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把自然還給自然 | 日本藝術民藝感知之旅大町篇

時間:2017-08-28 23:48:34 | 來源:早春遊學

資訊>展評>

大町/ 或或攝

夏季的北阿爾卑斯山依舊覆雪,流水淙淙,漫步在大町老街上,涼意撲面而來。

木崎湖畔旁的房子/ 或或攝

長野縣大町市就坐落在這個抬頭見雪山,四週被原始森林環抱的地方,在這裡,我們與策展人北川富朗共同見證了第一屆北阿爾卑斯山國際藝術祭的開幕,並有幸成為參觀藝術祭的第一批客人。

《阿爾卑斯的湖舟》/ 林小熏攝

我們參觀的第一個作品便是 《阿爾卑斯的湖舟》,展覽設置在半山腰上的一個有100年曆史的夏期學校的教室裏,整個作品將近8米長,作者杉原信幸用蚊帳布加上特別膠水製作出北阿爾卑斯山的倒影,湊近看,上面還附著著一顆顆細小的米粒。

作品讓人聯想到木崎湖中日本阿爾卑斯山的倒影 / 王偉攝

為什麼要把小米粒加上去呢?

作品細部,圖片源自藝術祭官網

藝術家杉原信幸使用一顆顆的米粒來表現漣漪的光輝。每年春季,北阿爾卑斯山的冰雪融化成水,灌溉山下的水稻,滋養了大町人民。在這個作品裏,山、水、土地和人,就這樣和諧地聯繫在了一起。

這恰恰便是北川富朗辦藝術祭的理念,“將紮根于當地的人生活方式及生産成果,當地的道路、田野、莊稼地等展現出來,呈現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

與杉原在西丸震哉紀念館對話 / 或或攝

杉原從東京藝術大學畢業後留在東京進行藝術創作、參加各種展覽,過著一個普通藝術家的生活。但一次在沖繩參與原始祭奠的經歷讓他得到醍醐灌頂的震撼,被現代化祛魅的自然重新以其神秘的力量打動了他——如同希臘神話中的英雄安泰,現代人是時候回到大地母親那裏汲取力量了吧。他回到祖父的家鄉大町木崎湖畔,重新追溯自己的歷史:自己在孩童時期便受到父親的偶像,世界探險家、作曲家、畫家、博物學家西丸震哉的影響,跟著父親在祖父山中小屋附近探索大自然,那是他與大地母親親密接觸的童年。

2008年他將祖父的老屋改造成西丸震哉紀念館,紀念追溯他的精神,那是一種被現代日本人所疏遠和隔絕的以整個人類歷史、以天地為舞臺的精神。以此為原點,從2010年開始,邀請身邊的藝術家朋友與他一起在大町舉辦原始感覺美術祭,以大自然綿延萬古的歷史為媒,在大自然中創作,試圖籲請現代人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這樣的美術祭以自發的形式舉辦多年,為大町帶來國際化的藝術資源和影響,政府和各個團體漸漸關注和參與,終於促成今年由政府主辦、邀請大地藝術節之父北川富朗策展的視野更為深廣的第一屆北阿爾卑斯國際藝術祭。杉原作為參展藝術家參與,同時他自己操辦的原始感覺美術祭將繼續在9月1日到3日舉辦(想説這樣包容並存的狀態真好,小的並沒有被大的吞併後消失。想一起去嗎?嘻嘻)。

2016年原始感覺美術祭海報,2017年將於9月1日-3日舉辦 / 或或攝

為我們介紹完作品後,杉原便騎上摩托車趕回會場,等我們再次相見,他已經坐在了藝術家一席當中。簡單到幾乎簡陋的開幕式設在大町車站旁,沒有繁瑣的領導講話和形式感,在執行委員會簡短髮言和北川對藝術家進行簡介後,藝術祭正式開幕。

大町市長牛越徹的蕓術祭開幕宣言

圖片源自藝術祭官網

説不定可以用藝術的力量,來解決地區的各種課題,與綜合策展人北川富朗先生的相遇,是開辦此次藝術祭的重要契機。我們期待著,這場即將拉開帷幕的藝術祭能成為改變地區的催化劑。——市長牛越徹

這次藝術祭共有38個藝術現場等待著觀眾去發現,北川富朗向來反效率,策展原則是儘量分散,讓藝術作品在最適合它的地方展現,讓觀眾以藝術為引導充分發現北阿爾卑斯的豐富性。布展分為水源區、大壩區、市區、東山湖區和仁科三湖區五個區域。我們手持“護照”探索大町的每個角落,在走街串巷中不經意的瞬間,便和作品不期而遇,一個空課室、一間老屋、一個轉角處可能因藝術而被點亮,與我們的內心倏然呼應。

美美噠藝術祭Passport / 浮小笙攝

《零和之門》

James TAPSCOTT

藝術幫助我們將神秘的重歸神秘 攝影:時凡

《高瀨川庭院》

高橋治希

于老屋中遇見瓷之花

《山之歌》

大平由香理

山會創造許多事物,是最初之地。

《龍之穴》

岡村桂三郎作品

你看到了誰的眼睛?

作者岡村桂三郎為我們介紹作品

自我屋2

Kotakeman

「生命的誕生」

這次北阿爾卑斯山國際藝術祭與之前北川辦的藝術祭最大的不同是,這是第一次當地政府在最開始就作為藝術祭的主要執行方來邀請北川富朗策劃藝術祭。大町政府不但作為主要出資方,更促進藝術家與當地市民等多方的協力,大力推動了這場藝術盛會的順利開展。做出如此決心的大町政府,原來是看到由藝術家們自主創辦的“原始感覺美術祭”為大町帶來的人流與深遠影響,讓政府加深了通過舉辦國際藝術祭來活化大町的信念。

種山先生和我們介紹經營農場的理念 

那天晚上,我們在一個前身是滑雪場的有機農園CafeRabbit餐廳裏用餐,在藝術祭參展藝術家青島左門的邀請下,農場主種山博茂先生也來到了餐廳和我們交流。

在聊天過程中我們驚訝的發現,原來種山先生一開始對大町舉辦國際藝術祭是心有存疑甚至是反對的,一方面這畢竟花的是納稅人的錢,這場藝術祭如果一直要持續辦下去就等於他們當地人每年都要付出這筆看不到盡頭的稅款。而另一方面,他對究竟藝術祭能否吸引到人流來臨大町,就算來了跟自己能有什麼關係,他心裏是沒底的。

 

農場所在地:大町中山高原

圖片源自藝術祭官網

他對我們説,看到我們一行人特地從中國跑來大町,不僅關注藝術展,還對自己的農場和生産情況感興趣,圍著他問個不休,並幾乎買光了他的農産品......這讓他備受鼓舞,他後來對青島説:你的作品應該做更大一點~~

在藝術祭開幕前夜,我們在溫泉鄉只找到一家開業的餐廳,一進去幾乎把整個小店包下,只有兩個人的店家應接不暇,這顯然超出了他們平時應對的水準。我們不禁思考,舉辦這樣大型的國際藝術祭對當地居民而言,又有怎樣的意味?究竟我們的到來是不是當地人樂意看到的?這恐怕還需要一個很長的磨合過程。

與北川富朗的合影

七十多歲的北川和我們聊到,現在他再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像做第一次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那樣,和當地居民開2000多場説明會,但與居民進行溝通絕對是必不可少的,北川團隊希望當地人能以積極的態度接納藝術祭,讓他們認為這樣的溝通是必要且有價值的,北川想讓他們感受到,辦藝術祭不僅是北川和藝術家的事兒,當地人也是主角之一。

在東京北川富朗辦公室進行對談,右一為汪艷妮 / 林小熏攝

團友汪艷妮現在正在瀋陽的王士蘭村實踐鄉村建設,她向北川提問“如何爭取各方面資源,尤其是政府和資本投入鄉村建設當中?”北川分享説,不必一味等待和依賴政府和資本的投入,其實無數個人的圈子互動起來的力量超出想像。以藝術祭為例,他們希望更多不同領域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參與到藝術祭中,在這個過程中,參與藝術祭的不止是藝術家和策展團隊,當地人可以獻出空屋做展覽區域,可以在藝術祭的活動中擺攤、演出……而每個人的參與又可以把他們各自的圈子帶入,這樣滾動起來的力量是超乎想像的,之後很可能引來資本和政府的關注和參與,就像越後妻有和北阿爾卑斯的情況一樣。這樣的藝術祭是所有人共創的,大家的藝術祭。聽了他這番話,我們對於遊學的價值更有信心了,“看見”是認識自己的觸發點,是引發行動的開始吧。

大町女婿青島左門與妻兒

參展藝術家青島左門便是被“個人朋友圈”捲入藝術祭改變個人命運的例子。他本來是杉原的朋友,最開始因被邀請參加原始感覺美術祭而來大町駐地創作,在這個過程中,他遇上現在的妻子,在山谷中約會時産生的靈感引發了他這次參展作品的構思。為了製造一個他能想像最浪漫的情境,他花了一年的時間準備,設計出一個藝術裝置《遙望盛開的繁星》。他現在已經成了大町的女婿,一家四口幸福地在這塊土地上生活著、創造著。

《遙望盛開的繁星》

浮小笙攝

在作品的實施過程中,策展人北川富朗也給出了重要的意見,建議他選擇更為幽深和開闊的地點,最後出來的結果,連北川也為之驚嘆。

置身此處仿佛走進童話的世界。若不是對空間配置、作品密度、花朵、光線以及信濃高原有著充分的了解,是無法創作出這樣的作品的,我對作者的創作力深深折服。——北川富朗

讓我們把自然還給自然。

這一刻,是屬於星星和花朵的山谷音樂會。

——汪艷妮

我們會記住這樣一個大町的夜晚,天空中閃爍著五彩的繁花,我們會記住大町的木崎湖,我們曾經在那裏野餐,我們會記住大町,不僅是我們曾經到過這裡,還因為這裡的人和自然,讓我們感受到了這裡,我們在這裡生活過。

天上的星星落下來開成了花,

地上的花飛上天融入了星空。

——林小熏

(圖片及文字均來源於早春遊學)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