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現場
在電流聲,無線電噪聲、刺耳的雜音聲中,2017年7月8日第二次“自我批評”展覽講座與活動在中間美術館展開。藝術評論家、聲音藝術的寫作者李藹德根據其研究論文《聲音有批判性嗎?——“聲音根據地”的研究與實踐》在中間美術館進行了演講。
他首先為觀眾播放了張立明《給我朋友的絕望禮物》中的四段錄音,分別為“插頭”,“插頭、手指”,“插頭、手指、收音機”,最後是“插頭、手指、收音機、軟體”。這四段錄音是從張立明2004年的專輯“給我朋友的絕望禮物”中選出來的,是中國早期聲音藝術的重要資源。李藹德認為張立明把這種自我意識的感覺融入他的聲音作品中,這些作品將藝術家的活動呈現為一種批判的過程,這基於這些聲音本身以及我們自己的聽覺和理解的過程。
觀眾在張立明作品前
李藹德接下來談到了 “批判”的定義,認為“在某種意義上,這些聲音體現了藝術家的自我意識,這個過程中,他們的對聲音的思考是理解這種聲音的社會意義的核心部分。”並且談到對於藝術來説,要主動地批判,就必須要向世界發問。繼而他由批判又談到了批判性藝術,並引用道格拉斯·巴雷特(G Douglas Barrett)關於“批判音樂”的觀點,來闡述自己對於聲音如何進入批判性考慮範疇的思考。
李藹德在講座現場
講座現場
隨後,李藹德談到了自己對批判性音樂的理解,認為“在中國一般來説,聲音實踐大多不是從學術和體制範疇發展起來的。這似乎是因為以前根本沒有學術範疇認真對待這種藝術創作。正因為如此,藝術家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我激勵和社群驅動的探索,找尋適當的自我表達手段。”
講座現場觀眾聽聲音藝術
他提到聲音創作的發展方向有兩個,一個方向是在藝術界,另一個是在音樂界,偶有重疊。並且在音樂界的發展方向中,他特別提到了噪音音樂和現場錄音(或者説實地錄音),並列舉了在這次展覽中李穎珊的作品“tide.hong.kong”來加以闡釋。
“自我批評”展覽中張立明作品
在講座的最後,李藹德總結了聲音的潛能、效用和出現形式,並談到所有這些因素,場館,音樂會系列,出版等,都創造出了新的聯繫,促進更廣泛的對其他空間的聲音及其社群的了解,將聲音的欣賞、參與和影響擴大,使聲音不再是獨立的個體,而是將其納入批判行動的空間中。
李穎姍,《tide. hong kong》,聲音記錄, 6分34秒,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