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現場
紅色的地毯,從路的一邊延伸到遠方。走在上面的不是那些忙著在閃光燈下襬拍的明星,而是你,是我,是他/她。
這條“紅地毯之路”並不是現實中的紅毯,而是每一個人理想的隱喻,是畫家李貴男的藝術之路,也是墨堂國際藝術館的新展。“紅地毯之路—李貴男繪畫展”在2017年9月9日到10月9日期間展出。本次展覽以25組作品,梳理了藝術家從早期古典主義到現實主義,再到表現主義的藝術風格發展脈絡。
“紅地毯”系列
紅
從早期的《紅衣老人》、《紅衣女郎》,到中期的“球手”和“旗手”系列,再到現在的“紅地毯”系列,大膽而又熱烈的紅色從始至終貫穿了李貴男的各個繪畫階段。
正如墨堂國際藝術館館長,企業家、收藏家馬春光在開幕式上所説:“縱觀李貴男的油畫作品,他對色彩有著很強的駕馭能力。在作品中大量使用紅色,整體色彩有極強的視覺衝擊力。紅色所帶有的希望、真誠、血性、能量,以一種隱喻的方式存在於畫面之中,激勵人們對理想保持矢志不渝的精神信念。”
對於李貴男在作品中用到的高飽和度的紅色,他的學生馬蕭這樣寫道:“色彩取紅綠補色對比,大膽而刺激,但色彩之間的層次豐盈,又在色彩之外製造出另一重質感的變化——遠看對比醒豁狂烈,近看,反覆的罩染使色彩既濃郁又透明,畫面的光澤構成藝術家獨特的語言,迷離變幻。”
展出作品
席勒
第一眼看到李貴男的“紅地毯系列”時,讓人有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那似曾相識的,是與維也納分離派藝術家席勒的《自畫像》微妙的相似感,而陌生之處是增加了符號與隱喻的匠心獨運。
正如馬蕭所寫,晚期的表現主義繪畫將形象誇張、扭曲、敲碎,形式上即天然反映出社會文化危機和精神混亂,最終走向抽象。但貴男先生從席勒、蒙克、柯柯什卡的語匯中展露出的是歐洲古典傳統的熱愛和精嫻,所以,他不一味向前,而是停留于表現主義的早期階段,在形式上于古典與現代兩端都有所得。
“球手”系列
符號
從籃球、蘋果等等這些具象的球體到抽象的紅色圓球,從紅旗到紅色衣服再到天安門,李貴男的作品中總有一些謎樣的符號。但他總是不會特意去解釋這些符號,讓人深陷於視覺的迷宮中無法自拔。
如首次引入符號的《旗手》系列中,紅旗或是拿在人物手中,或是憑空立於畫面空白處。紅旗的符號並不是簡單的政治符號,馬蕭認為鋼質的旗桿與棱角分明的旗幟都指向武器的隱喻,用以自我防衛。而藝術家李貴男則在採訪中表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各個行業都有領軍人物,旗手系列想要表達的正是如此。”
這些符號如此看來只是簡單的將其視為政治符號反而顯得狹隘了。這些符號與人物肖像一起,代表著當代的世相百態,更確切的説是一種時代符號。
展覽現場
激情
王仲談到,李貴男的作品個性語言很突出,且充滿激情,沒有一張平淡和平庸的畫。在學院時期更多學習的是如何研究客觀對象的造型規律、色彩規律、構圖規律等。在成為畫家到生活中去,更多的是用激情來表達客觀對象。從李貴男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的繪畫個性語言很強,一方面他有很好的學院背景,有繪畫、造型、色彩能力和功底;一方面他用激情來表達,不滿足於表達客觀對象,而是去揭示精神世界,畫靜物也是將其人格化。希望他多進行嘗試,尋找到更多的題材與方式來將主觀性與客觀性相統一。
展覽現場
語言
在提到自己的藝術觀的時候,李貴男曾説過繪畫藝術的核心精神是崇高的人文精神。審美是指語言的審美,不是再現生活的美。語言的審美核心是藝術語言的組織形態,語言對於藝術家就像靈魂對於軀殼一樣至關重要。藝術別於客觀的感動,是客觀與主觀感受的混合物,精化在於主觀的感受。這些關於藝術觀的論述,在李貴男的畫面裏有著最好的詮釋與印證。
油畫家、教育家蘇高禮曾為李貴男的老師,他在致辭中説到:“他的繪畫語言非常鮮明,從造型上來説很能突出人的骨骼結構特點,年輕女性的線條柔美,也有老人的滄桑、青年男子的硬朗。他總是能夠很好地尋找到普通人物的獨特之處,不浮泛地停留于表面,而是能夠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
同為李貴男的老師,陳丹青寫道:“色彩堆疊與剛硬的邊線,來自前蘇聯繪畫的記憶和早期徳國表現主義的激勵,被他以一種本土北方油畫的魯莽、力度,和頑強的自我證明的信念,錘練為目前有如旗幟般的風格。”
展覽現場
福樓拜説過:“呈現藝術,隱退藝術家。”李貴男隱匿在作品之後,用那些濃重、絢麗、男性化的紅,帶著關於理想、榮耀與不甘的隱喻,在“紅地毯”之上走出了自己的藝術之路。
展覽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