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大同:李山實驗室裏的生物“烏托邦”理想和實踐

時間:2017-08-28 23:06:42 | 來源:藝術中國

資訊>展評>

李山作品《偏離》,綜合材料(60件),2017 年。圖片來源: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文/張婷

時間:2017年8月25日。坐標: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展覽:“中國當代藝術收藏系列展 李山”。

博物館大廳裏“飛翔”著60件以藝術家李山自己的硅膠模型軀體和樹脂蜻蜓結合的長達2米的“蜻蜓人嵌合體”,兩層展廳內以生物“基因敲除”技術而改變了顏色和性狀的一千盆水稻及一千株玉米正在恣意地抽著穗苗,近十組以繪畫、數位圖像、裝置、影像等媒介傳達的生物藝術方案和逾百件詳細的讀書筆記、手稿以及文獻,綜合呈現了李山二十多年潛心於生物藝術領域的研究和創作成果。

李山作品《偏離》局部,綜合材料(60件),2017 年。圖片來源:張婷

1953年4月25日,年輕的美國科學家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和英國科學家弗朗西斯·克裏克(Francis Crick)在英國《自然》雜誌聯合發佈DNA(脫氧核糖核酸)雙螺旋結構模型,從此科學進入分子生物學的黃金時代。遺傳和變異的謎團因此解開,改造甚至全新設計生命性狀的可能,不再僅僅被封存於人類回首遠古的神話和誌怪小説,或者遠眺未來的科幻作品和遊戲場景的集體想像當中。2003年,《自然》雜誌在DNA結構發現50週年特輯中曾提道,“沒有什麼分子像DNA那樣動人。它讓科學家著迷,給藝術家靈感,向社會發出挑戰。從任何意義説,它都是一種現代的標誌。”對於藝術家而言,探索生命內核的靈魂源頭,也經由哲學和美學思想的涌動,進入了分子微觀世界的舞臺。正如李山在2013年接受Artnet專訪時提到,“我相信如同霍金(Stephen Hawking)和維爾納·海森堡(Werner Karl Heisenberg)一樣去改變傳統思考方式,如格雷戈爾·約翰·孟德爾(Gregor Johann Mendel)一樣去探索未知的勇氣,同樣是打開所有偉大藝術的兩把鑰匙。”

埃及獅身人面像。圖片來源於網路

漢畫中鱗身蛇軀的伏羲女媧形象。圖片來源於網路

《山海經》異怪設計圖。圖片來源於網路

遊戲《異形》。圖片來源於網路

李山作品《寫入》截圖,360度環幕影像,3分鐘,2017 年。圖片來源:張婷

1997年,美籍巴西裔藝術家愛德華·卡茨(Eduardo Kac)創作了作品《時間膠囊(Time Capsule)》。卡茨通過將一枚晶片植入左腿內,來觸發物理切入與人類作為生物記憶宿主的命題。《時間膠囊》由植入晶片、照片、直播電視、網路廣播、交互遙控晶片掃描器、遠端數據庫干預和其他展示元素所組成。在作品完成過程中,卡茨首次使用了“生物藝術(Bio Art)”這一概念。維基解密對於“生物藝術”的定義,則是根據活體組織、細菌、有機體和生命進程,通過科技手段,包括基因工程或克隆等分子生物技術所完成的藝術創作。2000年,卡茨將水母的綠色熒光基因編入兔子基因,創造出一隻綠色熒光蛋白兔《阿爾巴(Alba)》,成為全世界第一個有生命的生物藝術品,以此開啟了通過克隆綠色熒光蛋白基因而製造合成發光系統的熒光生物生態學。

愛德華·卡茨作品《時間膠囊》植入過程圖和X射線下的晶片(下圖),1997年。圖片來源於網路

愛德華·卡茨作品《綠色熒光蛋白兔阿爾巴》,2000年。圖片來源於網路

愛德華·卡茨作品《第八天(The Eighth Day)》中的熒光鼠和魚,2001年。圖片來源於網路

1995年,中國當代藝術家李山在一次偶然的生物學閱讀中了解到,生命體並不建立在化學物質或分子結構之上,而是基於一種簡單純粹的資訊層,即生命現象作為數字資訊層級串,表像體現是基因密碼的載體。從此,“85新潮美術運動”的幹將李山和“89現代藝術大展”的參展藝術家李山蛻變為生物藝術家李山,全力投入生物藝術的實驗和研究創作。他的第一件方案作品《閱讀No.98-1》創作于1998年,算是中國生物藝術的第一次探索。李山認為,生物藝術不能簡單地看作與生物科技的功能性訴求而進行跨界,不能從傳統藝術美學的角度來界定,也不能透過玄學神靈或詩意的角度去進行判斷和描述,更不能以客體體驗的方式的感受。科學家們對於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和轉基因的實踐多出於服務人類的科技生産和軀體健康,以人類作為目標主體的功能性和實用性目的,任務是挑選和創造出所謂更優秀的基因。生物藝術首次以比科學家更具想像力的創作方式,向大眾進行生物工程學的知識普及,同時也從文化寬容度的角度去刺探人類思想,拷問人類生命邊緣的認知方式,思索基因層面上重新進行文化建構以及無限表達的自由可能。人類在歷史長河中一直在不斷尋找自我,一旦將人類機體破解為“一群涌動不息的細胞組”並安放在顯微鏡下,從更恢弘的視角來審視自我,從此人類將與萬物平等,生命由此而大同。生物藝術家針對於生命主題的研究和創作拋開了人類至上主義,給予地球全部生命體以平等的尊重,是穿行在宏觀和微觀之間的大自由觀。評論家高名潞曾説,“李山對於生物實驗的激情投入如同信奉一種另類性宗教。宗教始於人,但不能囿于而人。生命意識來自人,但是生命不僅僅屬於人。...但這種自我昇華並非來自莊子時代對“天道”的崇拜,相反來自李山對生命的純物質性本質-基因變異的徹底臣服:基因變異的生物性本質是至高無上的,它比任何“道”都要真實,無論是天道,王道或者人道都是人類自己編織的人文真理。”這其實和愛德華·卡茨在1999年的轉基因作品《創世紀(Genesis)》對生物學、信仰文化、資訊交互、道德體系及網際網路之間的微妙關係進行探討不謀而合。在這件作品中,卡茨對《聖經·創世紀》中寫到的一句話“使人類掌控海洋中的遊魚、天空中的飛禽,以及大地上運動的所有生物”中所暗示神賦予人類至高權力進行質疑,並利用摩爾斯電碼技術和DNA轉譯技術來進行基因合成創作。

愛德華·卡茨作品《創世紀》,1999年。圖片來源於網路

隨著對生命奧秘的了解的深入,用基因干預來突破種間壁壘,實現生物遺傳性狀的重組,而人類如何理智地控制改造自然的衝動並安全地運用科學技術,已經成為舉世矚目的倫理問題。基因歧視、基因隱私、基因鴻溝、克隆人、生物武器等話題,無不體現當今社會對於生命科學推進的擔憂。隨著克隆羊“多莉”的問世,人工支架耳朵安置進老鼠身體的移植技術不斷發展,乃至澳大利亞藝術家斯迪拉克(Stelarc)花費10年時間在自己手臂上移植的耳朵《手臂耳(Ear on Arm)》,人類在推進科技發展的進程中已經顯現出強勢基因干預的指徵。配合此次李山的展覽,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電報》通訊8月刊也發起了一次有趣的調查問卷。首當其衝的問題是:“...地球上的生物遵循自然法則優勝劣汰;人類通過基因干預,篩選出更‘傑出’和優化的、對人類有益的品種。在你看來,這對自然的一種補充,是僅僅加快了自然進化的步伐,還是一種不可逆的干擾?”針對這個問題,李山説:“自然其實一直在操控生命的演化。基因這一塊,即使人類不參與,大自然也一直在參與。物種的演化是一個大的趨勢。人類干預牽扯到的是倫理問題,但如果大自然一直在做的事,人類參與也未嘗不可。”

斯迪拉克和他的作品《手臂耳》。圖片來源於網路

移植了人工支架耳朵的活體老鼠。圖片來源於網路

《X》,生命體(白水稻),2017年。圖片來源: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李山在作品《塗抹--1》前講解創作理念和技術背景。圖片來源:張婷

李山在紙本作品《轉譯的錯誤》前講解創作理念和技術背景。圖片來源:張婷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曾在2016年2月2日科學版中的一篇署名為 Stacy Liberatore的文章“研究人員展示人類祖先如何在食用中讓蔬菜水果産生巨變”(What fruit and vegetables SHOULD look like: Researchers show how dramatically man has changed everything from the banana to the watermelon since our ancestors first ate them),以大量例證闡釋了人類從一萬兩千年前的農業發展之初沿革至今,從雜交培育到基因改造,對農作物進行堅持不懈的主動干預,造就了當今社會的“味美多汁”的主流食物標準。從最早于一萬年前的野生香蕉,到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畫家喬凡尼·斯坦奇(Giovanni Stanchi)創作于十七世紀中葉的靜物畫中所顯示出的野生西瓜,食物的形態變化足以顛覆現代人的認知。1980年代,當研究人員發現將特定的DNA片段在有機體之間轉移,可以從基因層面操控生物的終端性狀,直到1994年美國考爾基公司(Calgene)研製的莎弗番茄(Flavr Savr tomato)作為第一種轉基因食物而投放市場,人類對於植物基因改造的進程從未停止。李山的作品《塗抹》1和2便是以自立1號稻和玉米為實驗物種,通過表現遺傳基因的修飾來修改植株顏色和性別表情。李山認為,生物藝術與表觀遺傳關聯的意義,在於它告訴我們,一個生命的可能性是無限的,只要給它提供一個可以隨機表達的語境,在這一點上只有生物藝術可以做到。除此之外,它還告訴我們,人類還沒有一個終極的定義。

野生香蕉圖片。圖片來源於網路

喬凡尼·斯坦奇的靜物畫中有西瓜的局部。圖片來源於網路

《塗抹--1》,生命體(水稻),2017年。圖片來源: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塗抹--2》,生命體(玉米),2017年。圖片來源: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展覽討論會上,學術演講嘉賓和聽眾對於涉及基因編碼轉譯和干預的討論以及疑問此起彼伏,學術主持高名潞認為,藝術歷來是一種充滿挖掘和發現的視覺智慧和思維。生物藝術並不是一個題材,而是給藝術打開了一個窗口,從而擺脫了其對於傳統的人文主義、現實主義、形而上學、玄學等關注點,從而進入探討生命密碼的科學領域。從生物學的角度去反思人類的未來,對於藝術界來説也無疑是一場棒喝。追求生命大同和自由編碼的憧憬,正在李山終年如一日的實踐進程中,向著生物“烏托邦”的終極理想而奔跑。

展覽討論會(從左至右):陳克勤、高名潞、李山、高嶺、項苙蘋。圖片來源: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中國當代藝術收藏系列展 李山”展覽海報。圖片來源: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11月26日。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