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塞爾亮點:阿奎維拉畫廊與王衍成道象主義繪畫

時間:2016-04-06 16:37:59 | 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

王衍成以具象作品開始其藝術旅程,上世紀八十年代,他的作品《拔轱轆》與羅中立的《父親》等一起,在全國青年美展上獲得大獎,而來到法國之後,受到世界藝術大潮快速發展的影響,王衍成很快離開了具象繪畫,進入抽象領域。作為繼趙無極、朱德群之後最有影響的一位抽象藝術家,王衍成的作品從最初注重色彩的渲染和肌理的鋪張,到後來通過把物質逼入絕境的深刻表達,再現了中國傳統藝術所強調的氣韻,為西方抽象繪畫注入了東方精神和活力。

王衍成對藝術的思考並沒有在到達抽象繪畫巔峰之後止步,近年來,他從抽象繪畫中悄然脫身,進入道象主義繪畫新領地。

王先生認為,具象和抽象,其發展雖然沒有終止,但是在這兩者之外,存在第三種發展道路,就像暗物質之於宇宙,雖然無法直接觀測得到,但它能夠干擾星體發出的光波或引力,其存在能夠被明顯感覺到。

王衍成離開了具象繪畫,如今又離開了抽象繪畫,在這兩者之間,他尋求的是氣韻和暗物質在畫面中所産生的精神語言,這種語言既不是有形的,但又是存在的,這其實是對東方古老宇宙哲學的回歸,也就是王衍成所提示的“道象主義”繪畫。

阿奎維拉畫廊攜帶畢加索與王衍成作品同區展出

道與神通,道與境合,道是天地宇宙運作的規律,是自然而然的生生法則。無論是西方的實證,還是東方的經驗,最後都將進入“道”的境界。《聖經》説,“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西方通過科學和實證,探知了“道”的存在,而東方人早在老子時期便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的宇宙觀。東西方最終將殊途而同“道”。

王衍成數十年間遊刃于西方繪畫的技藝中,對西方繪畫的結構、光影、色彩瞭如指掌,而作為一個深諳“以無為有”哲學思想的東方人,他又精於形而上的思考,善於用一個東方人的眼睛與頭腦這一個體宇宙,找到一種幻化空間的公共宇宙,形成形而上的“似與不似之間”,籍由西方實證邏輯登上了東方“人天合一”的高妙境界。

王衍成表示,“歷史上人們一直在抽象與具象之間爭吵不休,而我近期的繪畫打破了抽象與具象之間的界限,發掘出了無形之形的潛在價值。走近看作品,是一種既複雜又單純的自然肌理,猶如一位考古學家在時間與空間中穿梭,走遠看則讓人喚醒了曾經的視覺體驗,産生一種形而上的真實。我通過繪畫的複雜手段,讓觀眾産生一種神秘感,猶如暗物質自然而然的生成存在,這種存在的引力,打破了傳統思維裏的視覺慣性。”

他相信,在藝術世界裏,有形的的外相是可以折損的,而無形的精神力量是無法用任何利器影響的,這是一種無窮的力量。就如佛教中的佛像,其實物在自然狀態下會隨外力折損,但佛法的精神力量是無,無是無法折損的。佛法、道家文化,莫不如此,繪畫所道出的就是這種形而上的精神能量。西方人用實證、數學來畫畫,東方的世界在於人的生命與宇宙的對話,人天合一。東方人的特性和審美的獨特優勢在“道”,這是西方繪畫將要發展的一個方向。

顯然,王衍成的“道象主義”繪畫理念,是具象和抽象之外的第三種繪畫形式,它並非抽象的延續,也不是離開抽象回到具象,而是抽象和具象之外的另一條道路,這一理念具有重要的美術史價值。

或許,阿奎維拉畫廊選擇王衍成合作,看好的正是王衍成連接東西方的成就和引領未來繪畫走向的能力。

據悉,王衍成先生目前為阿奎維拉畫廊合作的唯一一位華人藝術家,今年該畫廊在巴塞爾藝術展上展出了四幅王衍成作品,預展期間已高價售罄。顯然,這是王衍成作品來到亞洲市場的重要信號。

<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