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Session 3 【分會場介紹】第三分會“想像與投射”

時間:2016-08-27 10:39:47 | 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

第三十四屆世界藝術史大會第三分會場

想像與投射

編者按:日前,大會籌委會的工作會議上決定,為方便國內外專業人士提前了解本屆世界藝術史大會的內容,秘書處邀請每一個分會的主席分別對各自主持場次的主題進行闡述,並且介紹參加會議的人員和將要做出的報告內容。我們此次大會共設21個分會場,每一個分會場由一位國際主席、一位中方主席和一位青年主席組成,這63位主席已經在近兩年的準備中付出了極大的心血和智慧。我們將按順序推送每個分會場的內容介紹,今天呈現的是第三分會“想像與投射”。

《洛神賦圖》的創作跟宋高宗的後宮有什麼關係?

黃賓虹和塞尚這兩位近代的藝術大師是否有過跨越時空的交集?

《羅蘭之歌》的主人公英雄羅蘭到底長什麼樣?

古希臘的悲劇與培根的十字架有什麼聯繫?

你見過基督和佛陀的腳印嗎?

這些問題你將在這裡得到答案,又或者追尋這些答案又是新的想像的開始。所有的藝術作品都是藝術家或者贊助人想像的投射,而追溯這些投射的根源、探究圖像背後的觀念恰恰又是一個想像的過程。本組的討論將圍繞兩個主題展開:第一,社會文化背景和由此産生的藝術觀念之間的關係。第二,想像和幻覺中的象徵物與同時期藝術觀念的共生,即藝術家如何將自己的想像投射到自然和人造物上以此來創作那些銘刻著他們獨特時空標誌的藝術作品。

自徵稿以來,我們一共收到了57份來自世界各地的稿件,內容涵蓋古今中外的各種問題。我們從中選出了14份具有代表性的稿件,將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基於想像與投射的討論。這十四位發言人分別來自:中國(4位),美國(3位),德國(2位),西班牙(2位),波蘭(1位),巴西(1位),和以色列(1位)。

根據三個半天中的三次茶歇,我們將討論分為六個部分:

第一部分:超現實主義的先聲


Giorgio de Chirico, The Song of Love, 1914

超現實主義無疑是解釋“想像與投射”的最好開場。這一部分有兩場發言。德國的Karin Wimmer博士將探討義大利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基裏科(Giorgio de Chirico)的圖像空間和幻象的來源;而西班牙的Gabriel Cabello教授將分析超現實主義的奠基人布勒東(André Breton)的觀念是如何影響西班牙導演布努埃爾(Luis Buñuel)的電影創作。

第二部分:神、鬼和英雄形象的創造


布萊梅的羅蘭像,1404

這一部分的三場發言將分別探討不同文化中對於神、鬼和英雄形象的塑造。首先,美國的江伊莉(Elizabeth Childs-Johnson)教授將展示商代的宗教和藝術中對於鬼的表現和關於“異”的圖像變形。其次,以色列的Assaf Pinkus教授將目光放在了《羅蘭之歌》的主人公英雄羅蘭的雕塑之上,探究自文藝復興以來羅蘭的形像是如何被逐漸塑造的;而波蘭的Anna Manicka博士則將展現20世紀波蘭女藝術家Zofia Stryjeńska對於斯拉伕傳統文化中的神的再創造,以及其中所涉及的民族主義和女性主義的問題。

第三部分:中國的書畫


塞尚《聖維克多山》(局部)1904-06


黃賓虹《桃花溪》1953

這一部分的三場發言將從三個視角來討論中國書畫的問題。上海大學的淩敏教授將從歷史的角度來探討中國繪畫中三個圖式的形成與變異,以及其中蘊藏的審美和視覺方式的變化。中央美術學院的邵彥教授關於《洛神賦圖》的圖像分析和歷史溯源則將提供了一個關於觀念和社會文化背景關係的具體研究案例。浙江大學的沈語冰教授通過比較黃賓虹和塞尚作品的筆觸和構圖來展現中西現代主義繪畫的會通之路。可能在這個部分還會有一些相關的專題講演和延伸討論。

第四部分:從文本到圖像


Francis Bacon, Second version of Triptych 1944, 1988

這一部分的兩場發言將圍繞文獻和文學作品與圖像的關係進行。西班牙的Monika Keska博士將討論古希臘悲劇《奧瑞斯提亞》(Oresteia)如何影響培根(Francis Bacon)關於十字架和鬥牛題材的作品創作。而中央美術學院的于潤生教授將十九世紀俄羅斯收藏家特列季亞科夫(П.М. Третьяков)的藝術收藏和展陳空間納入瓦薩裏以來對藝術史書寫的傳統中,從而分析空間、文本以及更為深刻的社會文化內涵。

第五部分:基督教的新圖像志


Maarten de Vos. St Michael Trampling Satan, 1584

這一部分的三位發言人將從不同的文化和社會歷史背景出發,發掘基督教圖像志中新的內容和意義。美國的James Clifton博士將討論基督和佛陀的腳印以及這些圖像所暗示的界域空間,從而深入研究兩種宗教對於肉體和精神、人間和天堂的空間表達;美國的Stephanie Porras教授將追溯十六世紀弗蘭德斯畫家Maerten de Vos的《聖天使米迦勒》(St Michael the Archangel)版畫的歷史淵源,展現處於清教中心的藝術家群體對於天主教權力的想像;巴西的Tamara Quirico教授則立足於十六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西屬拉美地區對於《最後的審判》這一題材的再現,通過與歐洲同題材圖像的對比,分析本土社會文化對傳統宗教題材的影響。

第六部分:從圖像到文本


Cy Twombly, 50 Days at Iliam: Shades of Achilles, Patroclus, and Hector, 1978

來自德國的James Burton博士關於符象化/藝格敷詞(Ekphrasis)和科幻小説的討論將會為本次分會做一個非常意義的總結。Burton博士將會討論“符象化”在傳統和現代語境中的兩種理解,以及這兩種視角所投射的想像空間與科幻小説的關係。

這六個部分的結構或許不是最完美的,但反映了本組對於“想像與投射”的理解方式,以及以此觀念為出發點敘述世界藝術史的新視角。本組主席之一Fred S. Kleiner教授在編寫《加德納藝術史》時的全盤觀念和世界性眼光為這一討論結構的搭建提供了絕佳的經驗和範本。另一位主席邵亦楊教授基於二十世紀以來的藝術理論和視覺文化的思維角度則將本組的思考帶入了一個更為豐富和多元的邏輯空間。如果作品是其原有時空的産物,那麼藝術家如何將文化符號融入其中而創造出面向世界觀眾的作品?神話是否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它們是否會跨越文化的邊界而進入另一種文化的語境之中?在當代藝術中,我們是否正在見證一個或者多個通行的“神話”慢慢成型?新媒體和多媒體藝術的發展是否使得重新定義藝術史的概念成為必需?

本組的兩位主席,波士頓大學的Fred S. Kleiner教授和中央美術學院的邵亦楊教授是多年的好友,也均是筆者的導師。二位教授悉心教導,幫助筆者建構了西方藝術史從古羅馬到現當代的知識圖景。正得益於此,整個分會的組織過程愉快而高效,大家的討論交流如同家人一般親密無間。在大會每一個階段性截至日時,我們時常在打趣:這次又是我們最快嗎?

Kleiner教授常説一句話,我們希望看到的古羅馬和“真實”的古羅馬都不是古羅馬。這句話恰恰説明瞭想像、真實和投射之間的差異。想像賦予了我們在時間與空間的象限裏描繪“真實”世界的權利,從而基於空間的想像和基於想像的空間在這個維度上獲得了統一。或許我們無法從圖像、文字甚至所處空間中獲得所謂的真實——尤其是柏拉圖所説的“理式”。然而我想化用邵亦楊教授的一句話來解釋這個困局:我們面對的藝術史歸根到底是對各個時代社會變革的不同程度的記錄。當你希望從中尋找絕對的真實時,它或許會令你失望;但是當你想在其中尋求思想的樂趣時,它卻會令你著迷。

執筆人:胡橋

2016年8月11日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