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學院城鄉統籌研究院教授作主題發言
非常高興有機會來參加西部腹地智慧。剛才聽了前面三位教授的演講,我很感慨,因為我們現在設計師確實是處在一個特殊的時代,郝老師講到川美建築跟國美狀態差不多,國美今天之所以有機會,是因為遇上一個特殊時代,這是上一輩沒有的。現在很少有一個建築師能夠設計這麼大體量的專業院校,也很少有人在一生之中能做幾十個,甚至上百個項目。所以我們遇上一個最好的時代!但無論是川美校園建設還是國美的案例,這些畢竟都是特殊的案例,這些在中國具有一種偶然性。很幸運的是,川美和國美都抓住了這個偶然性。但是不要把這個偶然性看成是我們國家的普遍現象,我們國家的常態是建築師處在很痛苦的狀態之間,那是不能決定自己命運的。對建築師來説,現在是一個很好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很糟糕的時代。很多學者喜歡用《雙城記》形容現在所處的狀態,我覺得這種狀態跟設計師所處狀態是一樣的。説好的一面,可以説好到天上,説糟糕的一面,可以説是糟糕透頂。
我們多是跟各級政府,各大投資商打交道比較多,那麼處在多重力量的博弈狀態之間,我們該怎麼來影響社會,實現自己的理想?設計師實現理想並不是一個狀態。我參加新聞傳媒研討會的時候有一個專家講到,現在中國的傳媒是處在什麼狀態中間呢?中國的新聞媒體既是黨的喉舌,具有意識形態功能;同時又是一個企業單位;還要賺錢做廣告。這三重任務,是作為一個新聞人的新聞理想。
這位專家説,我們處在政治效應、社會效應、經濟效應和新聞立場之間。如果只是滿足一種需求,作為一個新聞人、很容易做到,但是問題是,這個社會要求我們同時滿足這三重功能,其實設計師也是這樣。
中國設計市場是一種特殊的市場,是處在多重博弈力量過程中間綜合複合體,政府的訴求、企業的訴求和原住民的訴求是不一樣的。當我們要保護歷史文化,同時又要兼顧商業開發,還要保護原住民利益的時候,設計師該怎麼來選擇。很大程度上,不能由設計師、規劃師説了算。這種前提之下,我們怎麼來做?
我想舉幾個案例,更多是一種困惑,在這種困惑和現實中間,作為院校的設計師應該有一種學院的精神,但是在中國現實社會中間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怎麼保持自己的理想?怎麼逐步跟社會進行溝通?在必要的妥協前提下保持住自己的學院理想。
這是杭州醫學院,杭州曾經是南宋的首都。紅線處是南宋禦街的位置。但是杭州市30年前城區是怎樣,現在已經看不到了。我們經常這樣批評杭州市政府,景區建設有世界水準,但是城區建設卻非常糟糕。在它糟糕的幾乎破壞殆盡的前提之下,卻還保留著一塊沒有被破壞的地方,那就是南宋禦街。
這裡現在基本上已經看不到南宋的痕跡,就是一條普通的街道。政府要求整治,學校就組織團隊來做前期調研。這個地方有非常深的歷史文化,而且是目前杭州市僅存幾個還保留著歷史文化資訊比較豐富的地方之一。所以我們建議,不要只做粉刷,要做得更加有力一點。
《四世同堂》雕塑 中國美術學院創作
南宋禦街不是主街,不能統一來考慮。不但沒有這麼多錢,而且這個地方居住著大量的原住民,拆遷成本、建設成本都是政府要考慮的。我們跟政府進行反覆溝通,考慮到這個地方是杭州市僅存一個比較集中的歷史文化老街區,不能這樣破壞,應該珍視它的歷史文化價值。最終我們説服了杭州市政府。怎麼用學院的力量去感動政府,讓政府知道這比一般商業開發更有價值。
後來在開發過程中間,我們又碰到幾個問題,都市建築很多,而且體量很大,怎麼來匹配?不可能把它們全部拆了,全部都改造成本又很大。
第二個問題,我們設計師認為,杭州是江南比較典型的水鄉城市,能不能把水引進去。右邊的建築形態跟中間的建築形態是不一樣的,要不要引進現代的手法。這些問題的爭議都非常大。
關於要不要引進水,絕大部分包括設計師、政府官員包括一些文化專家都反對。他們認為,歷史考證這條溪原來沒有水,而且後續管理、迴圈系統都是問題。但是我們設計師認為,一定要引進,如果不引進水,它的總體效果將會打折一半。政府做工作有很大特點,因為有任期制,希望在任期有一些重要的突破,所以當時要求十個月全部完成,這遭到我們學校的反對。這裡政府起名叫做生活品質城,這街叫做生活品質第一街。但是我們認為如果十個月完成,生活品質第一街基本沒有希望。最終我們説服了政府,接近兩年最後完成。其實時間如果再有半年,可能效果更好。
值得提的是引進水的方案我們堅持了,大概30公分,水的邊上有放花盆。文化專家和市民都覺得很好很精彩。水的引入使整個街區有靈動感,江南的感覺。設計師就是在這樣的博弈過程中間,逐步逐步實現自己的方案的。
我們對上部空間基本不做處理,就是簡單粉刷一下。營造低空間,大概10米左右,甚至有的地方就5米左右。
邊上建多層建築,把小空間營造出來,這個方案政府也能夠接受,能夠節省成本,效果還不錯。
當時還有一個爭議要不要引進異性建築,南宋痕跡已經不再有了,現在一些建築是清末民初的,在這樣一種文化氛圍中,要不要引進完全現代風格的語言。我們設計師堅持要引進有兩個理由:1、這條街上景觀視覺感受缺乏摩擦感,都是比較類似的審美,能不能有比較豐富性的,突破原有審美感受,增加它的感受內容,增加視覺的摩擦力;2、建築業本身有它自己獨特的文化內涵,因為這個建築是太湖的印象。如今這種異性建築已經成為這條街最佳景觀點之一。非常奇妙把現代語言跟傳統語言銜接起來。
此外,還有一個原住民的問題。杭州市以前拆遷方法都是類似街區改造,商家、市民先搬走,建完以後,再重新招商。但這次不是,杭州市採取允許自保,鼓勵外遷。如果願意遷出去的,政府給予補貼,不願意遷出去的可以保留在這裡。這沒有引起比較大規模的社會的反響,也能夠保留杭州的地緣文化。
現在的杭州市有一個很大問題,就是已經找不到一個比較完整的地方保留杭州市的傳統的建築形制,包括語言。這是非常可惜的,杭州有5000年的建城史,竟然在最近三十年間一掃而空。我們再也看不到30年前的杭州是什麼樣子。這裡依照市民生活做了一些公共藝術,得到政府和市民好評,把老杭州的生活場景盡可能再現出來。
杭州九墻,是四世同堂的一戶人家,我們把他們重新請來,拍照後做了雕塑。在雕塑邊上放兩個凳子,這就變成公眾有參與性的活動,很多人會坐在凳子上拍照。大規模改造後還是保留了原有的文化資訊,老百姓認同這也比較成功。
浙江省很早就在新農村建設、文化創意園區和美麗鄉村的建設。在我們學校不遠的茶山上有一個村莊,是中國美術學院創意園建成部分。這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案子,這個村莊大概有七八十戶人家,我們第一步改造了近20戶,形成了一個特色小鎮。但是碰到一個在中國的特殊現象,當地農民看到原來這樣改,就能夠産生這麼大的影響,農民認為自己也可以做。本來這個區域是整體委託我們學校老師從設計到建設管理,當看到巨大效益之後他們就終止合同自己去幹了。現在這個小鎮的建築風格,後續管理和前期的管理風格完全不一樣,完全農民化,當地土豪法的管理。對這種情況,我們也無可奈何。
所以,我覺得作為一個設計師,尤其是院校培養的設計師,應該要有理想,我們這代人擁有的機會,是下一代人可能沒有的機會,中國大規模建設已經到頂了,我們的後人沒有這樣的機會。但是在有這樣巨大的機會的時候,我們能不能做出相應的作品來,這很難!但是我們仍然保留一種人文情懷,在商業大浪潮中間,該怎麼敬畏歷史,保衛文化傳統;怎麼承擔社會責任,作為設計師,怎麼能夠讓原住民,讓老百姓的利益在我們設計過程中得到一定的保證。
中國城市化千篇一律,像朱櫧基講了,走過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鎮,走過一鎮又一鎮,鎮鎮像農村。同質化很大程度上是被我們弄得,領導又不會設計。東部城市有兩個選項,一個同濟大學,一個中國美術學院,我們經常講,中國城鎮化前十年,是被你們弄壞的,你們弄的各個城市都一樣。現在中國城鎮化後幾十年,可能要被我們弄壞,你們在破壞城市,我們在破壞農村。我們希望我們以前的中國悲劇不要再我們手上重演。不要因為我們自己充滿理想的雙手去破壞我們的傳統。
最後講一下西湖。
西湖是杭州的一個名片,人們到杭州主要是看西湖,申了12年成功,我們學校參與了這個過程,主要是它的主題選擇。原來説自然景觀不行,選了龍井也不行。最後設計團隊提煉出一個核心概念,就是東方美學經典,從自然山水,人文景觀到近十個世紀的演變過程,全部歸納出來。東方美學經典的概念,老外很難理解。我們提煉出六大載體。這個載體提煉出來以後,所有的評委都起立全體熱烈鼓掌。這才是中國人要的東西,才是中國特有的東西。
我們在這樣一個社會中間,我們還是能夠做點事情,作為一個有理想的設計師,有院校培養的有理想主義的,對不願意做的事情,應該説“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