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屆世界藝術史大會第一分會場
語詞與概念
編者按:日前,大會籌委會的工作會議上決定,為方便國內外專業人士提前了解本屆世界藝術史大會的內容,秘書處邀請每一個分會的主席分別對各自主持場次的主題進行闡述,並且介紹參加會議的人員和將要做出的報告內容。我們此次大會共設21個分會場,每一個分會場由一位國際主席、一位中方主席和一位青年主席組成,這63位主席已經在近兩年的準備中付出了極大的心血和智慧。我們將按順序推送每個分會場的內容介紹,今天呈現的是第一分會“語詞與概念”。
一、主題和主席
第一分會的主題是“語詞與概念”(Words and Concepts),重點是研究“藝術”(art)這一術語在不同文化中的涵義,以及文化和歷史背景對它的影響。在分會主題描述或者説主題設計中,希望涉及三個層次:
1.“藝術”在不同語言中的差異;
2.同一文化中“藝術”在不同時期的差異;
3.同一文化同一時期對“藝術”的不同理解。
第一分會的中方主席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王鏞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為印度美術史和中外美術交流史。外方主席為德國法蘭克福大學藝術史係講師Viola Hildebrand-Schat,她的主要研究方向為二十世紀的歐洲現代藝術,尤其是觀念藝術。青年主席為德國海德堡大學的博士生陳亮,他的主要研究方向為漢代美術考古和儀式理論。
二、徵稿和遴選
截至去年的徵稿期限,收到論文提要59份。今年又陸續收到6份,可惜因逾時而不予考慮。在去年九月北京舉行的預備會議上,本會的三個主席像其餘分會的主席們一樣,在事先閱讀提要和簡歷的情況下,將各自挑選的十五名候選人名單匯總,作最終的遴選。三份獨立作出的選擇基本吻合而略有不同。對於不同之處,王鏞主席提議,由於第一分會的主題與本屆大會的主旨直接相關,在選擇發言人時,在提要品質優先的前提下,宜於依次考慮如下標準:
1. 論文是否涉及重大的藝術概念
2. 是否揭示藝術觀念的差異性及其根源
3. 是否拓寬對藝術觀念多元性的理解
外方主席和青年主席附議。經過半天的面對面討論,最終選擇了十五位發言人。他們的文化背景構成的光譜較為離散:中國3位,法國2位,德國2位,美國1位,希臘1位,南韓1位,俄羅斯1位,匈牙利1位,愛沙尼亞1位,阿根廷1位,南非1位。
三、版塊和論文
目前除愛沙尼亞的論文尚在催促之中,其餘發言者已提交論文全文。根據會議日程安排,第一分會於今年九月十六日下午至十七日在北京大學舉行,歷時一天半,分為三個半場,每場時間約四小時。相應的,這十五個發言也將被分為三個版塊。與最初的主題設計不同,這三個版塊的構成基於實際收到的稿件,根據其中所涉及問題的共性分成五個一組,每組提煉出一個核心問題,從不同方面對這個問題進行探討。對於這三個版塊初步設想如下(發言者的論文題目在此乃筆者擬譯,以投射于會場螢幕的正式譯文為準)。
第一版塊:
1. Prof. Dr. Michèle-Caroline Heck《觀念與手法之間:近代北歐“藝術(Art)”一詞看似矛盾的缺失》(Between Concept and Manner: The Paradoxical Absence of the Word Art in Early Modern Northern Europe);
2. Prof. Dr. Jeanette Favrot Peterson《“In iollotli, in tultecaiotl”:西班牙佔領前後的墨西哥納華人的“心靈、技藝”概念》(In iollotli, in tultecaiotl: "The heart, the artisanship,"of the pre- and postconquest Nahuas in Mexico)
3. Dr. Elena Avramidou《柏拉圖<理想國>中的模倣論和驅逐藝術家》(Mimesis and the Banishment of the Artists in Plato’s Republic)
4. Dr. Frédérique Desbuissons《食物詞彙:美食時代對繪畫的描述和思考》(Food Lexicon: Describe and Think Painting at the Age of Gastronomie)
5. Olga Panova《宋代中國公共和半公共空間中的繪畫》(Paintings in public and semi-public space in Song dynasty China)
第一版塊的五個發言的共同點在於都關乎同一個文化內對“藝術”觀念的自覺。
第1、2個發言的主題都涉及“心與手”(mind and hand)的對立和統一。Heck討論的是文藝復興之後啟蒙運動之前法、德、英、低地國家等北歐地區“藝術”一詞的缺失。他的視角是從當時機械藝術(mechanical art,有不用動太多腦子之意)與博雅藝術(liberal arts)之別聯繫到科學與藝術的關係,特別考察了屬“手”的藝術何時、如何與“心”等量齊觀。Peterson主要根據《佛羅倫薩抄本》(Florentine Codex)考察墨西哥納華人的藝術概念。此書作于1575-1577年,乃在方濟各修士Bernardino de Sahagún的主持下,召集當地的書手和藝術家,記錄了阿茲特克的生活方方面面。與Heck討論的情況類似,納華人也沒有“藝術”一詞,但有一系列隱喻圍繞著“ toltecayotl”一詞,意指手藝精湛的藝人,而這些藝人的“悟性、技藝”(in iollotli in tultecaiotl)則與“心”有莫大關係。
第3個發言是對西方藝術中“模倣論”的追根溯源。Avramidou從《理想國》中的相關篇章出發,探討柏拉圖眼中藝術與自然、理念的層級關係,以及在理想的城邦中藝術家應該受到的對待。感性只能獲得不可靠的“看法”,在柏拉圖的認識論中處於最低的位置。第4個發言幾乎是公然藐視柏拉圖,求道于低微處,談論的是最具私密性、最難以言傳的藝術中的“味”。十八世紀末大革命之後及十九世紀的法國巴黎,貴族的廚師走出府門,紛紛開設餐館,美食走向大眾。Desbuissons指出與此同時都市市民文化的方方面面開始萌發,促成藝術上範式的變化。對畫作的評價要求“食髓知味”,以美食用語評畫慢慢從行業黑話走向了公共領域。第5個發言與第4個有相似之處,都是討論在公共空間興起、藝術商品化的大潮起來時藝術觀念的自覺,雖然時空換到了十至十一世紀北宋的都城汴梁。文人畫家對於自己“文人”的身份有著清醒的認識和堅守,對於什麼地方挂什麼畫,什麼場合用什麼畫,向什麼樣的人展示什麼樣的畫都有著自律,這表明唐代以後藝術中“行家”和“利家”的分野越趨明晰。
第二版塊:
6. Park Young-Sin《近代日本和南韓“美術”話語的成形:文化翻譯和機構發展》(The Discursive Formation of “Art” in Modern Japan and Korea: Cultural Translation and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7. Dr. Ren Wei《翻譯中的失與得:中國近代的藝術與設計》(Loss and Gain in Translation: Modern Art and Design in China);
8. Dr. Anna Wessely《匈牙利語中“藝術”術語的故事》(The Story of the Hungarian Term for ‘Art’)
9. Dr. Geng Yan《術語、概念和翻譯:重思“寫實主義”和“現實主義”》(Term, Concept, and Translation: Rethinking xieshizhuyi and xianshizhuyi)
10. Danielle Becker《南非:去殖民化的可能性》(South African Art: the possibility of decolonization)
第二版塊的五個發言的共性是都涉及在外來文化的對照與壓迫下,本文化藝術概念的變化,伴隨著引入、翻譯與拒斥。第6至第9個發言都是考察在外來強勢文化進入之下,本文化的被迫應對;第10個發言則是在強勢文化退潮時,對本土文化平等整合入社會的可能性的反思。
第三版塊:
11. Prof. Dr. Tobias Vogt《十九世紀晚期巴黎的“非藝術”:從本土與海外視之》(From home and abroad: “Non-art” in late 19th century Paris);
12. Alo Paistik《電影藝術觀念在其最初産生年歲的多重含義考》(Examining the Pluralism of the Notion of Cinematic Art in Its Earliest Years);
13. Prof. Dr. Silvia Dolinko《批量藝術和原創版畫:二十世紀阿根廷藝術場景中一個疑難術語的特質》(Multiple Art and Original Print: Peculiarities of a Problematic Term in the Argentine Art Scene of the 20th Century);
14. Veronica Peselmann《繪畫作為藝術?“畫底”作為十九世紀歐洲繪畫的材料和觀念性術語》(Painting as Art? The „Ground“ as a Material and Conceptual Term of 19th Century Painting in Europe);
15. Prof. Dr. LaoZhu (ZHU Qingsheng)《 中國漢代的藝術概念》( The Chinese Concept of Art in the Han Dynasty)。
第三版塊五個發言的共性在於都涉及技術與藝術觀念的複雜關係的不同方面。例如Vogt針對迪弗(Thierry de Duve)論杜尚並未發明現成品藝術的系列論文,檢討十九世紀二十世紀初法國巴黎與他文化的遭遇所帶來的新技術在藝術上的應用和新觀念的誕生,提出了與迪弗相異的論斷。Dolinko談論原創版畫與複製技術的對立,以及版畫藝術家在新技術的逼迫下保持藝術原創性的策略。朱青生教授重新檢討漢代劉向關於“藝術”詞源的論述,指出“六藝”是一個中國古代的一組關於“藝術”的概念,而術數方技是另一組關於“藝術”的概念,而且藝術的“藝”又與《易經》的“易”具有微妙的關係。
受時間和篇幅所限,僅是十分粗線條地對第一分會的主題和人員、選稿和版塊安排作了勾勒,且詳略不均,留待日後增補。整體而言,徵稿大體達到了當初的設想。但是也有些遺憾,例如未能延請到印度、阿拉伯的藝術史家來談論他們文化中的藝術概念,否則印度的“味”(rasa)、中東的香料和法國的烹調一同構成一道五味雜呈的清談,不失為一樁美事。
執筆人:海德堡大學東亞藝術史係 陳亮
二零一六年八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