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輝先生訪談記錄】
時間:2013年12月6日
地點:歌華大廈13層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
被訪者:曾輝,1991年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現任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北京歌華創意設計中心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工業設計藝術委員會秘書長等職。
訪問者:李兆龑
訪談整理:李兆龑、劉恒、張豐婕、韓葉芃
院刊回首
李兆龑(以下簡稱“李”):我們了解到您在1991年到1993年期間曾經擔任過院刊的編輯工作,我們現階段也在做院刊的工作,想借此機會梳理出美院院刊的歷史,請您介紹一下老院刊《光華路》的歷史和發展情況、資金狀況和大家的閱讀反饋。希望您能夠為我們做一下知識普及。現在還可以看到這些資料嗎?
曾輝(以下簡稱“曾”):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始終有這樣一個文化傳統,就是鼓勵師生能夠把自己在專業上和文化上的理解和思考表達出來。1987年我入校後,記得那時《光華路》曾是一種壁報,在教學樓走廊上把自己經過編輯的文章貼上去。1987年學院正式出版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刊,是由裝飾雜誌主編何燕明先生和學院宣傳部部長冉寶清聯合擔任主編,分為幾個版面。 第一版是學院的新聞事件、主題報道,第二版也是學院的各方面的資訊,第三版比較偏向師生學術的交流的文章,第四版是文藝版,“上玄月”刊頭邀請張仃老院長、陶如讓先生等老師題寫。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老院刊現在應該在學校的檔案室會有收藏。我也收藏了一部分但是不全。我在三年級的時候在何燕明先生安排下開始參與院刊編輯。那時候的史論係老三屆都會有同學進入院刊參與編輯工作。到了我們這一屆,我是參與比較多的,這是上學期間一個很有意義的鍛鍊,我也對院刊很有感情,不論是自己寫文章、採訪,還是負責編輯工作,和不同專業的老師和同學們去接觸,這樣可以了解不同專業領域的東西。我記得那時候寫過各係活動的採訪和報道,包括一些國際的專家教授舉辦的文化活動,甚至是不限于工藝美院校內的一些活動,有些已經是國內或者國際的設計項目。總之資訊量還是足夠大的。我從1991年畢業留校後一直編輯院刊到93年底,之後院刊應該一直堅持到編輯到90年代末。這十幾年的院刊肯定是可以系統反映學校一段歷史的。何燕明先生在主編《裝飾》雜誌之餘又兼顧編輯著這樣一份小報,還這麼的投入,是用專業精神來做事的。他從改一個標點符號、大到版式設計,教會我許多設計思想。特別是從一開始他就定義院刊報紙版式,為雜誌版式的風格,就是段落的分割、塊面的版式都按照人的習慣和視覺規律來設計,做到了視覺閱讀的清晰,這樣一份小報也體現了中央工藝美院的簡約設計風格,當時這份小報在全國所有藝術設計學院裏也是獨樹一幟的。所以我們也通過編輯這份小報學到了很多設計的文化思想。
李:當時院刊的發展前景很好,但是由於什麼原因而停辦了?遇到的具體困難是什麼?您認為在網路媒體佔領大面試宣傳渠道,我們專業的從業人員改如何看待這些問題與矛盾?
曾:我不了解停辦的原因,但停辦是一個遺憾,對於一個學校來講,院刊是大家資訊交流的重要方式和平臺。當然現在不見得一定要以報紙印刷的形式、以網路傳播方式也可以。當時的院刊也開始注重圖片的重要性,不斷增加設計作品圖片和活動照片,加大了院刊圖文比例。早期的院刊都是鉛印的,品質也不是很好,後來改為膠印,遇到校慶時才會改用銅版紙,我當時還還為鉛印的問題跑過好幾個廠。在光華路的一家鉛印小廠,是老式活字印刷式的,小報要一個字一個字的揀出來,所以盡可能在文稿上修改到位,避免排版後再打改。後來變為了膠印,轉到了農民日報的印刷廠,我要騎著自行車跑到那麼偏遠的地方去校稿。
紙質媒體在文化傳播歷史上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資訊傳播、知識傳承的載體,就如同書一樣,是伴隨著人類文明以來不可缺少的載體,儘管隨著資訊化時代的到來,人們的閱讀方式有所改變,但報紙和書籍未來也還有一定的存在價值。關於紙質媒體是否還會存在下去的問題,我認為至少是作為一種人類文化遺存還會長期存在下去,我們過去講的“書香人家”,看書有看書的風情,看書是一種慢閱讀的方式,也是慢生活方式的體現。而新媒體更多是一種快餐式攝入,資訊量很大,但是資訊量大是否能夠真正消化掉也是一個問題,所以紙質媒介依舊會有未來的存在價值。未來新媒體將繼續作為資訊傳播的主要渠道,我們要學會“慢讀”,需要邊看邊思考,能夠把它真正融匯到思想中,不僅看到表像問題,這也是不同的閱讀方式對我們産生的不同的影響。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還是要不斷讀書,在書中深度旅遊。
李:最近是美院的院慶30週年,也是老院刊《光華路》復刊後的總刊第157期,我想我呢一下現在的院刊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復刊的初衷是什麼?是僅僅逢五逢時的院慶需要還是需要紙媒喚起大家的某種意識?
曾:中央工藝美院的文化精神是最值得我們去傳承的,因為近半個世紀以來,尤其是在50、60年代,中央工藝美院是最為前衛的,在全國也是唯一一所擁有系統的藝術設計專業學科的院校,那個時候英語翻譯為中央藝術與設計學院,在國際上代表著中國最高的藝術設計學府。作為校慶的宣傳,説明院刊是中央工藝美院文化的傳承與載體。因為它不僅是活動的資訊,更多是來自於不同專業、領域的資訊的交流。希望還是可以將院刊的形式固化起來,還是可以定期推出網路上去。儘管光華路的老校址已經被拆了,但是中央工藝美院文化精神還需要傳承下去。我在老校區被拆除的時候還和杭間老師發起了一個關於中國包豪斯崩塌的討論。這種變化發展是既有時代的變遷也有商業利益的趨使。德國能夠將包豪斯校址保留下來成為現代設計的發源地,作為人來的設計文化遺址,未來的歷史意義將更大。有人稱中央工藝美院的老建築是沒有歷史價值的,所以需要被拆,只看到了經濟價值,但是我們更應該珍惜文化價值。1956年中央工藝美院搬到了光華路,那兩棟樓都是東德對援建的,裝飾和建築語言也加入了中國的元素,包括走廊的瓷磚和紅色的大門。我還收藏了幾塊地面瓷磚,因為這裡曾經走過無數藝術設計家的腳步,許多人都在那裏留下了深深的生活、工作的痕跡。那裏有三個歷史階段的建築,包括了50年代的教學樓、80年代的工藝樓宿舍樓和90年代的教學樓,代表了一個學校歷史的變遷。
李:我們現階段的院刊已經運作了七八年,但是每一屆的成員都處於獨立的狀態,缺少延續性,形成了各自為政的情況,每一批上來的人多會做不同的東西,還是比較分散的,統一的版式和刊號都沒有。我們希望可以喚起大家對於院刊的關注,我們逐步申請了刊號,規定出版日期,做出體系化的設計。我們期望您給我們下一期院刊提供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