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藤:平遙有更大的包容性

時間:2013-09-16 17:12:30 | 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

觀看外界,照見內心。攝影在更多的時候,就是一個尋找和承接的過程。

隨著攝影語言的多樣化和個性化,攝影師在追求表達和呈現內容上此起彼伏、神采各異。而對外部事物的關注,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視角,有的很私密、有的很開放、有的很宏大、有的很精細、有的充滿了張力、有的則顯得十分內斂。

更多的時候,他們都在追尋屬於自己獨特的語言。

影像對於攝影師,就像一條通道、一個出口,至於這條路通向何方,能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出口,則要看個人的表達和力度。這個度的把握,對於影像本身的方向而言至關重要。

作為平遙國際攝影年展主題展之一的《觀照》由攝影評論家、專欄作者釋藤女士策展,在展覽現場藝術中國記者對釋藤進行了專訪。

藝術中國:請先給大家介紹一下《觀照》這個展覽。

釋藤:展覽由四位攝影師組成,兩個人是用大畫幅關注城市景觀,和我們生活空間的一些大場景,另外兩個攝影師比較關注個人成長題材,切入點小一點,但其實關注的還是環境和人的關係。兩個大的作品其實也一樣,他們表達的就是在觀看自己的同時也在反映社會,所以我覺得他們既有區別,又有共同點。

藝術中國:你覺得他們四人最大的共同點是什麼?

釋藤:我覺得就是在社會、在人和環境表示一種態度。我覺得他們這些話題、拍攝的對象還是來自於生活,既和自己有關也和整個社會的大環境有關,我覺得這一點比較重要,作為一個攝影師來説,我們現在説責任感,其實它不單單就是純紀實的影像,它還應該有一些自己獨特的觀念。當代影像它必須和當下這個社會發生關係,它的語境裏必須有這些東西在,所以我覺得這四個攝影師都已經關注了這一點。他不單單關注一些自我表達或者小曖昧小清新,他還是有一個宏大的敘述,我覺得這一點比較重要。所以説既然我們都在往這個方向走,那還是要有一個下限。攝影師自己也可以通過這樣一個展覽知道未來怎樣走得更好。

藝術中國:你對平遙這個攝影展印象如何?

釋藤:我去年來這裡辦過主題展,總體印象還好吧,畢竟它是一個很多人的展覽,可能每個人所要求的和想達到的目的不一樣。

藝術中國:你對參展作品比較雜怎麼看?

釋藤:對於攝影節來説它還是應該有一個包容性,你要接納各種各樣的人進來,攝影本來就是多元的、百花齊放的,如果把它圈在一個小範圍裏可能也有好處,它可以做得更極致,但是我覺得那個可能更小眾一點,而平遙的包容性就更大,它可以容納各種各樣的攝影師進入到這個舞台中來,至於你扮演什麼角色,你想表達什麼東西,這跟攝影師本人是有很大關係的。而且對攝影師來説也是有收穫的,每個人到平遙的目的不一樣,比如説我到這裡是來交流學習的,另外我的作品也可以通過這個平臺讓更多人發現,其實大家都不矛盾,就看參展攝影師和策展人他們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態。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