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泉:視覺•空間•敘事——城市空間視覺現狀思考

時間:2015-12-07 11:35:18 | 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馬泉作主題發言

各位老師,各位新老朋友們,剛才還跟別人説,原來開會的時候80%都認識,現在80%都不認識了,這説明人才輩出,老師們開始新老更替了,未來的設計力量會越來越強大。

今天,我想分享一下這幾年高不上、低下來的年齡危機感給自己帶來對本專業的思考,應該在你大專業方向尋找你個人可以突破的研究領域。今天下午我分享的一部分內容跟上午的不太一樣,我非常同意上午所有專家對本土文化的呵護、敬重,對城市空間文脈的保護和延續。下午的內容是更偏重於城市的當代性或者叫現代性。為什麼要做當代性問題研究呢?今天上午大部分講的內容都被毀滅殆盡或者還剩下一部分內容了,而當代城市建設品質也很低下。也許以後有機會會進入文化空間討論。

我原來是做視覺設計的,今天突然談空間問題好像不是原來大家所理解專業的範疇,但是我在想,做我們專業設計,又生活在非常不滿意的城市空間裏,誰來解決這些問題。我曾經問過我周邊的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建築學院教授“你們做建築只要不倒,外立面差不多就可以,城市規劃交通、導流各方面做得不錯,就挺好的,那誰能管管城市很混亂這個事情,我看不爽”,他們沒有人回答,我的專業也沒有從這個治理混亂的視覺感受的角度研究和思考。我們生活在當下,既回不到過去,也把控不了未來,當下的問題,如果在座各位不加以研究和解決,即使當下非常荒誕,它也是一個歷史的真實寫照。我們就生活在混亂和高速生長的時代,這過程當中我們僅有的設計能力和能量能否進入到這個空間干預它,不那麼惡俗。你不懂建築知識、城市規劃知識,所以需要大量的時間重新去學習他們的知識結構,再重新回到你自己的專業。

我們大概來看一下這幾個關健詞:視覺、空間,這個界定僅僅是某個角度的設定,不是絕對的定義;敘事,提得最多的是電影學院和文學院。其實城市就是一種敘事,包含過去、現在、未來,這難道不是時間線嗎?不僅僅有敘事,還有空間,容納了空間的狀態和形態,同時還形成了時間的敘事。這才是城市空間裏面雙重敘事功能的狀況。

城市是一個相對密度比較大的地方,我們知道城市往大的發展並不好。城市化進程一旦開始,擋都擋不住,不是我們能夠控制的節奏。城鎮化建設,也不是政府能夠主導的,哪怕知道是錯的,也停不下來。只是希望我們的設計師通過各種渠道研究,在有機會的情況下,給政府提供好的建議,讓他們在建設過程中少一些方老師上午所説的有點災難性的東西出現。

城市空間也是巨大的容器,處於發展過程中,並在時代發展中不斷增加新的物質內容,其物質形態系統包含了城市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它既有時間維度也有空間維度。

城市視覺、城市規劃裏很難單列一個城市視覺概念。我到重慶匆匆忙忙三天,留下的就是城市視覺印象,你通過外化的表現,感受這個城市好還是不好,完全是表像反映內在的東西。資訊化到來以後,賦予了城市一個新的功能。在資訊化時代過程中,媒介屬性也是被凸顯的,但它其實不是媒介,而是被媒介的狀態。

視覺另外一部分,是不可忽視的內在系統的外化形式,也是一般人判斷評價衡量一個城市品質的主要參照物。我們有幾個人有機會跟市長談話、談未來構想?根本不可能做到!即使做項目的人都不知道他到底心裏在想什麼。但城市是一個永恒發展的空間,不會以某個意志為轉移的。我是搞視覺的,願意把任何問題視覺化作為重點研究。好多人也説,我把視覺擴大了,但是誰能反駁我?今天的服裝已經不僅僅是禦寒的功能性東西了,是你整個性格的寫照,是人生觀的態度導致你的購買。

我想説的是,如果把一個新的空間給四川美術學院大鵬院長來做,還是很容易的,但是要把一個被毀滅的空間重新再生,難度很大。我恰恰關注的是被毀滅的空間裏,如何在原有不更改業態情況下提升空間的品質,也是我想跟大家交流的城市商業空間的視覺。

我的方法就是以問題為導向,討論當下城市化過程中,特別是中國城市化高速發展,我們特殊問題在哪?

我個人認為三塊空間組成了城市全部:過去、現在、未來。通過過去+現在的組合反映未來的發展取向,但是很遺憾的是,包括重慶在內的一些西部城市,在我1985年來沙坪壩的時候,美麗的吊腳樓全都沒有了。不是新建築帶來的問題!哪個全世界沒有新建築?哪個全世界沒有新的社區?哪個新城市沒有商業區?而商業區和新的設計就是同質化、低成本,原本應該保留的內容被毀了,這才是同質化的原因,是我們保護不力,導致的差異化缺失。而新建的放大,就導致了同質化。傳統文化是有魅力的,確實是不能更改的,當代人類商業文明也是應該有魅力的,今天的新文明就是未來的傳統。以當今城市問題為導向做研究,也是容易介入的。

調研分析:用了好幾年時間,我跑遍了幾十個城市,像搞非物質文化遺産比較好的城市,我調研的目的不是想複製它,而是想看它們比較好的部分和我們自己國家的國情。

構建理論:在做項目之前,一定要好好思考理論框架。在思考的時候問題不大,但是在落地的時候一定要謹慎。

解決路徑:通過一些實踐、方法可以糾錯。過去幹活只説好,不説錯,這不好。

我從2006年開始做研究,到2012年完成了基本的框架。全國各城市政府似乎都商量好了一樣,從拆除城裏面的戶外廣告開始。2012年,我寫了《城市視覺重構》這本書,以“城市視覺”這個點來研究,這塊內容導致了我目前正在做的研究。


《城市視覺重構》

我也希望利用各個城市整治戶外媒體為切入點,導入城市視覺重構,改善空間佈局結構,改善空間視覺節奏與品質,合理調整空間內的各項視覺資源的關係。實際上,開始説一個空間的混亂和沒有回答是一樣的,這個專業只管這個,那個專業只管那個,城市管理者也是。

空間是集合體,一個人對一個空間的感受是場域的感受,很難説是你管,還是他管。在座老師們除了教學、常態知識結構之外,最好構建自己個人的敘述話語權、研究領域。通過我們工作提升和重建空間視覺品位,重建空間新的價值,帶動城市品牌傳播的升級。我們出國的時候,很多小的衚同、好的建築,甚至一個好的花園都是一個外在的審美關係。


城市科技園區現狀

這還是北京某著名科技園區,你看看這個現狀,是好的嗎?國外也有商業,幹嘛學這麼爛呢?能怪商業嗎?是我們自己做得不好。這是中關村,這有一個話題很有意思,建築設計師一般認為我們屬於很小的學科,建築是很大的學科,但是近三十年來,中國城市裏面空間紊亂,建築外立面是罪魁禍首之一,這是建築師自己説的。哥倫比亞大學有一個係叫做城市語言建築設計係及基於構築城市語言的建築,那個主任非常厲害。近三十年高速成長,大量建築出現,粗放有餘,精製不足;功能有餘,審美不足。清華大學貢獻了很多醜陋的建築。

這個空間裏很難説誰有問題,其實是一個視覺秩序,也包括建築材料,包括上午老師説的項目立面全是白瓷磚,那也是一種惡俗,是建築、戶外媒體、色彩、材質等集合性空間紊亂。這是我的一個看法。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時代,科技發展太快了,城市,包括人類文明速度特別快,突然發現打破了所有過去既定的專業界限,按這個界限走,你很獨立才能介入,你解決了一個集合性問題,更重要的是你問題呈現在哪,而不是著急下手去做。所有問題造成空間的衝突與混亂的屬性敘事,不管商業的,還是文化的,包括像禦街那個,由於保護不力,導致同質化,而不是後期帶來的問題。難點就在這裡,城市空間很難區分哪一部分是問題的主體;如何切入才能改善空間的狀態;如何使改善後的設計具有相對的可持續性。

可能有一個小背景大家不知道,戶外媒體是政府跟經營商只簽一年合同,目的就是為了好拆你,這樣他的權利轉移非常快,一個戶外媒介就是經濟。我希望我的工作在改善空間的同時,説服政府給他五年的經營權,讓他去維護,這個已經做到了。一個好的設計不僅僅是干預空間裏的,而是干預到政府的管理。

空間視覺體驗雖然不是城市建設的主要內容,但最終人們認知與解讀一個城市大部分是通過城市視覺體驗來建立的。

基於傳統角度構建的城市空間出現的視覺問題,也許可以從視覺體驗的角度來加以調整和改善。我不用拆樓、扒房子,我的基本路徑:目前看到的城市視覺混亂,是包括建築等城市物件之間綜合關係的不協調,不是單一的東西所能造成。而戶外廣告媒介是新型的城市商業視覺資源,由於其規劃的不合理,而惡化了城市自身的視覺狀況。原來建築沒有語言,加上戶外廣告,不就惡化嗎?但因戶外廣告具有可變性、可調性,恰恰具有快速改變和構建一個城市空間語境的優勢,我就希望利用戶外廣告媒體的可變性,對城市商業空間的視覺結構進行調整與重構,改善惡化的商業空間語境,使戶外媒體與周邊建築、街道空間等整體環境形成新的共生關係,創建良好的商業體驗空間與良性的戶外媒介發展,從而帶動城市整體空間品質的升級。

戶外媒介相對於我們的設計行列,被列為我們國家作為創新産業的支柱,是有直接經濟指標在裏面的。

這個,重慶老師們熟悉嗎?這就是重慶CBD核心區(解放碑),已經運作很多年了,是不可更改的,我們可以更改它的狀態升級。這是中關村的,我主動做過一些設計調整,實際上,視覺的改善就改善了建築的狀態。

這是包頭的一個建築,已經實施了。當時跟建築設計師聊天,他們説我設計的樓特別大,要成為地標,我説我是用很小的面積讓建築成為地標,就是用視覺來完成的,這就是我們的專業優點。

看一個小的現狀效果(視頻)。我覺得媒體應該是主動地溝通的東西,而不是被動地看的東西。這個叫做“城市之眸”,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城市也是需要行銷的,特別是商業空間。這個獲得了美國媒介創新金獎,讓他們也看到了媒介可以這樣做。

上午各位大師説,沒有文化的城市是沒有姓名的城市,下午就是我要説的“沒有商業的城市是沒有活力的城市”。這兩塊內容能夠構建一個城市的整體,對一個城市來説,缺一不可。

我個人理解,“城市各種事物的混合本身就是一個關鍵因素,事物間的互相支援就是一種秩序和法則”。一個城市的空間視覺及語境的構築所形成的敘事,其核心目的無非是要建立自己的城市個性,塑造自己獨有的魅力,為生活在這個城市中的人們創造更多幸福感。咱們反感商業的東西,覺得很暴力,只是我們做的有點暴力,商業本身並沒有什麼罪過。城市空間視覺形態是影響人們對一個城市品質優良與否的最直接的認知方式,保護和創造、延續和構建好的城市空間視覺是一個城市創造差異化文化的永恒主題。

城市作為一個對外交流的核心場所,是表現一個國家形象的門戶,城市空間視覺的構建是城市形象以至於國家形象的直觀展現,因此,城市空間視覺品質的優良是國家視覺形象構建的核心內容。

人們認識世界80%來自於視覺,這是來自科學家的結論。

每個人生活在高速成長但又很荒誕的時期,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發現問題,研究它的原因,重組你知識結構,發揮自身專業特長,學習協同設計的方法,專業有界,問題無界。

大家看一下我另外一個空間,所有思考是在這兒進行的,一個在城市中心,一個在遠離城市的自然空間。我在無人區堅持了十年。(視頻)

我想説的是,把你的生活和興趣跟專業一定要結合起來,專業不可能獨立前行。我們所有的學術跟它一樣,爬山爬山,過去。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