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雄:基礎素描教學

時間:2009-12-30 15:48:27 | 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

高天雄

素描,作為西學術科中認識與表現客觀事物的知識與一種手段傳到中國來,經歷了一個從緩慢接受到迅速發展的歷史進程。

如話劇、現代音樂等新藝術、新知識一樣,素描在那個中國人面臨現代啟蒙的時代之所以令人著迷,首先在於它所攜帶的科學精神。學習素描的方式與過程中,處處可求其理,跟傳統的傳摹式的、感悟式的、印象式或符號式地記錄形象繪畫方法不同,因而適應了新的歷史階段、社會文化的需求。這個需求的重要特徵就是普及。不管是有識者主觀上的身體力行,或是客觀大環境潮流波濤的推挽,藝術從傳統士大夫的圈子裏走出來,迎合著向現代形態社會轉變的呼聲和需求,因它去傳遞知識傳達資訊,去鼓舞、號召,實行革命;以及人人要求自由與覺醒,於是因它去看到真切的自己和他人,培養著人的自我欣賞與自我信心。只要是能達此目的,無論何種學術形式,都被投以熱烈的歡迎。所以素描中寫實一枝,同時也是它的基本樣式,風騷獨領,是歷史的步伐和大眾的心理使然。

中央美術學院的前身北平藝專從建校起就設有素描課,但由於當時學校規模較小,課程重在習作,至畢業時還形不成很好的創作能力,創作也還沒有自覺地和現實生活結合,因而缺少反哺素描的刺激,教學的主要目的,還僅在於建立一般的立體明暗的意識和初步嘗試表達人物。

新中國成立後,迅速建立了中央美術學院。徐悲鴻先生代表的以民主主義思想為背景的借鑒西歐的寫實主義美術,和解放區美術家帶來的以“延安文藝座談會”思想為指導的革命化大眾化的美術兩股洪流匯集在一起,再加上對正在逐步介紹進來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蘇聯美術的借鑒,形成了十分雄厚與豐富的學術背景,提出了“盡精微、致廣大”的高度哲學化、美學化的素描教學的主張,奠定了堅實的文化審美品格基礎,規劃了最終要實現的目標。

與此同時,新中國經濟文化全面建設對美術創作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蘇聯美術院校素描教學經驗的引入,推動了素描教學必須為適應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創作的要求而發展。在加強分析能力的引導下,造型表達能力迅速提高,從素描的面貌上看,輪廓肯定、轉折清晰,各種關係區分明確(分明)現實生活的氣氛強烈。在新引進的外來經驗中,為反對19世紀俄羅斯貴族式學院教育而産生的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學思想,最核心的精神是用現實中的真實去代替貴族趣味的“矯飾”和所謂“優美”。雖然蘇聯素描經驗為了適應油畫創作能力培養的實際需要重視環境空間等各種因素的表現,但中心還是一個“結構”,使學習者從相對被動地測量轉向在更加理解生命體本身內在聯繫的線索上去體會和發現並獲得自由,迅速推動了素描認識水準和掌握能力的提高。直接的結果就是具有歐洲技法傳統特點和現實表現力,並與時代相吻合的能夠暢快地表達中國人民革命和建設生活的優秀作品的産生,樹立了用借鑒來的藝術語匯表達中國人和民族精神的信心,由於對素描的認識對絕大多數人來説是一個新事物,在理解和實踐中難免出現生疏、斷裂和片面,在強調深入分析認識的同時也會存在綜合概括表現不足,對素描的認識雖有成績但還是剛剛開始。很多教師在授課之外仍然像初學者一樣孜孜不倦地去探索素描道理。

在這個學習探索的過程中同時也産生過要不要畫模特,要不要畫明暗素描,要不要長期作業,要不要在課堂裏寫生以及要不要畫人體、中國畫教學引入素描是有益還是有害等不同觀點,以及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的爭論和試驗。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素描教學迅速恢復,參照的目標更多地直接指向歐洲古典素描大師,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丟勒、荷爾拜因乃至安格爾,這些大師過去雖也被作為藝術史中的經典介紹和推崇,但並未和現實素描實踐發生直接的聯繫,並未直接從中去汲取營養和作為標準。通過對歐洲文藝復興傳統的追溯,對“形”有了更加實在的認識,對人體的認識和掌握水準普遍提高。8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對印象派之後現當代藝術思潮的興趣和關注,又出現對現代素描語言的模倣和學習。美院師生思想活躍,手法多樣;還有為了幫助學生克服概念化和拓展特殊的視覺和觀察經驗所做的實驗,同時也出現了在新的歷史條件和創作要求下嚴謹的素描訓練是否仍然重要和有益,是否會對藝術人才個性培養與抒發造成障礙等困惑和疑問,在爭論、疑惑和時有的動蕩中,中央美術學院素描教學的基本方向和基本傳統經受了新的洗禮,強健了自己的筋骨,豐富了自己的面貌,繼續向前發展。

進入新世紀後,經過近20年改革開放後藝術創作與藝術教育的實踐,對傳統與創新的關係,對如何看待歷史和認識中國在新的歷史機遇、歷史條件下所面臨的文化任務和環境有了比較成熟的認識。素描教學在新的條件下迎來了穩定。正是在一個更大的美術教育和人才培養框架下考慮,理性精神、嚴謹的研究態度和習慣的養成顯得必需。在統一的造型基礎教學中,素描也愈來愈多的對造型類專業共同需要的一些基本而本質的因素特別重視,成為鍛鍊造型意識、觀察現實社會、培養堅強意志之間的一個紐帶,同時也很自然地愈來愈重視具象造型中抽象因素的體驗與研究。各專業和工作室的素描教學重點向深度和廣度的方向上引導和變化,素描做為藝術語言的鍛鍊也愈來愈被看重。同時依託造型類專業素描教學的傳統與經驗,也開拓出從現代藝術延伸出的設計類專業造型基礎素描教學,並且轉換得十分自然和有機。中國畫基礎教學也在探索一條能夠融匯中西傳統之長的途徑。在這樣一個環境下另一個聲音也愈來愈強烈地發出來:面臨新世紀的發展,如何在素描教學中貫徹對中華民族優秀的造型傳統的認識。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