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租院》大紀事
1965年
5月11日,四川大邑地主莊園陳列館向四川美術學院發函,請求派人支援雕塑創作。
5月24日,四川美術學院派龍德輝前往大邑地主莊園聯繫雕塑創作。
5月27日,四川美術學院決定派人前往,對選派的師生們進行了思想動員,還在校內進行張貼和廣播,以示決心。
6月2日,四川美術學院師生們奔赴大邑。
6月4日,四川美術學院的教師趙樹同和王官乙帶五個雕塑係應屆畢業生李紹瑞、廖德虎、范德高、龍緒理和張紹熙到達地主莊園後,開展準備工作。
6月23日,經過半個多月調查訪問、參觀學習、討論研究,構思設計方案日臻成熟,正式動工。
8月24日,四川省美協負責人李少言和四川美院的沈福文教授來看望和了解,回去以後向全國美協和四川美術學院領導作了彙報。為了搞好《收租院》,本已畢業分配到雲南和甘肅的五位畢業生,學校通過省際聯繫留下繼續創作到底,最後還將分配到雲南的三個學生轉分配到地主莊院陳列館工作。
9月13日,在創作的最後階段,全國美協負責人華君武、王朝聞在李少言陪同下來到莊園視察工作,並將作品定名為“收租院”。
9月15日,四川美術學院伍明萬和龍德輝帶一年級新生隆太成、黃守江、李美述、洛加澤仁(藏族)、馬赫土格(彝族)前往參加後階段的創作。
9月底,基本塑完。
10月1日國慶節,為了滿足觀眾要求,決定預展。
10月8日,四川美院領導王頌鹹到現場,鼓勵師生做好最後的工作。
10月13日,全國美協副主席、著名雕塑家劉開渠來到莊園,並正式通知準備去北京展覽。
10月15日,《美術》第5期發表了《收租院》的圖文介紹。不久,《收租院》編寫入中小學課本中。 11月初,在北京開始籌備複製泥塑展覽,複製40個真人泥像,其餘用大型圖片展示。《文藝報》第11期發表《收租院》圖片。
12月15日,《美術》第6期在《革命雕塑向前邁進的新起點》的標題下,發表6篇介紹,研究《收租院》的文章。
12月24日至3月6日,《收租院》在北京中國美術館正式展出。
12月,郭沫若兩次參觀北京中國美術館《收租院》展覽,後又參觀大邑地主莊園收租院,每次均題詩,共題詩三首。 12月29日,在《四川日報》中刊登了李少言的文章《向雕塑工作者學習》
1966年
1月4日,《人民日報》以正版的篇幅發表了王朝聞的《雕塑標兵——參觀〈收租院〉泥塑群像》一文。
1月6日,以創作人民英雄紀念碑而聞名的雕塑家張開渠也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一篇題為《革命的內容,光輝的形象——談〈收租院〉的成就》《文藝報》第2期同時發表了沈鵬的《創時代之新,創階級之新》和程允賢的《雕塑藝術的巨大成就,階級鬥爭的有力武器——〈收租院〉泥塑學習扎記》。《紅旗》雜誌第3期發表了蔡若虹的文章《毛澤東文藝思想的勝利——評〈收租院〉泥塑群像》。《收租院》部分複製品連同原作的部分照片從中國美術館又移到了故宮神武門城樓展出。
7月11日,據新華社電訊的不完全統計,參觀人數達到300萬人次以上。
7月12日,《人民日報》再一次以整版的篇幅刊登了兩篇新華社電訊,一篇介紹“首都廣大工農兵熱情讚揚大型泥塑群像《收租院》”,一篇報道“泥塑群像《收租院》受到外國朋友熱烈讚揚。”
9月,在故宮奉先殿複製《收租院》,對原作進行不同程度的修改。
1967年
3月,中國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組織複製《收租院》,將翻制石膏送到阿爾巴尼亞展出,將圖片送到越南展出。在極左思潮影響下,對《收租院》進行大量的修改,增加了“造反奪權”和“繼續革命”兩個部分。
1968年
外文出版社用多種外文出版了《收租院》畫冊,向世界發行。
1970年四川省革命委員會籌備根據中央的意思召集作者到大邑對原作進行修改。原作者想辦法保留了原作,在隔壁小收租院內增塑作品。
1972年
德國卡塞爾文獻展策劃人邀請《收租院》作品參展,但因文革封閉未能實現。
1973年
完成重慶市文化宮複製,內容再一次被修改。
1974-77年
為了解決許多地方和國外要求能搬動巡迴展出的《收租院》。四川省文化局向四川省革命委員會遞交第48號文件《關於泥塑<收租院>的複製和再創作的請示報告》,省革命委員隨即下發第43號文件《轉發四川省文化局關於泥塑<收租院>的複製和再創作的請示報告》,並撥專款30余萬元專款,成立“四川省《收租院》複製再創作辦公室”,由四川美院和四川美協領導挂帥,調集原作者和四川美院雕塑係師生及少數業餘作者前後4 1人,採用玻璃鋼鍍銅工藝在四川美院進行複製再創作。
1976年
採用玻璃鋼為基體,表面鍍銅處理的“新版”《收租院》獲得四川省科技成果二等獎和文化部科技獎勵。
1987年
7月16日,《收租院》部分作品在加拿大多倫多市場藝術館展出,回國途徑日本展覽。
1996年
4月24日,在重慶四川美術學院和大邑地主莊園召開《收租院》國際學術研討會。地主莊園陳列館更名為“大邑劉氏莊園”,連同《收祖院》公佈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9年藝術家蔡國強的作品《威尼斯〈收租院〉》在第48屆威尼斯雙年展上展出並獲獎。
2000年
2月,《雕塑》雜誌第1期發表四川美院教授王官乙的文章《《威尼斯〈收租院〉》獲國際金獎的三點質疑》,同期雜誌還發表了訪談《文化之間的搖擺——對蔡國強的訪問》。
5月25日,針對蔡國強的《威尼斯〈收租院〉》,四川美術學院在重慶召開了“雕塑《收租院》著作權問題的新聞發佈會”。
6月20日,栗憲庭、劉驍純、巫鴻、隋建國、陳履生等參加《今日先鋒》編輯部在人民美術出版社會議室,召開的“收租院與當代藝術”座談會。座談會就四川美術學院準備起訴蔡國強(旅美藝術家)及蔡國強在威尼斯雙年展獲國際獎的作品《威尼斯收租院》展開討論。
2001年
9月,《收租院群雕》大型畫冊由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並在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行了“《收租院群雕》畫冊首發式”。
9月,四川美術學院舉辦“2001•雕塑《收租院》學術研討會”。
10月,四川美術學院60週年校慶時,全套玻璃鋼鍍銅《收租院》群雕在美術館第一次完整展出。
2002年
3月,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和貝爾金美術館主辦的國際學術研討會“文化産品和文化革命”在溫哥華舉行。四川美術學院馮斌受邀以《“收租院”:文革前、文革中和文革後》為題演講。
2007年中央財政給四川美術學院下撥專款300萬元,支援四川美術學院將美術館典藏的1973年至1978年“複製和再創作”的玻璃鋼鍍銅《收租院》群雕鑄銅翻制。
2008年
2月,四川美術學院成立“《收租院》群雕鑄銅工作領導小組”,正式啟動該工作,至2010年9月,完成了全部作品的鑄銅翻制。
4月2日,“《收租院》群雕鑄銅工作領導小組’成立大會”在三會議室召開。
5月7日,“《收租院》群雕鑄
銅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評審不同廠家鑄銅翻制的作品,研究確定鑄銅翻制的廠家。
9月至2009年1月,美國紐約亞洲協會博物館舉辦 “藝術和中國的革命”展覽,借展了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典藏的玻璃鋼鍍銅《收租院》群雕14件。
11月14日,“《收租院》群雕鑄銅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第三次全體會議,審查驗收第一批完成的14件作品。
2009年
5月至6月,上海美術館和四川美術學院主辦、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承辦的“《收租院》大型雕塑與文獻展”在上海美術館展出。這也是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典藏的玻璃鋼鍍銅《收租院》群雕在國內第一次完整地展出。
6月,德國電視一台在展覽前專門到重慶、四川大邑拍攝專題紀錄片。在四川美術學院採訪了羅中立院長、原作者王官乙、龍德輝伍明萬和馮斌館長。
9月至2010年1月,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典藏的玻璃鋼鍍銅《收租院》群雕參加了德國法蘭克福申恩展覽館的“百萬人的藝術”展,此次是收租院在國外第一次完整地展出,同時也是2009年法蘭克福書展中國第一次受邀為主賓國的活動項目。
10月14日,“《收租院》群雕鑄銅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第四次全體會議,審查驗收第二批第一部分的42件作品。
2010年
9月至11月,《收租院》群雕受邀參加南韓“萬人譜”第八屆光州雙年展。
10月8日,“《收租院》群雕鑄銅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第五次全體會議,審查驗收第二批第二部分的41件作品。 10月15日,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于四川美術學院70週年校慶期間,推出“《收租院》群雕鑄銅工作彙報展”。展覽通過“《收租院》群雕在新世紀的十年”展板、四川大邑縣“大邑劉氏莊園博物館”內的收租院泥塑群像長卷背景、和100件群雕鑄銅作品,圖文並茂地立體式呈現與梳理了《收租院》群雕從2000年至2010年間的文獻資料、學術影響與鑄銅工作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