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網訊(袁艷 文/ 彭建清 攝影) 9月28日,由上海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協會觀音文化藝術研究會、移居上海雜誌社主辦,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學學院、國學聯誼會、人文藝術項目組、江南佛教與文化研究會、浙江攝影出版社、杭州影天等協辦,上海馬元浩藝術工作室、上海衡天文化承辦的,著名藝術家馬元浩先生的《觀音造像海外遺珍》畫冊首發式,在上海銀星皇冠假日酒店金爵廳舉行。來自上海及全國各地代表及海內外嘉賓300余人出席了畫冊首發式活動。
上海佛教協會會長、靜安寺住持 慧明大和尚出席並致辭。他説,馬先生,一朝與觀音結緣,便三十餘年,鍥而不捨地尋蹤拍攝古代觀音,足跡遍佈大江南北;現又再度涉足近二十多個國家、“沿絲綢之路,覓觀音遺珍”之拍攝工程。此間之困頓艱辛,非憑一己之力或些許助緣而能解決那麼容易!諸如,經費匱乏、企劃執行、機遇順逆、館規寺禁、團隊協作、體能耐力等一系列實際問題如何應對解決,都須花一番心思。要想順利達成願景、完成這項工程,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與花費、時間與精力,非常人所能想像。。。。。通過他全身心投入、全部精力付出轉化成讓人持之以恒之正能量,意在把中國傳統文化組成部分、具有中國特色佛教文化中的觀音形像,特別是觀音菩薩普度眾生的慈悲精神,承先啟後,發揚光大。
上海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歷史文化名城衛士 阮儀三教授,在畫冊作序中寫道:
元浩兄對觀世音菩薩造像藝術的研究探索,歷時三十余載,他的毅力和虔誠,我是親見與敬佩的。馬先生的勤奮和執著,足跡遍及祖國的大地,可稱為觀音造像收集的第一人。2014年起,他想到了國外,要把流落在海外以及收藏在各國博物館中的中國觀音像也要拍攝下來。他把這個主意告訴我時,我覺得特別有意義。 據我的了解他真是把國內留存的有價值的觀音塑像都收集到手了,先後出版了五大本觀音畫冊。
浩兄的海外觀音造像的收錄,從文化藝術史方面來説是一種可貴的補漏,從世界文化交流史上卻又是一個創舉,中國的藝術珍品流落到海外,再讓它回歸祖國,就像久別的遊子重歸家園,給觀賞者感到特別的親切。這裡要感謝元浩兄心存的靈犀,並就此付出的艱辛的勞動和心血。特別是當今中國領導人提出的“一帶一路”,“廣交友誼,發展經濟,永結和平”的號召,就更顯得切合主題,為國家興旺、文化繁榮、國際交往做出卓絕的貢獻,就這上下冊巨型畫冊的出版,我為之至為稱頌。
儀式上,被譽為擁有“觀音、荷花、旗袍”三大藝術于一身的著名藝術家馬元浩先生,雖年過古稀且精神矍鑠、他懷著慈悲的感恩之心,十分欣慰地介紹了他三十年結緣于觀音,做觀音文化和歷時兩年,和他的團隊拍攝及出版的感人經歷,讓無數位與會嘉賓為之感動和欽佩。
隨後, 來自上海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協會 、上海江南佛教文化研究會、 《移居上海》雜誌社、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國學聯誼會、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等領導分別致辭祝賀,讚嘆馬元浩先生與他的團隊的願力、精力、與努力。認為,一套兩本彌留珍貴、無比精美的畫冊,以“沿絲綢之路覓觀音足跡”為宗旨,是馬先生為之嘔心瀝血、精益求精與團隊一行,通過兩年的不懈努力,為出版《觀音造像海外遺珍》畫冊遠渡重洋,赴西歐六國、美國東西海岸十五個博物館,日、韓和斯里蘭卡及東南亞諸國的博物館和寺廟,尋覓拍攝海外遺珍觀音以及佛、菩薩造像,在社會各界及海內外愛心人士和相關機構部門的鼎力支援下,畫冊如願出版,為後人留下了無法估量的藝術瑰寶,可喜可賀,並預祝馬先生藝術事業常青。
首發式上,徐州竹林寺的 “千手觀音蓮花讚”歌舞做了開場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