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陶瓷收藏家的情懷

時間:2011-11-04 16:18:21 | 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

去年11月,我應邀參加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舉辦的“中國傳統陶藝和現代陶藝國際研討會”。與研討會同時進行的有一個作品展覽。按規定,每個出席研討會的陶藝家應帶幾件作品參展。可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石灣美陶廠副廠長莊稼卻沒帶作品。問何故。答曰:“香港有借。”

開展那天,展廳果然立著莊稼的兩件陶瓷雕塑,一件叫《詩聖杜甫》,一件叫《與君同壽——彭祖八百歲》,均有40多釐米高。我心想,莊稼真會走巧,免去將作品從大陸搬到香港的功夫,又免去作品途中可能破損的擔心受怕。我同時納悶,他的作品怎麼香港有借?

晚上,我在下榻的亞洲酒店找同行問候,串門串到莊稼房間時,見有一個陌生人。莊稼忙起身介紹:“這位是香港陶藝收藏家吳志明先生,我的展品就是從他那裏借來的。”

哦,收藏家?我仔細打量他,衣著樸素,身體不瘦不胖,不像是個大富翁。他聽莊稼説我來自景德鎮,立刻顯得很熱情:“景德鎮的陶瓷我也喜歡收藏,王琦、鄧碧珊、徐仲南、田鶴仙、王大凡、汪野亭、程意亭、劉雨岑等人的,我更喜歡。”他居然一口氣講出原景德鎮八大名家的尊名大姓,一個不漏,叫我大為驚訝。

對於收藏家,我原來也未接觸過。但我知道有的出於對民族之根的眷戀,喜歡收藏民族色彩極濃的藝術珍品;有的從宗教信仰出發,偏愛收集符合自己宗教心理的東西;有的按照自己的現代審美情趣,收尋自己喜愛的藝術作品;有的為財産保值而收藏;還有的也許是附庸風雅。眼前這位收藏家屬於哪一種呢?

出乎我意料之外,他説得很沉重:“中國陶藝精品流失國外太多了,我不能不為保護這些精品盡一份心,我死前要留下遺囑,把我的全部收藏品捐贈國家。”一席滾燙的話,使我深受感動,對他肅然起敬。

我們許多人疲於追求生活的溫飽,沒錢收藏藝術品,國家博物館和國家美術館收藏藝術精品的經費也有限,許多藝術精品自然流失國外,以至於我們的陶瓷專業工作者要研究某一歷史時期的陶瓷,還得翻閱外國資料,實在令人痛心。眼前有這麼一位品德高尚的收藏家,真是難能可貴。

從與吳志明先生聊天中得知,他的藝術素養也很厚實,對傳統藝術和現代藝術,都能説出道道來。由此,我想到香港的一位同行對我説的話:“香港容易接受中國文化,也容易接受西方文化。”從我近幾年多次赴港考察、展出的情況來看,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都市,既有保留中國傳統生活方式的一面,又有高度現代化生活方式的一面;既有西方文化的滲透,又有民族文化的痕跡,從而決定了他們在審美情趣上的多元格局。其實,不僅港澳地區如此,東南亞地區也是如此。長期以來,我們總以為這些地區佛教文化氛圍濃厚,審美情趣單一,因此我們面向他們的陶藝作品也只有單一的佛教題材,殊不知情況早已變化。

 


在藝術創作與藝術市場之間,有審美眼光的大收藏家的介入,不能不是左右審美趣向的重要因素之一。大收藏家本身就是一傢俬人博物館,如果開放的話,是可以起到藝術交流、觀摩、借鑒、保護作用的。吳志明先生誠意邀請我們這次與會的陶藝家去他家參觀,可惜會議活動日程安排很緊,我有心去卻未能實現。

我與吳志明先生交談的時間雖然很短,但他給我的印像是很深的。我深信,他的一番話語在我以後的創作實踐中是會化為力量的。

我們陶藝創作者應該學會研究收藏家,與收藏家對話。

(此文撰寫于1989年)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