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之一”:洪昀、郝傑影像裝置藝術雙人展舉行

時間:2017-07-10 08:39:47 | 來源:藝術中國

資訊>展評>

“二分之一”展覽現場

“二分之一”展覽現場

2017年7月9日,“二分之一”——洪昀郝傑雙個展在北戴河浪淘沙美術館展出,本次展覽由秦皇島市文廣新局主辦,潘玥含策劃,展出了洪昀和郝傑共11件裝置、影像作品。兩位留學海外的藝術家呈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創作視角、卻交相呼應的關注內容,通過交流她們對創作形式的思考與實踐,她們對於自身、彼此和環境的想法也更為清晰。在特徵鮮明的景觀與習俗背後,她們不約而同地對個體與整體之間的關係進行著追問與反思。

藝術家簡介

洪昀:洪昀是一位數位媒體藝術家,生於中國秦皇島。根植于這片土地,她的作品主要包括了重復與節奏、重構與解構等方面的抽象藝術思考。她的創作形式主要集中體現在影像視頻、裝置及表演藝術等方面。洪昀喜歡將視覺化的故事敘述融合入沉浸式空間,繼而在她藝術作品裏,這種物理現實空間與數位虛擬空間的結合與衝突總會令觀眾産生全新的視錯覺體驗。洪昀本科畢業于中國中央美術學院實驗媒體工作室,研究生畢業于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數位媒體專業。隨著在藝術與理論方面的深入學習與實踐,她的數位媒體專業知識與所接觸到的中西文化相碰撞並産生新的交叉性思考。洪昀的作品曾在世界多地展出,其中包括中國的北京市,美國的紐約市和普羅維登斯市,及哥倫比亞的馬尼薩萊斯市等。

郝傑:郝傑是一位平面設計和裝置藝術的視覺藝術家。自幼繪畫,受傳統文化熏陶。其作品專注于感覺,可參與性和裝置與空間的關係。對於科技和科學以恰當的方式實現視覺手段的理解和溝通有強烈的興趣。致力於將科技手段和傳統文化相結合,善於研究關於科學與技術對於設計相互作用的關係。科學的亂序所産生的‘錯誤’,‘錯誤’對於藝術設計的應用。郝傑本科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資訊設計,研究生畢業于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視覺傳達。專業方向主要為平面設計和數位媒體交互裝置。其作品曾在多地展出,其中包括北京,倫敦,曼徹斯特等。

洪昀,《採集地貌》,多頻互動影像裝置,2015

洪昀本次展出的《採集地貌》關注舊金山區域圖像處理技術的歷史變遷,探究機器“看見”的界限。在谷歌地圖上再現的區域景觀有諸多裂縫,使這些不完整的數位圖像和現實之間的關係頗具時代色彩。

洪昀,《綠色計劃》,雙頻影像裝置,2016

《綠色計劃》呈現了日常景象與虛擬現實共存的畫面——在作品中的人和環境都是被控制的,齊整的表像細思恐極。背景空間中的山水不停地變化,配以節奏強烈的大眾音樂,近乎荒誕的觀看過程使人真假難辨。

郝傑,《覆蓋與分離》,多頻影像裝置,2015

郝傑的作品《覆蓋與分離》源於使她唸唸不忘的沿河行走以及在高空俯瞰河流的景象。一條河流在遮蓋部分地

表的同時,也將區域劃分為了幾個部分。她的個人經歷使她從數種知識中進行了選擇,表述了這種覆蓋和分離的現象。因此,這裡所提取的是關於觀看這條河的視角轉變的過程。

郝傑,《等與看》,視頻裝置,2016

《等與看》展現了人與物互動産生的多種痕跡。一隻氣球漂浮在兩個空間之中——一個被回憶溫暖的過去,和一個被想像加速了的未來。氣球的動態是可以被捕捉的,然而它遺留了痕跡的水面卻無法被保存。這裡抽離的是一組關於氣球之詞彙和語義的關係。

洪昀、郝傑,《信仰系統》,多頻影像裝置,2015

洪昀、郝傑,《信仰系統》,多頻影像裝置,2015

洪昀、郝傑兩人合作的作品《信仰系統》重復著一種對於已知事實的悲觀姿態——搭建沙墻、在梯子上爬上爬下、任風在海邊吹起肥皂泡,就像是某種註定奉獻一切的人的命運。已有的知識是否是人用於擁有物質的工具、或是改造客觀世界的形式?明確的邏輯關係從紛亂而模糊的對象中顯現,’浪費時間’似乎是一種減少在已知知識上浪費時間的好方法。

除了本次展出的作品外,值得關注的還有展覽空間的佈置。本次展覽的展墻由300多張A4大小印刷品組成,巧妙地再現主題“部分與整體”的關係。(文:潘玥含)

“二分之一”——洪昀、郝傑影像裝置藝術雙人展

展期:2017年7月9日—2017年7月19日

地點: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浪淘沙美術館

主辦:秦皇島市文廣新局

承辦:北戴河區文廣新局,浪淘沙藝術館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