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點創作感想

時間:2011-11-04 16:12:50 | 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

一、 一個藝術工作者,首先要有明確的追求

也就是説要有理想、抱負和使命,因為沒有這種追求,就不會産生力量。

藝術是時代的鏡子,要為社會的精神文明做出貢獻;它反映著時代精神,反過來又影響著人民的精神面貌。作為當代的藝術家,他首先要對當代的時代特徵、風尚、愛好有較為透徹的了解,要把人們的喜怒哀樂體現在自己的作品裏;要將用汗水澆灌出的美奉獻給人民,從而鼓舞人們熱愛生活,陶冶人們的健康情操。

我國歷史悠久,各個朝代都有自己的文化藝術,各個朝代的文化藝術都有它的繼承性,也有它的獨特性。我們既不能繼承歷史上所有的東西,也不能排斥歷史上所有的東西。過去東西究竟是過去的,它只能代表過去,決不能代表今天,更不能代表明天。只有代表了今天,才更有價值留給明天。一個朝代在文化藝術上的繁榮,常常使這個民族感到驕傲。如果我們的陶瓷藝術沒有今天的特色,沒有今天的時代感,這又意味著什麼呢?這又如何向下一代交代呢?又如何建設我們今天的精神文明呢?因此,我決心從汪洋大海中跳出來,要為今天的生命唱讚歌,要為崇高的精神品質唱頌歌,要與時代的脈搏相合拍,要用自己的感情來認識、描寫生活,要走出一條新路,要形成自己的個性和風格來。

我想清代的某些東西,固然要繼承。 而歷史上,在政治、經濟、文化藝術最為繁榮的漢唐藝術風格,如何又不能繼承?我覺得漢唐文化藝術是我國民族的驕傲,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華,是我國民族感情的體現——它樸實、大方、敦厚,毫無嬌柔做作,是我國民族精神的象徵。我們從唐馬、唐駱駝,從唐三彩就可以看到唐代的繁榮強大。而我們今天20世紀的社會主義中國,從愚昧的神權統治下解放出來的火箭時代,人們的精神面貎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而科學的進步又為陶瓷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前提,科學又借助於陶瓷藝術得到表現;它是科學和藝術的高度結晶。因此説它不是任何朝代的陶瓷藝術所能代替得了的。沒有對歷史的某些否定、衝擊,便不能有今天的創新;沒有藝術上的改革,便不會有藝術生命的發展。新陳代謝是一切事物發展規律,守舊便意味著倒退,因此緊跟今天的時代,反映今天的時代特徵、時代精神,是必不可少的;民族的、時代的思想感情,終究是要反映出來的。有人説:“中國人民是不打胭脂水粉的,沒有過多的裝飾”。我想這正是我們時代、我國民族的特色之一。

二、要致力於品格的鍛鍊,要有一個美的心靈

藝術是藝術家心靈的告白,是人的品格的再現,作品即品格。沒有一個美的品格,是不可能産生美的共鳴的,因為他發現不了、體會不到生活中的美。只有具備美的感情的人,才能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很難想像,一個厭世的人,一個對祖國、對民族、對人民、對一草一木毫無感情的人,能夠表現美的事物來。一個有所建樹的藝術家,不可能同時是一個政治上、藝術上的投機商;一個真正的藝術家,他決不會企圖用某種手段來達到他在藝術上達不到的目的。藝術上的嫉妒、傲慢是進步的大敵,是封建意識自私的表現,是鼓勵落後、壓制先進的惡劣感情,它決不能挽救或擺脫自己在藝術上的無能、無為。

歷史終究不會淹沒那些在藝術上埋頭實幹的佼佼者,也決不會姑息那種千手所指的絆腳石。

藝術上的成就只能是靠自己辛勤的勞動,只能靠無數的一點一滴的汗水才能澆灌出獨特風格的藝術之花。

對於前人的成果,對於別人有效的探索,只能像餓鬼一樣來學習、研究。我們不能總在人家的雞蛋裏挑骨頭,而又從自己的骨頭裏挑雞蛋。要向所有的人學習,但最後還要是自己的。

因此説,藝術不僅僅是要進行經常性的技術磨練,同時更重要的是要進行品格的修養,要進行心靈美的培殖。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藝術的高度境界。

 


三、要熱愛生活,要隨時關心生活

“萬變不離其宗”,便是説藝術不管是什麼題材、內容、形式、風格,不管你採用什麼材料,都離不開千變萬化的現實生活作依據。創作上的大膽想像,必須來源於深厚的生活基礎。沒有對生活的感覺和衝動便不可能産生藝術的激情,沒有藝術的激情便不可能有藝術的生命。只有對生活充滿熱愛才能從生活中有所發現,只有群眾熟習的東西群眾才樂意接受它。

我喜歡到生活中去畫速寫,我的作品都來源於生活,我不喜歡一搞創作就翻前人的或別人的作品;我不願讓人家牽著自己走,我要表達自己的感情,表達自己對生活、對事物的感受。對於前人和別人的東西要爛熟於心,要融會貫通,而不能是東拼西湊。

要觸景生情,要善於聯想,要有詩情畫意,要以少勝多,要使人看了還有餘味。

我在北京動物園看到白熊立起來張開大嘴向觀眾討東西吃,就像一個大口袋總是吃不飽;為了討吃,還可以做出各種動作來。我想它真是“貪得無厭”。

我看到我國珍貴的大熊貓,以它特有的動作朝天而躺,手腳不停的在舞動,表達了它得天獨厚、心滿意足的感情。哦!難怪它,“今天我生日”。

我看到似乎像身穿盔甲的古代武士一樣的犀牛終於躺下了。哦,原來是“疲倦的武士”。

我就是這樣從生活的啟示中産生聯想,而賦予作品的靈魂,使人們共用這生靈的美。

由於專業的不同,同時還要用專業的觀點觀察生活。陶瓷雕塑它應該是普及品,是火焰的藝術,因此當它觀察生活、吸取素材時,在考慮它的藝術效果時,同時要考慮它的適應性,要考慮材料、工藝、燒成的制約性;要避免它的短處,發揮其長處,從而把這種制約變成它的特點。當你看到貓頭鷹就要想到花釉,看到黑熊就要想到烏金釉,看到梅花鹿就要想到如何翻模成型、施釉、燒成等。

但是只懂得事事從別人的眼色出發,喜歡戴別人戴過的眼鏡的人,生活對於他是難於起作用的。

四、要善於處理和運用材料

藝術是生活的高度集中和概括。要使有限的形象發人深思,就必須要有藝術的加工和處理。就像一曲好的音樂聽完之後,有如“餘音繞梁,三日不絕”一樣。

思想水準的深度,藝術水準的高低,重要的在於處理;沒有藝術的處理,便沒有藝術的力量;處理是感情凝成的形象;處理可以超越生理和解剖的尺度;處理才可能産生理想和幻想的形象,才可能符合人們心靈的慾望;處理可以使作者對生活的美好感受,個人的愛好和性格,材料的運用,形成習慣的格調,從而使每一個作者形成自己的風格。如果每一個作者都機械地滿足於對自然形態的描寫,那麼“千遍一律”、“千人一面”的局面就是不可避免的。

陶瓷材料是耐高溫的材料,不經過高溫的燒成是不成其為陶瓷的,因而如何運用材料,如何利用材料在高溫燒成中的變化,是陶瓷美術設計的重要一環。所謂“人工加自然方為奇”,運用得好,只用七分人工、三分天助,甚至三分人工、七分天助,而使人感到非人工所能達到的效果。

陶瓷雕塑的創作、加工、處理的過程,是一個藝術性與思想性統一的過程,是一個適應材料工藝製作燒成的過程,是物質變精神的過程,是創造財富和價值的過程。 因而陶瓷雕塑要格外講究形式。能不能認真運用形式是藝術家水準高低的重要標誌。

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和樸素的民族,繁瑣而堆砌的藝術是代表不了人民樸素的感情的。藝術貴在有膽量,貴在有個性,貴在創新,貴在敢於突破。只有把我國民族藝術上的表現規律和法則運用到今天的創作裏去,才能創造今天的、時代的民族藝術。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