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其文化對周邊的國家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南韓與日本,在傳統工藝的很多方面,是直接學習或者繼承了中國的技藝與造物精神的。以南韓的漆藝為例,在它發生、發展的過程 中,每一段歷史時期都會直接或間接的受到中國技法或 文化精神的影響,成為漢文化圈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 力圖從最典型的幾個時期出發,粗略介紹在漆藝的螺鈿 技術方面,南韓所受到的中國影響。
一、技藝的傳入
漢代是中國傳統文化形成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 作為亞洲文明的中心,繁華的商貿與政治往來影響到了周邊文化。西元前108年西漢在平壤附近設立漢郡縣,此地方行政機構設立期間,漆藝傳入朝鮮半島,成為韓 國漆藝的基石。 漢代漆器裝飾以黑紅兩色的彩繪為主,紋飾充滿動感,滿而不密。此時,朝鮮半島的漆藝直接來源於此。從出土文物的情況看,在日本侵略時期,日本人在平壤附近的大同江流域石岩裏發掘的9號墓、17號 墓、205號墓、王旰墓、219號墓、野悟裏10號墓、19號墓、貞柏裏8號墓等墓葬,發現了大批西漢時期的漆器,在這些器物底部都刻有西漢時期的製作年代、漆工銘、官銘等。這些證據充分説明瞭南韓漆藝的中國來源。從此時期開始,中國的漆藝對整個朝鮮半島産生了兩千多 年的影響,尤其在高句麗、百濟、新羅等時期,其影響 更是舉足輕重。
二、發展與繁榮 統一新羅時期(668-935)
大唐文化圈的影響在整個亞洲史上都是顯著的,此時期正處於朝鮮的統一新羅時期。唐朝通過黃海和東海海域與朝鮮半島和日本的交通得到了較大的發展,為 技術的傳播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條件。大唐正是中國文明 的鼎盛之時。唐代工藝美術富麗堂皇,其本身受到了來 自波斯帝國等中亞國家的影響。大唐工藝美術的紛繁複雜、珠光寶氣同時也反應在漆器與金屬工藝中。這種充滿西域風格 的工藝技巧與奢華的審美精神,對當時統一 新羅也産生了影響。這個時期朝鮮半島出土的器物中大部分裝飾使用的是金銀平脫與螺鈿鑲嵌等工藝技術,與當時中國本土的造物風格、工藝、材料基本一致,尤其是風格上的博大、華麗、豐滿的特點更為明顯。唐王的賜品,盛期以金銀器為主;中後期,國力漸弱,多為漆 器與青銅器,這也直接影響到了朝鮮半島的工藝技術與審美風格。統一新羅時期的代表器物有《螺鈿團花禽獸文鏡》(南韓湖岩美術館 18.6cm×0.6cm) ,銅鏡背面用厚夜光貝鑲嵌紋樣 ,花瓣鏤空,內鑲紅色琥珀,鏡底用綠松石鋪底,螺鈿表面為毛雕法加飾 。從這時期出土的文物考證,傳入朝鮮半島的漆藝技法有平磨螺鈿、毛雕法、襯色甸嵌法。這種唐代的特有的裝飾技藝與風格不僅影響著整個統一新羅時期,還延續到了高麗時期的漆藝製作。
高麗時期(918-1392)
這段時期,中國的政權更替經歷了五代十國、宋、元和明代初期,中國的漆器工藝在這段時期內向著精巧過渡。技藝上,宋代的發展成就最大。不僅官方設有漆器生産的專門管理機構,民間的漆器造作也很普遍。在此階段,中國的陸路交通不發達,宋朝的閉關鎖國給周遍國家的文化交流帶來障礙,因此,高麗王朝初期,漆器的製作工藝仍然延續大唐遺風。中後期,宋代漆器工藝出現了雕漆、單色漆工藝的進一步發展,帶動了周邊國家工藝的進步。朝鮮半島的高麗時期除延用唐代的裝飾風格外,其漆器中螺鈿工藝的進步比較明顯,主要表現在螺鈿加工開始逐漸變薄。據《東國文獻備考》記載:“文宗元年(1046-1083)嘗使遼贈者以白銅螺鈿繪畫屏扇奇玩等”,還有《宜和奉使高麗圖經》記載, “用漆作不甚工而螺鈿之工細密可貴,騎兵所乘鞍韉極精巧,螺鈿為鞍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