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公凱:中外交流對國際全局也有好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0-09 13:30:16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視頻】 國際設計與藝術學院院長高峰研討會在中央美院舉行

【視頻】 芝加哥美院院長托尼·瓊斯談中西設計教育的不同

 

藝術中國:舉辦中外校長論壇的必要性在哪?

潘公凱:中國的美術教育現在發展的非常快,也非常好。國際上的朋友們,歐美的這些校長、教授們對中央美術學院也越來越重視,他們非常看好中央美術學院,而且對中央美術學院近些年的發展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今年從日子上講正好是中央美術學院命名60週年,請這些校長來,我們共同商討在藝術教育方面所面臨的共同的問題,這不僅是對中央美院未來的發展有好處,我想從國際的全局來講也有好處。

藝術中國:中西方設計教育有哪些不同?

潘公凱:設計教育方面實際上是很共同了,共性很大,基本上差不多,因為設計是一個以市場為導向的專業,市場就是消費者,所以我們的設計教育就是為,拿我們中國的説法就是為人民服務,拿西方的説法就是為客戶服務,所以説它在為客戶、為人民或為公民服務的總的目標上是一致的,不管是哪個國家的設計教育,必須服從這個大目標,所以設計教育有特別大的共性。

藝術中國:中央美院的汽車設計專業當時如何籌劃及定位的?

潘公凱:汽車是一個特別重要的産業,現在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汽車消費大國,汽車對於中國的經濟發展和老百姓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的汽車包括自主品牌,它的造型的設計、外觀的設計,包括內裝的設計,基本上都是買國外的設計方案,我們花錢把國外的設計買過來,連他們的設計師我們也請來幫我們用一年或半年時間幫我們把一款新車設計出來,這樣的方式當然在短期內是很解決問題的。但是在長遠的看來,中國人是一定要有自己的汽車造型設計師的隊伍,如果沒有這樣一幫出色的設計師的話,中國在汽車上的自主品牌是不完整的,所以這件事情不是我們有興趣想做或不想做,在我看來這是非做不可的一件事情。所以我們在選擇這個問題上一點也不猶豫。當然我們沒有現成的條件,因為汽車設計是工業産品設計中最複雜的設計,所以我們首先第一條就是要去找教師,我們找了好幾年,現在基本上就可以起步了。

藝術中國:在論壇之後,會有哪些交流活動落實?

潘公凱:我們這個論壇是校長論壇,討論的問題不是特別具體,基本上還是討論宏觀的戰略問題,所以一般來説我們不是期望研討會之後立刻有哪一個具體的改變出臺,這不是我們開這個會的目的,我們的目的是理清頭緒,關注一些校長之間關注的問題。當然反過來,對設計教育的發展肯定也是有好處的,因為校長之間,學校之間的交流肯定會增加,至於如何增加是會後要談的問題,在這個會上沒有談具體問題。

潘公凱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共同商討在藝術教育方面的共同問題,對中央美院的發展有好處,從國際的全局來講也有好處。
下一頁米克·伯格:中國學生要學會在開放的環境中工作上一頁史蒂夫•貝爾:未來的教育應該跟上藝術與設計發展的趨勢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