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下午2時,由浙江美術館主辦的“紀念關廣志誕辰120週年:絲綢之府與絲綢之路——關廣志 關乃平作品展”在浙江美術館拉開帷幕。
在中國書畫史上,“父子畫家”是一道亮麗的風景,歷來傳為美談。如王羲之與王獻之、李思訓與李昭道、米芾與米友仁、黃筌與黃居寀、馬遠與馬麟、趙孟頫與趙雍、文徵明與文彭和文嘉等等。在現當代美術史上,父子皆從事繪畫且取得成就者,同樣不勝枚舉。在水彩畫領域,關廣志和關乃平父子是頗具特色的一對。
浙江美術館館長斯舜威在開幕式上致辭
20世紀40年代末,關廣志帶輔仁大學學生在北京後海寫生
關廣志:藝貫中西,創造中國韻味、中國審美的水彩畫先驅
關廣志,對現在的觀眾來説或許顯得有些陌生,但在中國現代水彩畫界,他無疑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存在。
1931年,關廣志赴英國留學,成為英國皇家美術學院最早的中國留學生,專攻水彩畫和銅版畫。留學期間,他還考察了法國、義大利、德國、荷蘭、比利時、蘇聯、西班牙、希臘等國的美術作品,廣泛地吸收了歐洲造型藝術精髓。文藝復興時期及其後的西方繪畫藝術,尤其是十八至十九世紀現代主義、激進浪漫主義及印象派給予他深刻影響。關廣志認真汲取了英國水彩獨特的風格,特別注重研究英國大師特納的既寫實又浪漫,既透明又有分量的藝術表現形式;又吸收法國“水彩畫之王”維戈納爾莊重和諧的風格;以及印象主義油畫的色彩、意趣和光影效果,可以説,關廣志的水彩畫深得歐洲傳統水彩畫特別是英國水彩畫的精髓。
關廣志是一位藝術感覺敏銳,善於思考,勤於實踐,而又具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藝術家。自30年代中期學成歸國後,他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對水彩、水粉畫的東西融合作了不懈的探索。他的水粉畫手法完全不同於一般概念的水粉畫,即在白色水粉紙上使用不透明的粉質顏料的定式,而有自己獨特的表現形式,確切地説,他的作品是不透明水彩畫,因為他使用的是水彩畫紙或亞麻布和以水彩顏料為基礎的顏料,只是保留了水粉畫不透明的特點。關廣志自幼喜愛繪畫,曾臨摹《芥子園畫譜》、陳老蓮的《水滸葉子》,畫了大量白描,打下中國畫的基礎。在燕京大學教學創作期間,他與北京的國畫家如溥雪齋、陳半丁、陳緣督、馬晉等一起探討藝術畫理,成為經常交流心得的畫友。文人畫家陳師曾對他才能作品頗為讚賞,曾親制銅墨盒,上繪翠竹,題“新篁初雨”相贈,作為紀念,關廣志一直珍存身邊。關廣志最敬佩的畫家是徐渭, 對徐渭的《牡丹竹石圖》尤為欣賞。此外,還極為推崇華新羅、鄭板橋。據關廣志的長子關乃平回憶,關廣志常在自己很喜歡的清代黃易書法對聯“評量水石閒勳業, 詮擇風琴靜事權”前專注打座,修煉身心。印象尤深的是關廣志經常和友人一起品茗賞畫、談書論道的客廳裏,有一面墻壁的書櫃裏擺滿了《二十四史》及《十三經》等傳統經典書籍,常見關廣志手不釋卷地捧讀。關廣志雖然是留洋回來的畫“西洋畫”的藝術家,但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和輝煌燦爛的中國繪畫,早已經深深紮根于內心,並給予他的藝術探索很多啟發和滋養。關廣志水彩畫,用筆,借鑒中國寫意畫,自由灑脫而又沉著見筆。起稿,借鑒中國工筆畫,先花費數天時間寫生,將豐富的自然對象概括提煉成線,完成如中國畫中的工筆畫一樣的白描稿,再進行上色。用色,借鑒中國工筆重彩畫,以英國透明水彩顏料為基礎,有時還使用如石青、石綠、硃砂等中國畫礦物質顏料。關廣志最富盛名的水彩畫“留空填色法”,很多黑線都是靠在兩側上淺色後留出來的,雖然受到奧地利畫家席勒等人作品的啟發,但中國工筆畫的“雙勾填色法”應該是更早的源頭。關廣志的水彩、包括不透明水彩作品,可以明顯的感覺到濃厚的中國韻味、中國氣派和中國審美,關廣志的畫色彩斑斕,韻味淳厚,用筆剛柔並濟,具有清新寧靜的情調。既有英國水彩畫的功力和味道,又有中國繪畫的神韻和筆法,蘊含著強烈的東方審美,可謂融匯中西,獨樹一幟。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任道斌在開幕式上致辭
浙江美術館副館長余良峰主持開幕式
關廣志的建築繪畫,在二十世紀前半葉就聲名顯赫,吸引了眾多的觀眾和海內外收藏者。關廣志是中國第一代專業水彩畫家,在20世紀中國美術史中是不可或缺的水彩畫大家,是中國較早探索建築專業美術教育並取得成功的先驅之一,與水彩畫大家李劍晨並稱為“南李北關”。
他曾執教于燕京大學、國立北平藝專、北華美專、輔仁大學、北京建築專科學校、清華大學等著名高等學府,桃李無數,好評如潮。1958年1月,關廣志病逝于北京協和醫院,年僅62歲。當時關廣志正值藝術經驗相當豐富、藝術技法日臻完善、藝術成就譽滿畫壇的黃金時期,可惜天不假年,這一切戛然而止,讓人扼腕嘆息。歲月的風沙漸漸湮沒了往事,但關廣志的藝術之光,卻依然煥發出難以掩蓋的魅力和風采。
原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肖峰(右)與藝術家關乃平(左)合影
2015年1月26日,由文化部、中國美術館、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央美術學院等單位主辦的“百年華彩:中國水彩藝術研究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隆重舉行,關廣志作為百年中國水彩畫的重要代表人物七位大家之一,共有14幅精品和相關文獻實物在顯著位置展出,充分肯定了他在中國水彩畫發展歷史中的傑出先驅地位,受到美術界和觀眾的廣泛讚譽。歷史重新給予了關廣志和他的藝術公正的待遇以及應有的地位,關廣志和他的藝術重新回到藝術界的視野,這是一個好的開端。
浙江美術館副書記杜群為藝術家關乃平頒發收藏證書
關乃平乘“飛鳥”號航遊世界
關乃平:情係絲路,中國文化藝術傳播使者
關乃平,1945年出生於北平(今北京),取名乃平,寓意和平。受父親關廣志影響,自幼喜愛繪畫。14歲時,第一張油畫創作《晨》獲全國少年兒童美展二等獎。後考入中央美術學院附中。1983年,東渡日本,考入東京東洋美術學校留學。在日期間,得到著名畫家加山又造、鹽處英雄等名師的精心指導。畢業後留校任教。現任日本東洋美術學校中國水墨畫科主任教授,兼任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客座教授,中國僑聯海外顧問,日本國際水墨畫交流協會會長等。關乃平在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文化藝術方面都有較為全面的了解和實踐,他的繪畫在中國傳統繪畫與異域文化融匯貫通的探索中,形成了朦朧飄逸、含蓄清新的風格面貌,成為具有國際視野和影響的知名畫家。
關乃平被聘為浙江美術館首位海外顧問
斯舜威館長為關乃平先生頒發聘請證明
展覽現場
關乃平先生介紹父親作品
關乃平長期致力於中日文化藝術交流。他促成日本東京東洋美術學校與中國中央美術學院及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建立友好關係。在東京東洋美術學校正式創立了海外美術院校中第一個中國畫科,並擔任主任教授。受聘中央美術學院對外美術教育交流中心日本部部長。薦舉加山又造先生擔任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促成他到北京講學、交流。受聘為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術委員會駐日本國代表。“國際水墨畫交流協會”在日本正式成立,被推選為會長。編著出版《水墨畫教科書:依照中央美術學院方式》,傳播、推廣中國傳統水墨畫藝術。僑居日本30餘年,關乃平已經成為具有相當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文化藝術民間使者,為中日文化藝術傳播、交流和推廣作出了積極貢獻。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關乃平先生進行現場導覽
早在1985年,關乃平赴日本京都、奈良,考察美術及日中文化交流史。特別敬服鑒真和尚東渡事跡,也萌發了用畫作來表現“海上絲綢之路”的意願。此後30多年,關乃平多次沿陸上“絲綢之路”古道和“海上絲綢之路”考察、采風、寫生,足跡遍及中國西北各省區和中亞、西亞“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以及東南亞、南亞、西亞、歐洲等“海上絲綢之路”沿岸國家,收集了大量資料、素材,創作了一系列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題材的作品,並在國內外舉辦了多個“絲路”主題的展覽。為宣傳“絲綢之路”和“絲路”文化,增進與各國人民的民間友誼和交往,傳播中國文化藝術都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關乃平 海的女兒 彩墨 50cm×48cm 2011年
關乃平 遊春 彩墨 50cm×49.8cm 2004年
關乃平 燈火闌珊 彩墨 48.8cm×49.2cm 2005年
浙江是著名的“絲綢之源”和“絲綢之府”,關乃平也曾多次到杭州、湖州、紹興、寧波等地考察、采風、寫生,創作了大量繪畫作品,並勾畫出一條從“絲綢之府”到“絲綢之路”的主題創作思路。用畫筆追寫絲路之美,借此寄託愛國之情,弘揚悠久的中外文化交流。機緣巧合,關乃平在老朋友中國美術學院任道斌教授的引薦下,與我們浙江美術館接洽,希望展示這批作品,並願意向我館捐贈80件“絲綢之府與絲綢之路”主題的作品,我們接受了關乃平先生的這一善舉。
今年恰逢關乃平的父親關廣志先生誕辰120週年,我們決定舉辦一場關廣志、關乃平父子作品的聯展,以紀念關廣志這位20世紀中國水彩畫的先驅和重要代表人物,以及褒揚關乃平先生這位情係絲路、傳播中國文化藝術的民間使者。相信通過舉辦這次展覽,對進一步推動關廣志藝術的研究、宣傳和推廣,提升社會公眾對“絲路”文化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了解,推動社會各界人士關注、參與浙江美術館藏品建設,無疑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和有益的作用。
夫人肖像 水彩 39cm×57.5cm 20世紀40年代 家屬藏
關廣志 水彩畫 衡山 32.5cmx49.5cm 青島市美術館藏
關廣志 山影 水彩 33cm×24cm 20世紀50年代 家屬藏
關廣志 北京中山公園 不透明水彩 紙本 36.9cmx57cm 1952年 中國美術館藏
關廣志 古城小景 銅版畫 19cm×14.5cm 1934年 家屬藏
關乃平 鼓浪嶼霞光 水粉、丙烯混合技法 55.7cm×37.6cm 2012年
關乃平 易北河畔 水粉丙烯混合技法紙本 37cm×55cm 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