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與超越——第二屆中國小幅油畫展》-徵稿啟事

時間:2010-04-02 09:09:00 | 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

《研究與超越——第二屆中國小幅油畫展》-徵稿啟事

中國油畫學會曾于2001年秋在北京成功舉辦了首屆《研究與超越 — 中國小幅油畫作品大展》,主旨是提倡和鼓勵中國油畫家深入研究豐富多彩的時代生活,以簡便、即興的小幅油畫的形式,以拓寬的觀察視野,深入的思考研究,以“所要者膽,可貴者魂”的藝術創造精神,努力超越自己。展覽推出了一批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小幅油畫,在油畫界産生了積極的影響。

今天,我們再次舉辦小幅油畫作品展,仍然要再談“研究與超越”的學術精神,提倡油畫家們深入研究、積極探索,以真誠的心態,滿懷激情的創作小幅油畫。近幾年,歷經國家重大歷史題材創作,第十屆全國美展和第十一屆全國美展,一批高投入、大尺幅的宏構大作被載入了美術史冊。但在鴻篇巨制背後,仍有不少優秀畫家在切入藝術體驗的過程中,創作了大量注入自己藝術理想和藝術激情,而迸發出極有藝術魅力的小幅作品。相對於大型創作而言,小幅油畫的創作更利於風格、語言和材料的研究,它可以使油畫家以輕鬆的心態進入研究與藝術創造中,它可以是灑脫率真的寥寥幾筆,也可以是“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精美製作,小幅油畫作品更應展現畫家直面生活,自由而興發的探索精神,真實地凸現畫家的藝術品格,其涵量與價值絕不因咫尺小幅而受到影響。翻開美術史我們可以輕易列舉大師們經典的小幅傑作,而今,隨著油畫家們對於創新精神的深層理解,對於生活與藝術的新的體驗,以及不斷增多的藝術寫生活動,相信會創作更多的體現時代特徵和藝術水準的小幅油畫作品,從而有力的推動中國油畫藝術的深層次發展。

籌展相關事項如下:

一展覽名稱:《研究與超越 — 第二屆中國小幅油畫展》

二展覽時間:2010年4月3日-4月12日

三展覽地點:中國美術館

四籌展機構

1 主辦 中國油畫學會

2 協辦 國子監油畫藝術館

3組織委員會 由籌展單位代表、著名藝術家、評論家組成,作為展覽的決策機構。

主任:詹建俊

副主任:朱乃正 董棟華

委員:(以姓氏筆畫為序)

全山石 朱乃正 閆振鐸 宋惠民 尚 揚 張祖英

聞立鵬 鐘 涵 董棟華 靳尚誼 詹建俊

4 藝術委員會:組織委員會下設藝術委員會,負責此展相關學術工作。

主任:詹建俊

副主任:靳尚誼 朱乃正 全山石 鐘 涵 宋惠民

委員:(以姓氏筆畫為序)

水天中 全山石 韋爾申 朱乃正 閆振鐸 許 江

孫景波 任傳文 宋惠民 陳鈞德 尚 揚 張祖英

邵大箴 羅中立 龐茂琨 聞立鵬 鐘 涵 郭潤文

靳尚誼 詹建俊 謝東明 雷 波

學術秘書:張曙光

5 展覽辦公室:負責實施籌展的各項工作

負責人:吳邦澤

聯繫人:李雅琴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安定門內259號三層中國油畫學會

郵編:100009

電話:010-64074834 64071540 84041540

傳真:84041540 轉 801

E-MAIL : chinaops@126.com

五 作品徵集

一 送選作品應能體現學會辦展宗旨,作品應是創作過程的探索性作品。包括創作小稿、畫室中的實驗之作、以及作者面對生活的寫生作品。題材、風格、形式不限,但應是作者近期並未曾參加過其他全國性展覽的代表性作品 。

二 送選作品內框的長邊不超過80釐米。

三 擬展出作品150 幅。

四 本展覽將由藝術委員會評選出15幅藝術獎,每幅獎金5萬元;15幅優秀獎,每幅獎金4萬元,獲獎作品歸國子監油畫藝術館收藏。

伍 展出作品及獲獎作品組委會和國子監油畫藝術館將分別頒發入選證書和收藏證書。

六 作品徵集方式採取藝術委員會邀請送選與廣泛徵集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參選作品由作者寄5’× 7’照片供初選。[ 即7寸照片,請在每張照片背面用楷體清楚註明能隨時聯繫的電話(辦公室、手機、住宅、小靈通等)、地址(能及時接收到入選通知的信件地址)、郵編、E-mail電子信箱,作者、標題、尺寸、年代、材料,切記照片不用托裱 ]

七 每位參選者最多送3幅作品照片,參選照片及報名費請於2009年 11 月 9 日至 11 月 26 日寄達中國油畫學會展覽辦公室(送選作品照片不再退還,請作者自留備份)。每幅照片的報名費為50元,請通過郵局匯寄至展覽辦公室,收款人為吳邦澤。

八 通過初選的作品,展覽組委會將會另行通知,要求作者送原作參加最後評選。

九 展覽組委會將寄發給每一位入選畫家開幕式請柬。

十 詳情同步可查閱( www.chinaops.com )

六 新聞發佈會

在展覽開幕前半個月召開新聞發佈會,擬邀請40家重要媒體出席。

七 畫冊

組委會將製作、出版包括所有參展作品的精美畫冊。

八 其他有關展覽事項由組委另行商討後決定。

 

《研究與超越—第二屆中國小幅油畫展》

組織委員會

2009年 7 月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