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漆畫簡介

時間:2013-09-03 11:37:36 | 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

清代漆器裝飾藝術在繼承明代的技法上,裝飾日趨纖巧繁瑣。尤其是康乾盛世期間的漆器裝飾,用色繁複,油彩、漆彩並施,雕飾滿目,圖案豐富多彩、絢麗華貴,表現了清朝統治者的雄偉氣魄,也代表了追求華麗和富貴的世俗作風,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最能代表清代漆器裝飾水準的是清宮廷造辦處製作的漆器,運用了明代《髹飾錄》中涉及的髹漆技法,同時還有所發展。多種髹漆工藝的運用和結合是清代的時代特色。黑髹、朱髹、描金、雕漆、戧金乃是清代最常用的技法,鑲嵌則因物料不同而分為木嵌、螺鈿嵌,明代開始流行的“百寶嵌”在清初達到高峰。

在裝飾題材上,清代的漆器裝飾圖案除因襲明代以外,取材更有進一步發展、拓寬。吉祥圖案盛行,植物、動物、風景、人物、幾何紋等無所不有,十分豐富。尤其是自然山水紋飾,妙得其真,或暈染,或用五彩,由附庸而獨立真正成了髹畫工藝的獨立審美對象。清代漆器上紋飾題材和結構上的變化既適應了統治階級繁縟華麗的審美趣味,也體現了滿漢文化交融的意。髹漆工藝還吸收了西方外來文化,融匯了中西藝術。器物裝飾趨向細膩精緻,絢爛華美,突顯髹漆工藝技法的精湛。其裝飾題材主要可概括為以下幾類:

一、龍鳳紋飾口。龍紋、鳳紋、雲紋都是這一時期較為流行的紋飾,多采用誇張而富有浪漫色彩的表現手法。龍紋與鳳紋組合在一起,意為“龍鳳呈祥”,和諧美好。雲紋大多象徵高升和如意,在漆器裝飾上應用較廣,多為陪襯圖案,形式有:四合雲、如意雲、朵雲、流雲等,常和龍紋、蝙蝠紋、八仙、八寶紋組合在一起,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鬱鬱芬芬,飄飄欲仙。代表作有乾隆期間的作品彩漆描金雲龍紋方盒和朱漆描金鳳戲牡丹紋碗等。

二、幾何紋飾。幾何紋飾歷代都有,到明清時期更為普遍。主要有錦紋、回紋等。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對黑漆嵌五彩螺鈿山水花卉書格是至今所見裝飾錦紋最多的實物。書格以五彩螺鈿和金銀片托嵌成各種花卉,其中就有不同紋樣的錦紋三十六種。做工精細,特別是所嵌螺鈿、金銀片極薄,在狹小的面積上做出十幾個單位的錦紋圖案,顯示出極高的工藝技巧。

三、山水人物紋飾。在不同的背景上襯托各種景物。刻畫山林殿閣、人物活動、神話故事、八仙八寶等,使畫面層次清晰,各自成章。其內容或為歷史典故,或為反映文人士大夫的悠閒生活,或為山水風景,追求繪畫意境。如剔紅羲之愛鵝圖筆筒。這一時期,還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以日本或西方人物、風景為題材的漆器作品,如識文描金風景圖提匣。這個時期以自然風景為題材的漆器繪畫作品的大量出現,得益於髹畫和金飾工藝的發展。對細部的處理更多地吸收了繪畫中的皺、擦、點、染等技法,增強了山石林木的層次感和立體效果,給人耳目一新感覺,增加了深遠的藝術效果。如黑漆描金山水圖手爐。圖中景物虛實結合, 層次分明,是描漆漆器的精品。

四、樹石花卉紋飾。這種作品主要取材于現實中的自然景物,常以牡丹紋、荷花紋、靈芝紋、忍冬紋、纏枝紋、摺紙花卉紋、西洋花紋等紋樣構成圖案,以錦地壓花的方法來表現。如彩漆描金四喜圖菱花式盤是髹漆工藝與繪畫技巧完美結合之典範。

五、吉祥圖案紋飾這類作品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象徵吉祥的作品。圖案中以大型文字作為主題。如剔彩開光壽字寶盒雙龍、壽星、祥雲、雜寶、火珠、松樹、鹿等諸多內容在器物上無所不見,並在這些圖案之上壓一大大的“春”字,寓意吉祥。如北京故宮博物館藏的紅漆地嵌螺鈿百壽字炕桌,桌面中間嵌螺鈿“壽”字共一百二十個。另一種是象徵福壽的作品,常以自然界中動植物的形象,寓福壽之意。如紫漆描金五蝠捧壽碗,用五隻蝙蝠圍成圓形,中捧一壽字,間隙飾祥雲,立意鮮明,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清代漆器圖案紋飾的藝術風格繁縟細膩、工巧華、富麗堂皇,其用色之多、圖案之繁,均為歷代之冠,美不勝收,燦爛輝煌。

道光以後,清王朝內憂外患,國力已大為衰弱,漆工藝也逐漸走入低谷。雕漆等重要髹漆工藝門類已然失傳,其他品類的漆器,此時雖然能生産,但水準低劣,已無法同鼎盛時期相比了。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