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現場
2015年12月27日下午3點,“緊箍•視域的反轉——黃明個展”在五道口蝸牛暫安處HAS畫廊開幕,到場的嘉賓有“清華學派”藝術家團體,“全息智庫”青年研究者團體,蝸牛工作室團體,“正和磁係”基金投資人代表,網際網路創業者代表等。在開幕儀式上,HAS畫廊負責人馬天意、本次展覽策展人高登科、藝術家黃明分別介紹了本次展覽的基本情況,在跨界研討環節,“全息智庫”創始人李春光從青年思想研究者的角度,為大家做了“藝術內容背後的奧秘”主題分享,從當下的審美極限入手,探討當代文藝發展的可能性。
視框邊緣的藝術探索
“緊箍•視域的反轉”是黃明的首個個展,對於本次展覽,策展人高登科説:“繪畫一般都要面對‘視框’的問題,尤其是完成在平面上的作品。‘視框’基本框定了觀看的視域範圍,視域內構圖、色彩、點、線、面等因素構成繪畫的基本元素,可以説繪畫往往是視框內的藝術演繹。然而,黃明從進入到藝術創作開始,就一直在自覺地對‘視框’的外延進行探索。從早期的‘異形邊框繪畫’到有雕塑感的‘無邊緣繪畫’,再到最近視域反轉的系列作品,黃明的作品一直都不缺乏視覺的趣味性,可以説這種對‘視框’的趣味性研究,是黃明創作的重要動力。”
本次展覽共展出黃明的10余件新作,這批新作都是用反向繪畫的方式創作在玻璃背面,玻璃則來源於黃明生活過程中收集的老玻璃。拆遷房、建築工地、被丟棄的老傢具,甚至在油煙厚重的舊炊具上,黃明都能找到並清理出適合自己的創作材料。這些玻璃在收集過程中很多就是異形的,黃明的創作靈感在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尋找老玻璃的過程,生活語境中的玻璃自身帶有很強的敘事性和時間感,黃明是要通過自己的創作賦予老玻璃藝術新生。
擬象與緊箍的視域
黃明的作品具有極強的社會學意義,但是他看重的是藝術本體,微生物、記憶與情感,作品即是“擬象”,借用鮑德里亞對擬象的解讀:“所喪失的乃是全部的形而上學。不再有存在和表像的鏡像,不再有現實和現實的概念的鏡像。不再有想像性的共存:那作為擬象的向度的乃是基因的微型化。真實從微型化的細胞、母體和記憶庫,以及控制模型那裏被製造出來——並且它能從這些東西中被無數次的複製出來。”黃明用極具敘事性的材料,擺脫敘事的束縛,在擬象的層面上進行視覺文化的創造。
更有意思的是,黃明用近乎匠人的創作精神為反向繪畫的異形老玻璃編織畫框,畫框本身成為創作的一部分,而且鏡面反向繪畫的視覺反轉特質,讓黃明作品的觀看視域在鏡像中有一種穿透感。麻繩編織的畫框,是視域的“箍”,異形的、破碎的鏡像,在“緊箍”下讓繪畫和視覺更值得玩味。可以説,黃明為自己的作品施展了“緊箍咒”,“緊箍”延展了“視框”的弧度,而作品中視域的反轉與鏡像穿梭,讓“緊箍”幻化為視覺的豐盈。
據悉,本次展覽持續到1月31日。
策展人高登科介紹作品情況
HAS畫廊負責人馬天意介紹展覽的情況
全息智庫創始人李春光發言
開幕式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