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幅文藝復興經典作品巡展進京

時間:2011-03-21 17:05:10 | 來源:中國文化報

展覽>

此畫的主場景構圖是由一些巨大的岩石堆襯托而成。沿景觀向後繼續延伸,可以看到在明亮的天空下,廣闊的丘陵地帶漸漸消失于遠方的地平線上。其間,可瞥見巨大的、防禦堅固的耶路撒冷城墻。那些絡繹不絕從四面八方奔走而至的形形色色的人們雲集在三位聖賢之士的周圍,朝拜神的化身的嬰兒(耶穌)。此畫是波提切利在他生命的最後期間創作的。

3月11日, “義大利烏菲齊博物館珍藏展(15至20世紀)”在中央美院美術館與觀眾見面。展出作品包括波提切利、丁托列托和提香在內的藝術大師的82幅畫作,分為肖像畫、風景畫、靜物畫三部分,再現了西方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輝煌成就及總體面貌。

作為“2010-2011中意文化年”的重要活動,該展由烏菲齊博物館館長安東尼奧·納塔利親自策劃,北京是該展繼上海、武漢、長沙巡迴展出後的第四站。

此次展覽中,除波提切利的《三博士來朝》、提香的《維納斯和丘比特、狗和鵪鶉》以及丁托列托的《麗達與天鵝》外,還有《浮華的寓意》等許多在中國知名度不高但在西方藝術史上同樣具有重要價值的作品。

在展覽現場,受義大利國旗顏色的啟發,中央美院美術館特意將展廳墻面涂成了紅色、綠色和白色,以對應展覽的“肖像畫”“風景畫”和“靜物畫”三個部分。展墻經過改造成為弧形,為觀眾創造了具有流動感的展線,使觀眾漫步展廳時,能從不同的景致中領略變換的視覺感受:提香描繪的寧靜的鄉間景致,生氣勃勃地展現在優雅、光彩艷麗的維納斯的後面,此時的維納斯正安詳地側臥在睡榻上;在《三博士來朝》的荒野情景中,波提切利創作的石筍般的尖峰石陣高高聳立,威嚴地直插天際,像是不朽的豐碑,載述著聖經中三賢人朝拜初生耶穌的故事……

除了很多世界聞名的佳作外,展品中還包括不少無法確認作者的油畫作品。據烏菲齊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介紹,實際上,西方畫家很少在自己的作品上留名,因此只有通過研究作品的風格特徵才可能弄清這些油畫的作者。然而,以花卉、果實、食物、動物等為主題的油畫在本質上都傾向於最大程度的模倣現實,這使得對不同畫家風格的辨別更為困難。儘管如此,這些作品令人著迷的魔力並沒有因為作者不詳而受到絲毫影響。烏菲齊博物館館長安東尼奧·納塔利表示,“我希望觀眾抱著一種欣賞的態度觀看這些畫,而不只是為了拍照,或者為了炫耀。”

坐落于佛羅倫薩的烏菲齊博物館,被稱為世界上最早的美術館,也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西方藝術收藏機構之一,由著名的梅迪奇家族創建,在1560年創立之初就是文藝復興時期最豐富的藝術寶庫。該館以收藏大量的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名作而蜚聲國際,素有“文藝復興藝術寶庫”之稱。

作為烏菲齊博物館的館長,安東尼奧希望經典的藝術品能夠與時代文化特別是青年人發生聯繫。他説,“對於古代的東西,人們應能夠去發掘其價值,而不是把它們封存在保險櫃或博物館之中。”他認為博物館、美術館要在保持自己的文化傳統,特別是在保存那些古代精品的同時,能夠與當今時代形成很好的交流。否則過去的東西,就只能成為一種單純的過去。

據悉,作為中央美院美術館舉辦的特展,此次展覽門票為40元,展期持續至6月5日。此外,中央美院還將舉辦一系列主題活動,介紹義大利繪畫、音樂、戲劇、舞蹈、電影等多個方面的藝術成就。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