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藝術:創新、堅守與交流

時間:2010-08-14 11:52:12 | 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

隨著全球化的進一步加強,中國藝術品逐漸走向世界,不論是傳統中國藝術作品,比如書法或者繪畫在國外的熱拍,還是當代中國藝術品在國外的展覽以及收藏,都使得中國藝術品在國際藝術舞臺上逐漸引起了關注。但是,中國的藝術品背後的文化精神是否同樣引起了國際藝術界、學術界的重視呢?在11日的世界美學大會上,三個中國學者用純熟的英語向中外學者介紹了中國藝術,以及中國藝術和西方藝術的不同,並且倡導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溝通和交流。

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的彭鋒教授向中外學者做了題為《中國當代藝術的多樣性》的演講。他指出“中國當代藝術”這個概念備受爭議,但也因此是開放的和可變的。中國當代藝術不適於被理論化,但是中國的藝術家也因此有更多的自由使創作變得多樣化。這種多樣化的創造體現為各不相同的地方文化造就了各自不同的藝術特色,也體現為不同的職業群體和風格群體。對中國當代藝術而言,標新立異並不是首要的創作方式,中國藝術家要回到文化傳統,最終回到自然來尋找文化、自然和心靈之間的平衡。

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高建平研究員運用著名藝術史學家貢布裏希的概念“獲得性語匯”來説明中西繪畫背後的思維方式。他指出,任何畫家在創作的時候都不是憑空創作的,而是根據他已經具備的基本訓練進行創造。早在古希臘時代,西方人就把世界歸結為各種各樣的標準的幾何圖形。因此,學習實用幾何學,掌握所謂的度、比例和秩序,可以説是西方繪畫的基本訓練。而中國古代的《芥子園畫譜》則説明,中國畫家的基本訓練方式是臨摹,通過臨摹形成“動覺—視覺—情感—領悟”的總體性感受。對於中國畫家來説,世界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他們在寫與畫的過程中,不是根據嚴格的數學關係來製造、設計,而是對世界感覺進行書寫。他們的作品要體現的,與其説是他們精心打造的藝術品對象,不如説是他們生存狀態所留下的印跡。

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長資華筠研究員的演講題目是《以傳播藝術之美倡導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她以傣族的孔雀舞和安徽鳳陽一帶起源於漢代的民間舞“花鼓燈”的發展演變為例,説明優秀的民族舞創作,無論以怎樣的手法實現個性化的創造,都應凸顯民族舞蹈的優質基因——不只關注動作形態,更要關注其文化特異性,這樣才能延續其“不相對於哪個民族或哪個時代”而具有恒久性的審美價值。因此,“美”不是人類共通的審美心理機制所決定的“大同”,也不是由個人的氣質、修養、人生體驗所制約的“小異”,而是由宏觀文化環境造就的具有民族文化特異性的“共有審美特徵”。在民族內部,它是“同”;對於不同民族而言,它又是“異”。資華筠認為,舞蹈所具有的直觀性、形象性、動態性及其表意與審美、抽象與具象相結合的呈現方式,使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變得更加直接,甚至在展現、觀賞舞蹈美的分秒之間即可實現。因此,她倡導以傳播藝術之美來促進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

(來源: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供稿人:劉笑非)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