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希文與油畫《開國大典》

時間:2009-04-09 14:18:23 | 來源:中國文化報 美術週刊

展覽>國風境界——紀念董希文誕辰九十五週年寫生作品展>


開國大典(油畫) 董希文

  1952年,中國革命博物館委託中央美術學院組織完成一批表現新中國的油國,其中有巨型油畫《開國大典》。中央美術學院領導經過慎重研究,決定將這個任務交給當時只有37歲的中央美院教授、青年畫家董希文。

  董希文1914年6月出生於浙江紹興,杭州藝專畢業後,曾在敦煌臨摹壁畫達3年之久,其素描、油畫功底在同行中有口皆碑,尤其擅長革命題材及人物畫的創作。在此之前,他曾為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畫過像,天安門城樓上第一幅毛澤東油畫像便出自他及其學生之手。1949年,他還受命為出席全國戰鬥英雄代表大會的英雄代表畫像,他創作的《北平入城式》等作品也受到了好評。

  董希文接到任務後,立即投入到《開國大典》的創作準備工作中。通過對開國大典的電影資料片和一些攝影圖片資料的研究,他認為資料裏的領導人和廣場上的群眾沒在一個圖景中,不合乎自己的想法。在董希文看來,要反映開國大典這一重大事件必須要有一個共和國開國領導群體與廣場群眾囊括在同一畫面中的“大團圓”構圖,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體現開國大典所具有的“人民勝利”的偉大意義。董希文決定在創作中打破寫實的限制,按自己的理解選擇畫面構圖。草圖上,毛澤東側身站在靠近中間位置,其他領導人都站在左邊,並佔據了三分之一的畫面,右面則是廣場上的群眾。這樣左實右虛相差懸殊的佈局,按一般構圖規律來看似乎有失平衡,但它卻因此加大了領導人與廣場群眾一實一虛、一近一遠、一少一多的對比效果,更好地突出了節日氣氛。此外,按正常視覺規律,在毛澤東的右前側應有一根天安門城樓的大紅柱子,但董希文在草圖中卻將這根柱子抽掉了,這一大膽突破使廣場頓顯闊大,為整個畫面增添了不小的氣勢。建築大師梁思成看後,稱讚説:“畫面右方有一個柱子沒有畫上去……這在建築學上是一個大錯誤,但是在繪畫藝術上卻是一個大成功。”草圖畫好後,為慎重起見,董希文又請來徐悲鴻、艾中信、江豐、吳作人、羅工柳等名家為草圖把脈,大家對這幅作品的構圖很是讚賞,這使董希文對創作好《開國大典》充滿了信心。

  《開國大典》草圖完稿後,董希文立即投入了緊張的創作之中。為了適應作品特定的歷史內容,董希文將西洋繪畫的各種表現技法和民族繪畫的長處結合起來,使之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在進行嚴謹的寫實描繪中,借鑒了民間美術和傳統工筆重彩的表現手法,使藍天與紅地毯、紅柱子、紅燈籠及紅旗等形成強烈對比,增加了節日的喜慶氣氛。而在寫實描繪中,董希文又進行了大膽的藝術加工,如在透視和光影的處理上,他沒有嚴格地按西方寫實繪畫中的素描要求去處理,而是根據畫面主題和總體需要以及民族審美情趣進行創作。為了增強地毯的質感,他還在顏料中摻上鋸木的木屑,其大膽創新由此可見一斑。對於畫稿中如何表現毛澤東的身高問題,艾中信建議説:“裏面的毛澤東再高大一些更好。”董希文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便將毛主席的個頭加高了一寸,效果果然不錯。

  不出兩個月,一幅高233釐米、長400釐米的巨幅油畫《開國大典》便從他手中誕生了。畫面上,藍天白雲,風和日麗,天安門廣場紅旗如海,天安門城樓金碧輝煌,毛澤東和其他中央領導神采奕奕,氣度不凡。整幅作品構思宏偉,氣派非凡,喜慶熱烈,完美地表現了中國新生的輝煌氣勢。《開國大典》在油畫藝術上的主要成就是創造了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中國油畫新風貌。這是一個新型的油畫,成功地繼承了盛唐時期裝飾壁畫的風采,體現了民族繪畫特色,使油畫朝著民族化的方向發展。徐悲鴻看了《開國大典》之後,也興奮地説:“董希文圓滿地完成了任務,應得一百分。”

  1953年,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董必武等中央領導在中南海親自審閱參展的美術作品。當毛澤東看到這幅作品時,連連點頭稱讚道:“是大國,是中國。”“我們的畫拿到國際上去,別人是比不了我們的,因為我們有獨特的民族形式。”

  1953年9月27日,油畫《開國大典》在《人民日報》刊登,並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1954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了《開國大典》的圖片,發行量數以百萬計,成為現代美術史上一幅家喻戶曉、影響深遠的著名作品之一。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