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烏菲齊博物館82件珍品在京首次亮相(組圖)

時間:2011-03-21 17:14:04 | 來源:CNTV

展覽>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將於2011年3月12日至6月5日期間在二層展廳向廣大觀眾呈現義大利烏菲齊博物館精品油畫作品。本次展覽是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建館以來舉辦的首個大型油畫珍品展,包括文藝復興早期佛羅倫薩畫派大師波提切利、文藝復興盛期威尼斯畫派大師丁托列托和提香的畫作在內的82件作品將與北京觀眾近距離接觸。

這次展覽由烏菲齊博物館館長安東尼奧·納塔利先生親自策劃。納塔利先生挑選了十六至二十世紀中葉義大利畫家的重要作品,及十七世紀荷蘭風景畫家、十八、十九世紀法國和德國藝術家的肖像與風景畫作品,以“風景畫”、“靜物畫”、“肖像畫”為主題,分三類展示了這批名作,以畫“話”史,向中國觀眾介紹了義大利藝術從15世紀至20世紀的演變過程。同時,這種對油畫的分類展示也是對應了中國傳統繪畫的類別,有助於義大利藝術與中國藝術的比較研究,亦推動了兩國的文化交流與理解。

該展覽已在上海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與湖南省博物館巡迴展出,每到一處,均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並引起高度的社會關注。文化古都北京作為巡展中重要的一站,將會為這次精彩的文化之旅掀起一輪新的高潮。主辦方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與中意博聯(北京)國際文化傳播公司全程合作,在展覽的各個環節都下足功夫。展覽的空間設計方面,以義大利國旗顏色為啟發,展廳墻面涂成紅色、綠色和白色,以對應展覽“肖像畫”、“風景畫”和“靜物畫”三個部分。展墻經改造成為弧形,為觀眾創造出具有流動感的展線,使觀眾在欣賞作品時,如同在烏菲齊博物館歷史的長河中徜徉。此外,主辦方還圍繞該展覽策劃了一系列活動:歐洲文藝復興系列講座讓觀眾對展覽的歷史背景有更全面的了解;與義大利節日相關的活動讓觀眾近距離走進義大利;經典義大利電影聯放會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聽盛宴。觀眾會在這裡感受到義大利文化藝術的豐富多彩。展覽受到義大利文化遺産部、義大利駐華大使館以及佛羅倫薩歷史、藝術與民間文物及博物館署的大力支援,以及北京邦文當代藝術投資有限公司傾情資助。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作為一所大學美術館,一直堅持以推動美術學院的教學與實踐、開拓美院師生的眼界與思路為己任。繼去年盧浮宮館藏珍品展之後舉辦此展覽,可以説是為實現這一目標的進一步努力。不僅如此,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也要發揮一所公共美術館應有的作用,為美術學院以外的藝術家和廣大的藝術愛好者呈現更多更好的國內外優秀展覽。

第一部分:風景畫

對於風景的描繪,最初僅限于用作表現宗教或世俗場景的背景。自十六世紀末開始,風景逐漸受到重視,直到經歷了漫長的十七世紀,它才成為一個固定的繪畫品種。那時,最富詩意、令人陶醉的地中海自然風光對外國藝術家的吸引甚至超過了義大利風景和宏偉壯觀的古羅馬遺跡。正是這些來自荷蘭、佛蘭德、法國、德國的藝術家們通過探究自然之奧秘,在真實生活中研究一天中不同時間光線的變化,率先以現代的藝術語言來描繪那些充斥聖經和神話人物的風景。

當時在佛羅倫薩,許多梅迪奇家族成員熱衷於收藏風景畫來豐富他們的藏品。他們的收藏範圍相當廣泛:從十七世紀早期精細的森林、山嶺和湖泊的寫實作品,到對大自然誇張粗獷的描繪,再到十八世紀那些講究透視、空間與層次的畫作,均在其收藏之列。

第二部分:靜物畫

自十六世紀末至十七世紀初,一種新的繪畫類型在義大利和歐洲藝術界開始流行,那些本不起眼的物品現在成了描繪對象。實際上,在此之前,為了滿足古典神話或基督教聖經故事插圖的基本需求而描繪一些物品或果實的做法曾經一度風靡。人們對大自然的好奇,在當時提倡以新的方式探究真實世界的文化背景下,推動了靜物畫的成熟。十七世紀末至十八世紀初,靜物畫在佛羅倫薩地區的流行達到頂峰。梅迪奇家族的成員熱衷於收藏這類描繪花卉、食物以及其他任何能夠抓住他們眼球的物品的繪畫,其中尤以科西莫三世大公(1642~1723)和費爾迪南多王子(1663~1713)為甚。正因如此,今天的烏菲齊博物館才得以自豪地擁有這些無與倫比的靜物傑作。

第三部分:肖像畫

十五世紀,肖像畫逐漸成為西方藝術中一種流行的繪畫品種。這些肖像畫流傳後世的不僅是畫中人物的模樣,還有他們的身份和地位。最初,只有像君主、高級神職人員以及政治家這些傑出人士才有權力要求為其繪製肖像畫,之後這一特權向更廣泛的社會階層擴展,儘管仍然只限于那些富裕的上流社會人士。十六世紀,人物姿勢和畫像尺寸變得更加多樣化,而在上層社會,則産生了一種固定的模式,被稱為“正式肖像”,即畫面上的人物是真人大小的四分之三或是同真人一樣大小。肖像畫之所以有很高的知名度,對觀賞者也極具吸引力,是因為人們希望通過圖像,不但可以識別畫中人物的體貌特徵,也能夠透視其心理特質。儘管如此,像梅迪奇家族這樣的著名藏家,甚至還收藏有大量無名氏或是已被遺忘之人的肖像畫,而這些畫的價值高低往往取決於畫家本身的名氣大小。

自畫像

最早的自畫像出現于十四世紀,當時的畫家把自己和他們的主顧一同畫入宗教題材的場景之中。烏菲齊博物館擁有迄今為止最古老、最為豐富的自畫像藏品,其基礎是紅衣主教萊奧波多·梅迪奇(1617~1675)所收藏的80件藝術珍品,其中最初收藏的15件傑作已列入梅迪奇家族遺産之中。有一些藏品是由科西莫三世大公(1642~1723)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擴充的,大都為外國藝術家的精品。這些畫作原來保存在彼提宮中,1687年被轉移到了烏菲齊博物館,並按尺寸大小分為兩類。到十七世紀末,烏菲齊的自畫像收藏遠遠多於歐洲的其他畫廊和博物館,入選烏菲齊博物館已成為畫家們夢寐以求的目標。作為梅迪奇大公繼承者的洛林的彼得·利奧波德(1744~1792)將此類藝術品的收藏增加到了330件。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隨著藝術品收藏熱潮的興起,230多位藝術家的畫作入藏烏菲齊博物館。如今,烏菲齊自畫像收藏品的總數已達1650件之多。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