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學明

時間:2014-08-28 09:12:57 | 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

林學明

簡介:

1954年,成長

林學明出生於中國廣東省四會市,在以華僑為背景的家庭中成長。

自小開始思考中外文化的交匯點和差異性。

1977年,大學

高考得到恢復,就讀文革結束後第一屆北京中央工藝美術學院77級。

在張仃、吳冠中、鄭可等老師的影響下,接受本土與西方的美術思潮教育。

1982年,畢業前被高永堅點名分配到廣州美術學院,任助教、講師。

在校任教期間到湖南長沙窯,挖掘工藝美術的歷史文化,從事陶藝創作。

1983年,黑陶雕塑《水鳥》獲全國陶瓷設計作品銀獎。

林學明透過對原始傳統藝術圖符的研究,以寫意抽象的手法提煉塑造形象,個人表現特徵鮮明獨特,為抽象藝術表現探索打下基礎。

1984年,藝術與設計活動

參與創辦並主持廣州美術學院集美設計中心。

林學明深感設計是20世紀藝術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儘管遇到很多困難,仍堅持為拓進“大美術”的理念。

1987年,赴美

八十年代正逢中國留學風潮,在美術學院任教的林學明無繼續在體制內發展之意,在與家人道別後獨身自費赴美留學,同年加入美國加州洛杉磯當代藝術家協會。

同年多次參加洛杉磯當代藝術作品展覽,在現當代藝術中探索,對抽象藝術創作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1988年,移居加拿大溫哥華,從事繪畫藝術創作。

先後在卡加利和多倫多舉辦多次個人畫展。

此後數年間,林學明往來加拿大美國兩地,關注現當代藝術發展。

1992年至今,教學與藝術創作,身兼設計師。

主持集美組設計機構,從事建築和室內設計。

此時期的林學明遊歷世界各地,不斷積澱藝術造詣。

2006年,重生

往川藏地區,在海拔接近5000米的亞丁、稻城、理塘一帶高原地區采風,

出現肺水腫病情持續五天,後患急性左心衰竭,幾乎失去性命。

病癒後著《不知天高地厚》,以藝術語言重新思索生命意義。

2010年,在中國廣州紅專廠藝術區舉辦“墨非墨”個人畫展。

在中國北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無垠”個人畫展。

在中國北京798橋藝術空間舉辦“無垠”個人畫展。

水墨作品首次在中國發表,受到高度評價。

透過林學明的創作,原本被視為只有狹窄探索空間的水墨媒介,展現了新的可能性和面貌。

2011年,在中國西安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林學明作品交流展”。

在中國廣州紅專廠EMG藝術中心舉辦個人畫展。

2012年,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大樓藝術中心參與2012年“祈求和平”中國名家作品展,

水墨作品《幻想之二》獲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收藏。

裝置作品受邀參加北京國際設計周、廣州國際設計周。

2013年,水墨作品2013系列一幅日本住廣州總領事館收藏。

應邀參加藝術中國主辦的“中外藝術家黃山寫生學術交流活動”。

水墨作品2013系列一幅參加中國國家畫院2013年院展。

自傳體小説《不知天高地厚》出版。

2013林學明繪畫作品出版。

2014年,裝置作品《天梯》參加米蘭國際設計周邀請展,義大利米蘭大學。

藝術主張:一百年前出了個杜尚,架上繪畫終結論不脛而走。在他之後,西方繪畫不斷地否定、演變、顛覆、撕裂...... 但那些預言至今並沒有實現,架上繪畫作為人類視覺藝術的一種高級形式依然存在,非但如此,它作為藝術家對詩意生活的想像,仍不斷地開拓並豐富著我們的視覺體驗。不可否認,十八世紀以來的西方工業革命驅動的社會現代化進程曾與舊中國失之交臂,一個龐然的東方農業大國對於百多年來西方藝術的發展幾乎茫然無知。當中國打開國門,急促向現代社會邁進,免不了如狂潮洶湧的意識觀念衝擊我們古老的藝術態度。相信,在“困局”中求突圍,跨越“現當代”這個坎,每個藝術家都會有所觸動。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