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家展望閱讀米開朗基羅:一條衣紋等於一本書

時間:2015-01-30 10:52:04 | 來源:芭莎藝術

資訊>展評>

2014年末北京長征空間展出了我的雕塑新作“應形”系列,一位畫廊工作人員告訴我,他看著我的新作想到了米開朗基羅的《摩西像》,進而推薦我觀看義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的紀錄短片《米開朗基羅的凝視》(Lo Sguardo diMichelangelo,2004)。在我看來,很少有藝術家的作品最後使人只關注造型本身而完全忽略造型背後的內容,這部短片就完全不關心誰是摩西,誰是那些聖經故事的主角。影片鏡頭中的凝視,具有讀一條衣紋等於讀一本書的效果。

恰巧不久後,我收到邀請來談一個熟悉的藝術家,順理成章地,想要寫一寫米開朗基羅和他的雕塑。

神性自然呈現

米開朗基羅出身於沒落貴族(伯爵)世家,早年在美第奇家族學院與達官貴人及哲學家同桌吃飯聊天的經歷使他獲得一定的文學與哲學修養。論及集雕塑、繪畫、建築、詩人于一體的最偉大的藝術家,米開朗基羅大概是世界藝術史上第一人,代表了人類在這一領域的最高水準。這並不是説之前沒有雕塑家。正如畫家、藝術史家第一人瓦薩裏所説:“他的雕塑水準超過了之前所有的雕塑大師,後來也沒有人能夠趕上。”這句話出口之時是16 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歷史演化到今天,以我幾十年對世界雕塑的觀察與研究,米開朗基羅的雕塑確實沒有人能夠超越,能夠達到他的水準的畫家也極少。

年少的時候我崇拜羅丹,被他雕塑中世俗的肉欲和肌肉的真實性所征服。大學畢業第二年我曾接受委託,按照羅丹畫冊中的夏娃雕塑圖片將其放大為真人大小的雕塑,自認為幾乎一模一樣,後來趁羅丹雕塑大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原作我還特意檢驗了一下,真是相差無幾。

在羅丹日記中,他公開表明自己最崇拜的雕塑先師就是米開朗基羅。如此説來,米開朗基羅就像是我們學習雕塑的爺爺輩。隨著年齡增長,我腦中的圖像記憶越來越多地被米開朗基羅的雕塑所充斥,這些雕塑中的神性因素是如此自然地呈現(這當然與米開朗基羅本身的基督教信仰有關),相比之下羅丹雕塑中的神性則帶有戲劇性和表演性。

漫長黑夜中的光

為了躲避白天浮躁的氣氛,多少個寂靜的夜晚,當我一個人默默地塑造泥形,常常感同身受地想起米開朗基羅,感受他的孤寂,他的痛苦,他的勞累。

我深知做一個雕塑家的不容易,巨大的體力勞動和製作中對材料的擔憂會佔滿一個雕塑家全部的時間。如果不放棄頻繁燈紅酒綠的應酬,你不可能有時間完成最優秀的作品,這些作品的完成也需要你全身心地付出,一個人去承受連年的孤獨夜晚。特別是在有電燈的世界,夜晚往往比白天更有藝術的魅力。

米開朗基羅終生未娶,如何滿足內心愛的需要,如何度過沒有電燈只有蠟燭的中世紀的漫漫長夜?

沒有人能夠真正了解。我們所能了解到的,唯有仔細閱讀那些佔有他生命全部的雕像,凝視雕像中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塊肌肉和衣紋的凹陷以及它們之間的關聯所流露出的資訊。觀察作品中的他是否心無旁騖,是否每一次都雕刻出了生命的起伏,如果懈怠了,則逃不出後世苛刻的檢驗。

從米開朗基羅開始

常常會有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後人提及文藝復興時期代表性雕塑家獨獨選擇米開朗基羅而不是別人?我非常肯定地表達我的看法:區別在於米開朗基羅雕刻的形體具有生命的彈性,而另一尊雖然刻畫得很準確,卻缺少彈性,生命力就差了那麼一點點。雕塑家從雕塑第一下開始,就有高下之分。

有人問米開朗基羅的人體雕像是否合乎解剖學,我也曾仔細觀察,他肯定了解解剖(甚至可能親自解剖屍體到反胃的程度),但在製作雕塑的時候肯定不太理會解剖。他對待肌肉像對待一個個獨立的生命體,並不是按照解剖圖那樣使用,他的目的只是為表達服務,所以很多地方不一定合乎解剖結構,甚至於錯誤。

我猜他一定會利用模特(他有好幾個僕人,應該很方便),但不是遠遠望著,而是坐在他(她)旁邊,一邊感受人的呼吸,一邊根據需要觀察局部肌體的細節,當然前提是在素描稿中完成對整體的把握。

肉身與山石

米開朗基羅同時代,大約中國明朝中後期,中國的文人藝術家們是否缺席了這場文藝復興的啟蒙?我不想在這篇文章中做出判斷,只想簡單描述我見過的中國雕塑或繪畫:明朝同義大利中世紀一樣,大概只能在寺院中看到雕塑,雖然製作精良無不體現中國雕塑的智慧,但,沒有一個雕塑家留下姓名,也沒有任何一個帶有個性的雕塑風格值得我們去尋找雕塑家是誰。

在安東尼奧尼凝視米開朗基羅雕塑的幾百年前,中國宋代“米芾拜石”的典故大概透露出這樣的資訊:閱讀石頭上每一個小小的起伏溝壑勝似讀萬卷書。如果説西方的文藝復興在神性的世界中找到了人性的位置,那麼中國人在崇尚自然的“天人合一”中是否也找到了人性的位置?

觀看風化日久被撫摩得發亮的石頭會聯想到米開朗基羅的雕像嗎?反過來,觀看米開朗基羅的雕像會聯想到太湖石的“瘦、漏、皺、透”嗎?

顯然,作為獨立雕塑家人工的再造與“純天然”二者相距太遠,一時可能還無法連接。但在當今世界各種文明混雜于每一個人腦袋中的時候,這個距離,也許並不遙遠。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