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大型藝術展》前言

時間:2011-08-31 12:53:28 | 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

中國美術的現代性是中國民生銀行藝術機構—炎黃藝術館持續性的研究方向。在20世紀中國美術追求現代化過程中,中西美術相互碰撞,現代化和反現代化相互作用,波瀾壯闊的歷史潮流由此衍生出多種藝術形態。傳統美術是其中重要的一種藝術形態。面對時代巨變中洶湧而至的西方思潮,20世紀傳統家園的守護者本著對傳統文化真摯而自信的使命感,在已有的文化資源中尋找傳承與革新的種種途徑,由此構成了一幅幅此起彼伏而感人至深的歷史畫卷並影響至今。因此,炎黃藝術館推出“現代中國畫開拓者——傅抱石大型藝術展”,希冀為20世紀中國傳統繪畫的現代性演進研究做出新的貢獻。

傅抱石是20世紀承傳與變革中國畫的代表。他的藝術和學術生涯橫跨民國、新中國兩個新舊更替的時期,見證了傳統文人畫在西方思潮和意識形態的雙重環境中如何進行文化觀念現實性轉換的艱難過程。他幼時熱愛篆刻和繪畫,22歲便著述《國畫源流概述》而初顯才華,逐漸樹立了其在藝術領域的民族意識。1933年在徐悲鴻幫助下,傅抱石赴日本留學研習美術史及考察工藝美術等諸多領域。留學生涯的經歷開闊了他的思維與眼光,抗戰時期寓居重慶金剛坡的創作歷程則推動了他“其命唯新”的現代中國畫開拓之旅。此後無論面對坎坷不平的個人境遇,還是天翻地覆的社會巨變,傅抱石始終肩負承傳與變革傳統文人畫的使命,在複雜多變的社會政治環境中為傳統中國畫表現現實與境界轉換尋找做出傑出貢獻,並成為新金陵畫派的開派人物。

傅抱石的繪畫成就體現在傳統山水、人物故事畫、唐人詩意圖、毛主席詩意圖、寫生山水等諸多領域。無論是以“抱石皴”為代表的技法上的突破,還是以“毛主席詩意圖”為典型內容的創新,或是“寫生山水”所反映的創作方法的革命,傅抱石都賦予了中國傳統文人畫新以新的品格和境界。他的藝術成就是多方面的,不僅體現在對於中國文人畫的變革上,而且在書法、篆刻等領域功力深厚,技藝精湛。在美術史學研究方面,他見解獨特,著述等身,在20世紀中國美術史學領域堪稱翹楚及典範。他的一生,既具備了學者的寬博與嚴謹,又充滿著藝術家的激情與豪邁,無論是學術研究中鉤沉古籍之後的著書立説,還是藝術創作往往醉後的解衣槃薄,在20世紀中國美術史中都佔有重要的篇章和深遠的影響。

炎黃藝術館推出“現代中國畫開拓者——傅抱石大型藝術展”,旨在繼續深入討論中國美術現代性與傳統性的關係,並在新世紀越來越多元化與多樣化的社會環境及文化語境中梳理傳統美術現代性演進的路線與途徑。這對於構建新世紀民族藝術當代性的標準並在世界文化藝術格局中凸顯中國文化藝術精神都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本次展覽力求立體地呈現傅抱石的繪畫成就、篆刻藝術及其美術史論研究成果。展出由南京博物院、江蘇省美術館等機構提供的139件作品,包括傅抱石各個時期、多種題材的繪畫作品99幅,篆刻作品40件。展覽同時展出傅抱石生平照片、傅抱石年表、傅抱石出版著作等珍貴文獻,為廣大觀眾呈現傅抱石全面而豐富的藝術生涯及藝術成就。

此次展覽由中國民生銀行、炎黃藝術館、南京博物院共同主辦。感謝為本次展覽成功舉辦而工作的所有相關人員,是大家的努力與熱情才使展覽順利舉行。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