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到當代——谷文達藝術的前世今生

時間:2010-09-09 10:22:05 | 來源:炎黃藝術館

展覽>

炎黃藝術館9月5日舉行的“水落石出-谷文達早期水墨作品展”受到社會各界的熱烈關注。這是民生銀行捐助並運營炎黃藝術館後首次舉行當代藝術家的藝術個展。對於以中國美術現代性研究為己任的炎黃藝術館,該次展覽沒有選擇谷文達的當代藝術作品,而是展出其早期水墨作品,主要是想通過展覽向觀眾展示藝術家鮮為人知的另一面,來追溯其當代性的根源;以當代藝術家的傳統藝術實踐為個案,分析探討中國美術現代性與中國藝術當代性的關係,從新的層面和角度打開中國美術現代性研究的空間與可能性。

谷文達是中國享有國際知名度的當代藝術家之一。上世紀80年代,他以錯位、肢解的書法文字進行水墨實驗,以此挑戰正統體制。他的行為、藝術手法和觀念,影響了其後一代藝術家。英國批評家愛德華•露西•史密斯曾經稱他為“八十年末期到九十年代初期來自中國的新生代前衛藝術家代表人物”。谷文達自1987年移民美國起,開始創作大規模裝置藝術。他嘗試以人體垃圾為原料創作作品,在雙重文化的影響下,谷文達致力於探索文化多元、全球化的主題,他把自己定位為一位有力的文化講解人,不斷闡釋著存在於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語言障礙。

當今的藝術圈從不缺少話題,而谷文達就是這樣一位話題人物。他是知名當代藝術家。早在30年前,他的母校中國美院就曾有“谷文達的作品不能發表”這樣的呼聲傳出。即使在相對自由的美國,他的實驗藝術作品也曾遭到抵制。由傳統繪畫到當代藝術,他到底行走在怎樣一條道路上?傳統和當代之於谷文達究竟是怎樣的關係?二者間是斷裂的、突變式的,抑或是一脈相承的?這些無疑都是令人著迷的問題。

谷文達1955年生於上海。1973年畢業于上海市工藝美術學校。1981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研究生班,師從陸儼少先生。1981年至1987年任教于中國美術學院國畫係。作為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第一批藝術碩士,谷文達身上所承載的分量不可謂不重,但他對自己的定位和認知卻是清晰的:作為出生在50年代成長在70、80年代的藝術家,他與同代的藝術家一樣受到西方哲學、科學的衝擊,但在八五新潮的巨浪中他選擇遺世獨立的姿態,埋首于實驗水墨的創作,他的這些早期作品受到“文革”時期“大字報”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更具有文化的針對性,也更能反映出時代的痕跡。在全盤西化的聲浪中,他清醒的意識到“西化”只能是過程而不是結果。這也是藝術家應當具有的素質——不是作為某種思想的代言人,而是創造者。

投身於當代藝術之前,谷文達長時間受到傳統藝術的浸染,在中國美術學院就讀期間,師從國畫大師陸儼少,畢業後又執教于中國美術學院國畫係。作為陸儼少的第一批研究生,在講究出身和家學的藝術界,谷文達可謂有著相當顯赫的身世,而這些經歷作為藝術家鮮為人知的一面,成為其當代藝術創作的重要來源。谷文達的藝術是從傳統走向當代的,而正是受到這樣深厚傳統的熏染,日後他對於傳統的重新思考和反叛才更加直指本質。

而《水落石出——谷文達早期水墨作品展》便是谷文達這段時期藝術經歷的反映。這次展覽所展出的並非其成熟時期的作品——正如題目“水落石出”的隱喻,展品全部是谷文達創作于70、80年代的早期水墨作品,更側重的是對藝術家成長過程的展示。這也是這批珍貴作品首次面對大眾,從而揭開了谷文達由第一批國畫研究生成長為知名當代藝術家的神秘過往。

這些“未成熟”時期的作品有助於我們更深入的探尋這位知名當代藝術家以及他藝術道路的起點。通過對這次展覽展品的“閱讀”,我們可以順時間的長河逆流而上,追溯谷文達藝術風格形成的初始階段、他的靈感和藝術思想所追尋的最初問題。由傳統繪畫到當代藝術,谷文達行走在怎樣一條道路上?這次展覽為我們呈現出一位成功藝術家生動、鮮明的成長個案,相信參觀完《水落石出——谷文達早期水墨作品展》後,對於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會得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