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際設計三年展搜狐專訪:設計之“仁”對話北京

時間:2011-06-19 11:18:39 | 來源:搜狐

展覽>

主持人:杭間老師作為北京國際設計三年展承辦方之一清華大學的代表,有幾個問題想替我們網友問一下您。這次展覽的主題是"仁:設計的善意",其英文翻譯,為什麼是"REN:GOOD DESIGN"?您能否和我們網友做一個溝通,策展委員會出於什麼樣的想法來決定這樣一個主題?

杭間:所謂的主題,實際上是告訴大家我們要辦一個什麼樣的北京國際設計三年展,現在世界上有幾個比較著名的國際設計年展,例如你剛才所説到米蘭展,還有法國聖泰田國際設計雙年展、美國國家設計三年展,這些著名的設計年展,每一年都有它的側重,也就是它所要傳達的設計最好的學術傾向。北京舉行國際設計三年展是第一次,而且我們知道設計在中國雖然發展很快,但是中國在設計領域畢竟還是一個後起國家。我們要做首屆北京國際設計三年展,既要跟國際先進水準等量齊觀,同時又要符合中國的實際情況。無論在專業界,還是普通大眾,都要能夠理解這個主題。這個設計年展的主題既要為公眾理解,同時也要代表國際最好的水準。所以,我們想來想去,想了這麼一個主題。

首先是"設計的善意",我們怎麼理解呢?這兩年中國強調設計,強調得特別多,包括整個高等教育對設計的重視,社會對設計創意的重視。但是對於真正的設計,我想大眾對它的認識還是有誤區的。一個誤區就是好像什麼設計都是好的,其實設計也會帶來很多問題,包括很多過度設計。所以,我們想在目前世界設計的潮流裏面,無論是可持續、環保,還是對人性關懷這個角度,都可以用非常貼切中國一個老詞來表達,就是"善意"。我們希望把設計放在一個對人很善意、很平等、很交流的一個空間來考慮人和人工製造物,人和環境的那種美好的關係。我們想用"善意"這個角度比較能表達展覽的主題,無論是中國傳統哲學、傳統美學,還是目前國際新潮流,都是比較貼切的。

為什麼前面加一個"仁"字呢?"仁"是中國儒家概念。"仁義"的"仁",講人和人之間的關係。用這個詞來表達設計對人的關懷可能是比較能貼切的,提示前來參加北京國際設計三年展的國際一流設計師,這是一個在中國的展覽,是在中國舉辦的國際設計三年展,而不是在米蘭,也不是在巴黎,也不是在美國。

我們把"仁"翻譯成直譯的"REN",希望國外設計師意識到這是一個中國概念。將"設計的善意"翻譯成"GOOD DESIGN",是因為GOOD這個詞在西方英語語匯裏面內涵相當寬泛,根據前後不同意思可以有非常多延伸解讀,同時又是最簡潔,最容易傳播,最容易明白和交流的。我們想用"GOOD DESIGN"來解釋"設計的善意",用"仁"來提示這是一個在中國舉辦的,符合國際設計潮流發展的,代表國際最新水準的設計展,基本是這麼一個考慮。

主持人:在中國第一次舉辦這麼大規模中外聯手的設計三年展,意味著很多中外的東西需要對接,特別想問,會不會很有壓力?

杭間:我們非常有壓力,一個大活動往往整個組委會都是非常龐大的,三年展的主辦方單位是文化部、教育部、中國文聯和北京市委,但是,實際上真正做事的肯定是一群專業團隊,而且這次北京國際設計三年展還是首屆。另外,北京正在打造設計之都,這個活動籌備前後已經有一年多了,怎麼樣在中國做一場世界一流設計三年展,對中國來説沒有經驗。雖然在國外看了很多,但是臨到我們自己做的時候,這個壓力是可想而知。

主持人:今天來了很多三年展分主題展的國際策展人,下面聽聽他們是怎麼來闡釋他們的主題。同時,我想大家也非常期待知道北京國際設計三年展將展示什麼樣的作品。下面有請各位策展人給我們帶進將於九月份上映的設計盛宴。第一個有請《INTERNI》、《GCASA》主編吉達·博亞迪女士,請您講講這次在中國的展覽想給中國的觀眾呈現出怎樣的面貌?想告訴他們什麼?您的品牌可以給大家交流一下嗎?

吉達·博亞迪:首先,我和清華美院楊冬江老師在一起做的"創意聯結"單元,包含在整體三年展的大主題裏。在"GOOD DESIGN"的主題之下,我們選擇的展覽分主題是國際創意聯結,"創意聯結"的第一層面應該是國際設計師和中國設計師聯結。到現在為止,我們選擇了130多位設計師,其中有30多位是非常年輕的中國設計師,其他是非常活躍的國際知名設計師。

主持人:這個展覽是在中國辦,跟您在米蘭做的米蘭設計展肯定不一樣,其中什麼不一樣。我在4月份看過在米蘭主辦的展覽,能不能給我們中國觀眾解讀一下?

吉達·博亞迪:在米蘭的展覽,我們基本上是圍繞著建築進行的,比如討論建築的多元化,相對來説也是一個實踐性非常濃厚的展覽。這個展覽,包括他們的尺度也是有很大的差距的。米蘭展的主要方式是展示不同的設計師選用不同的材料,而且重點是圍繞材料來做。北京國際設計三年展基本上基於産品,甚至這些産品已經在市場上流通,而且取得了非常好的一些成效,並注重考慮産品本身和它的製造者的關係。當然,兩個展覽在從尺度上也有很大的差別,前者是建築的尺度,後者是物品的尺度。

主持人:您也是非常知名的設計媒體人,同時也自己做一些策展工作,我特別想知道您對於好的設計是怎樣理解的?

吉達·博亞迪:對於我來説,我認為好的設計一定是滿足人們必要的需求的,而且它是可持續的、環保的、節能的。當然,它在設計層面也是要有非常高的水準。

主持人:吉達·博亞迪女士和我們分享了展陳面積最大的展覽。下面分享第二個,我們請來自法國的本傑明·盧瓦約特先生來講講這次給中國觀眾帶來哪些精彩的東西?

本傑明·盧瓦約特:設計是一件國際的事情,也是一件當地的事情,所以沒有一種設計是各種各樣的設計,所以我要通過我的展覽來表達這個現象。

主持人:這次是在中國,不知道跟在國外其他地方策展有什麼不一樣的感覺,對這次在中國策展有什麼樣不同的考慮?第二個,您跟您的搭檔之間怎麼配合?你們期望通過這次合作的展覽向中國觀眾呈現怎樣的設計作品,傳達怎樣的設計理念?

本傑明·盧瓦約特:這次要表達的設計是一個特別可見的事情,它滋養了其他文化,我們要讓這個展覽感動所有的人。因為這個展覽的主題就是"理智設計情感",情感這種事情非常重要的,因為所有的人都可以被感動。

主持人:您的身份很特殊,是獨立策展人、製片人,又是專欄作家,從您的角度怎麼理解好的設計?

本傑明·盧瓦約特:其實,這個展覽最重要的角色就是策展人,我們要有非常好的聯繫,因為什麼樣的人都要合作的,這是最重要的方面。最重要的是感動所有參加這個展覽的人。理智可以控制情感,情感也可以控制理智,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應該是非常重要的。

沒有一種"好設計"就是沒問題,設計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因為每一個設計家都有他自己的看法,所以沒有一個方式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從這個展覽的角度來看,我們要傳達的是理智和情感在設計上都是非常重要的,都相互依存的。好的設計有意義,也有用法,所以意義和用法之間關係特別重要的。好的設計要考慮兩者之間的關係,最重要的是,讓人考慮意義和用法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