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克·伯格:中國學生要學會在開放的環境中工作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0-09 09:10:50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ArtChina:您這次來中央美院,對這裡的感受怎麼樣?

Mikkel Bogn:這已經是我第二次來中央美院了,第一次來是一年半之前,當時和美院簽了一個交流協議,這一次來第一參加這個座談會很榮幸,第二可以檢驗一下這一年半的執行效果。能與中央美院建立合作我感到很榮幸。

ArtChina:您認為中西藝術設計學院院長交流的必要性是什麼?

Mikkel Bogn:開這樣的會是很必要的,因為開這樣的會可以交流觀點,了解在另外的體系裏面其他學校、其他校長的辦學結構、辦學理念,因為在今天的設計界,無論是藝術跟設計本身,還是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都處在一個全球化流動的狀態裏面,所以設計必須要在全球化的背景裏去做,只在一個邊界裏面做。像25年前的情況還不是這樣,25年前還可以一個國家的內部展開,所以這個座談會非常有意義,也非常感謝美院。另外,開這樣的會是為了交流,並不是為了最後趨同,結果不應是開過會後去做同樣的事情,而只是為了互相了解。

ArtChina:您對中國設計專業的學生有何印象?有何建議?

Mikkel Bogn:我對中國(或美院)學生主要有三點印象,首先就是技能都非常強,尤其是如果與我們自己的學生做比較的話,在技能層面要領先很多。其次,我感覺中國的學生不太習慣在開放型的結構中去工作,總是需要或得到更多的引導,而歐洲的學生更習慣於做自己要做的事情,而不一定要老師指定他做什麼,我認為這一點對中國學生比較不利,是中國學生面臨的一大挑戰。再次是到我們學校的中國學生英語還不太好,面對專業學習還不太夠用,這樣也會帶來一些損失,這樣會導致在課程中要傳授的東西不能完全傳達到學生這裡,這個帶來的損失和面臨的挑戰是雙方面的。

(感謝中央美院國際處徐佳女士提供的翻譯支援)

米克·伯格(Mikkel Bogh

丹麥皇家美術學院視覺藝術學院院長

中國的學生還不太習慣在開放型的結構中工作,這是他們面臨的一大挑戰。
下一頁托尼·瓊斯:中國設計因為新所以有無限可能上一頁潘公凱:中外交流對國際全局也有好處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