國3人、義大利2人、中國2人,墨西哥、德國、巴西、美國、加拿大、喬治亞、以色列各1人。

三、版塊和論文

由於本會場的主題意涵豐富,發言者的研究對象所涉及的文化和時代範圍極為寬廣,研究視角也尤其多元。15篇論文包括了研究史前藝術、當代藝術、中國古代和近代的文化,以及中世紀、文藝復興、近現代的歐洲文化。其中一部分文章採用了比較文化的視角來同時研究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及聯繫。除了純藝術、手工藝、現代設計之外,本會場的論文還從哲學、軍事、技術、考古、貿易、家族志等方面進行跨學科的研究,充分體現了本屆藝術史大會的主旨——“不同文化和不同時代的藝術史觀念”(The concepts of art in different cultures and times)。

目前本會場所有論文均已完成,正在進行刪減的工作,以使論文縮減為30分鐘以內的發言稿。根據會議日程安排,第四分會於今年9月16日下午2點開始在北京大學舉行,歷時一天半,分為三個半場,每場時間約四小時。本會場的發言也相應地分為三個版塊。

第一版塊都是較為經典的主題,並且相互之間有所呼應,主要探討的是“藝術作品”和“工藝品”如何反映出當時的空間、材料、技術、審美、歷史、個人和政治方面的整體資訊。“欣賞”與“使用”這對術語是如何在不同文化語境下受到史學、哲學、生産、市場、政治、物品的生産和使用,以及接受的影響的?

德國海德堡大學教授Lothar Ledderose(雷德侯)將論述中國畫的題跋傳統所反映出的共生關係,如何使一幅畫在空間、材料、技術、審美、歷史、個人和政治方面成為了一個整體。英國牛津大學前副校長Jessica Rawson(羅森)教授則研究中國古代禮器作為一種符號,與禮制和制度的關係。二人分別從平面和器物兩個角度切入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並且最後都對中西文化差異及成因做了比較分析。中國清華大學的尚剛教授通過中國蒙元時代的正史研究,來還原當時的工藝美術的格局、地位、思想及其與統治者的關係。喬治亞獨立學者Nino Simonishvili[u5] 追溯喬治亞著名的 Khakhuli 三聯畫與政治互相交織的歷史,探究一件宗教製品與藝術品如何成為喬治亞歷史書。該版塊以倫敦大學藝術史教授David Bindman的發言收尾,他通過分析“欣賞”與“使用”這對術語在康得哲學中的矛盾,探討康得對其所處時期的藝術品的影響以及對近年來藝術品的影響。

第二版塊主要通過研究某類手藝人/工匠、物品或藝術類別,來討論欣賞或評價如何因時期及群體的不同而變化,這種變化又如何挑戰了“藝術”、“藝術作品”和“工藝品”的分類法。

美國蓋蒂研究院副院長Gail Feigenbaum教授通過16世紀義大利教堂背景裝飾油畫經由市場而轉變為私人宅邸陳列品的過程,研究作品如何成為現代意義上的藝術品,以及這一過程對作品的價值和生産的影響。英國V&A博物館資深策展人Tessa Murdoch教授則要討論軍事家丘吉爾所獲的御賜器皿從大使館運到戰場,再到城市的宮殿與美術館成為藝術收藏的過程,及其所折射出的丘吉爾家族的政治事業與財富積累。加拿大里賈納大學路德學院藝術史教授Francesco Freddolini通過十七世紀佛羅倫薩的裏卡爾迪(Riccardi)家族收藏的戟兵肖像畫這一案例探究室內裝飾的歷史,來加深我們對近代早期宮廷社會中人與物相互作用的理解,同時闡明藝術作品在其陳列的空間和社會背景下,代理人( agency,又譯為管理者)如何鑒賞及決定它們的地位和作用。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姚丹博士的論文講述了湖筆在滿清時期持續興盛,及其與“筆客”、文人士大夫構成的互動關係,還原中國傳統社會獨特的人文景觀。義大利Max Planck研究院藝術史學者Roberta Bartoli,通過廓清19世紀起博物館學和文獻學相關研究的誤解,研究並重新闡述了在發揮功能的環境發生變化情況下,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婚嫁長箱如何從製作到婚禮,從實用物品變為高價值的收藏品和博物館展覽品。

第三版塊較前兩個版塊,討論的對象不論在時代還是學科上都顯示出了很大的跨越性,主要在全球化和跨文化的視野中,研究某種藝術史學科、文化人類學、社會學或考古學、科學和技術因素又是如何影響“欣賞”與“實用”這對術語的實質及其文化進程的,及其與當代藝術等現有話語的關係。

紐西蘭的奧克蘭博物館館長Vanda Vitali教授通過將古迦太基的考古發現、中國青銅器以及荷蘭萊頓自然博物館當代藝術展進行比較,指出了藝術品和與藝術相關物品的實用功能。澳大利亞迪肯大學博士後研究員Antonio Gonzalez突破僅以美學的角度來解讀史前藝術的傳統,探討史前藝術與整個文化框架和人類生活的關係,以及史前藝術在當代如何在政治領域、社會團體、展覽中被定位。來自義大利Max Planck研究院的建築史家Hermann Schlimme研究十六至十八世紀的歐式噴泉、水的演示以及相關的水力技術,探討由帝王以及歐洲本身引進的噴泉,在不同文化環境中是如何鑒賞與評估的。以色列獨立學者Ruth Iskin分析了十九世紀晚期的插圖海報——如何從作為廣告這一實用物品,到僅被批評家鑒賞的藝術品,最後成為炙手可熱的可收藏藝術品的。巴西聖保羅FAAP研究院藝術史教授Felipe Chaimovich指出在凡爾賽十七世紀末室內裝飾中平面鏡的運用及其與油畫的密切聯繫,關於當代的、動態關係中的公眾群體的藝術品由此應運而生,藉以闡明當代藝術的概念。

受時間和篇幅所限,此文僅為第四分會的主題和人員、選稿和版塊安排的簡單概覽,留待日後增補。由於發言名額有限,所選取的論文無法涉及主席們在徵稿函中提出的每一個問題。但整體而言,徵稿大體達到了當初的設想。

執筆人:中國美術學院 張春艷

二零一六年八月十日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