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鵬——今日美術館以未來館完成公共空間蔓延

時間:2015-01-23 00:22:57 | 來源:hiart

資訊>展評>

2014年,今日美術館無疑迎來了它最活躍的一年,全年購票參觀人次34.4萬,文化教育活動59場, 兒童教育活動165場, 多場展覽開幕和藝術活動參觀人數千人以上,各行業名流雲集,2014年營收突破2000萬,僅企業贊助就在1000萬,創了歷史記錄。一年零四個月前,高鵬上任今日美術館館長,這是一份年終答卷。對高鵬而言,在當代藝術面臨發展疲軟,傳統贊助企業經濟不景氣的當下,順應是無意義的,必須要往前走。推動美術館的基礎建設,推動跨領域的藝術討論,推進未來館對公共空間的思考,這是一份高鵬特有的青春勇氣。

學術與跨領域討論並行

記者:怎麼看待今日美術館2014年展覽的呈現?

高:展覽的學術性依舊是美術館的主線。但是2014年,當代藝術無論是從市場還是其他方面都進入新一輪疲軟期,人們不再那麼熱衷於談論當代藝術,對任何藝術家、展覽都沒有興趣。大量的展覽永遠是那些面孔,人們看展覽變成純粹人情捧場,沒人認真看作品,這個所謂的藝術圈變得越來越小,而且越來越趨於利益。那什麼是未來的藝術和學術呢?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社會學思想家,未來學者阿爾文-托夫勒就曾説,未來的是“甘地“加“火箭”。“甘地”是指最樸素,真實的人類情感,“火箭”指具有革命性的科技發展。藝術也不例外,當藝術不能反映最樸素、真實的情感,便不能感動人了,人們自然會拋棄它,轉而把這樣藝術單純用金錢衡量。這是我為什麼會在今年常規的學術展覽外,提出“溫暖、能量、態度”,用13分14秒的擁抱、厲檳源的“誰的夢”、Hannes的互動裝置,崔岫聞的“靈魂之愛”,朱哲琴的“聽覺”這些精心策劃的展覽和藝術活動,讓大家重新思考那個讓我們享受藝術的原動力在哪?關於未來的科技,會在2015年的展覽中重點提出和強調呈現。

記者:在這樣的定位基礎上,今日美術館除了展覽,還會關注什麼領域?

高:我們的團隊一直在問:“美術館的受眾是誰?他們需要什麼?”這就是美術館應該重點關注的領域。我們覺得美術館的教育功能很重要,今日美術館的教育活動分為文化教育活動和兒童教育活動兩大板塊,2014年共完成文化教育活動59場次,8000多人參與其中,包含專題講座、主題沙龍、藝術創作三大形式,涉及到藝術、設計、戲劇、電影、書籍等各個文化層面,邀請的嘉賓來自美國、英國、瑞士、義大利、澳大利亞、加拿大、墨西哥、挪威、西班牙、荷蘭、日本等十多個國家的藝術家及講師,不僅可以對美術館本身展覽項目進行學術延伸,也對當下最新的文化動態給予關注,培養了忠實的體驗粉絲。

兒童教育活動更是創了歷史新高,全年舉辦了165場,有時一個週末2-3場兒童活動,14000多人參與的。其中今日創意坊39場,我愛博物館13場,今日國學堂11場,今日繪本館67場,今日親子坊3場,今日藝術之旅2場,今日表演坊17場,今日音樂坊1場,今日科學實驗室4場,今日家長課堂8場。這些數據不僅體現了活動的多樣性,更能看到美術館兒童活動的專業性,有成型的兒童教育品牌,也有配合各種文化的外擴項目。2014一年,今日美術館的整個團隊都盡全力希望給觀眾呈現藝術是什麼?以一種交換和服務的態度共同分享藝術。

記者:公眾對於展覽傾向的反應又如何?

高:從數據而言,2014年今日美術館參觀人數達 34.4萬人次(不含展覽開幕來賓和週六日免費教育活動參與公眾)。朱哲琴的展覽開幕基本上要排隊一到兩個小時,瞿廣慈的個展開幕也非常熱鬧,連美術館自己的保安都説,工作以來就沒見過這麼多人的開幕式。

乾淨積極的一年

記者:2014年今日美術館的對外合作項目一直非常積極,這方面是如何推進的呢?

高:2014年上半年,我們發佈了六家駐中國的涉外文化機構的合作,包括德國歌德學院、法盟、英國文化教育處、西班牙塞萬提斯文化中心、日本文化中心和匈牙利文化中心。2014年,我們與美國、法國、德國這三個使館的合作項目全部都在兩個以上,並且都是大型項目。2015年,加拿大與中國建交的開年展將在今日美術館舉辦。從今日美術館自身出發,也設定了一個計劃,叫做“國際友好計劃”,每年由美術館出資支援一個國際展覽,每年義務支援各國使館推薦的展覽項目,使館也很高興,這種互動是良性的。

記者:今日美術館2014年的運營狀況如何,獲得了哪些方面的支援?

高:對美術館而言,今年是贊助收穫頗豐的一年。其實2014各行業都緊縮銀根,不是很景氣。正是今日美術館今年的活躍度,拓展了大量非藝術領域的企業加入贊助美術館的陣營。僅2014年當年,各企業單純贊助額大概在1000萬,政府的資金支援近200萬,另外在設備上,我們還獲得了德國歐可燈具和愛普生投影機的支援。2014年今日美術館的收入超過了2000萬,各版塊收入比例基本健康。今年會在官方網站上公佈《今日美術館2014年報》,所有人都可以來檢查我們這一年的工作。

以未來館完成公共空間的蔓延

記者:面對當下美術館中心向上海的遷移,今日美術館如何調整自身方向?

高:任何的變化,都需要時機,現在就是很好的時機。在今日美術館剛成立時,那時的當代藝術缺乏好的展覽空間,官方機構不太可能展示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很多藝術家在海外取得了巨大的影響,在國內卻連個展示空間都沒有,今日美術館就在那樣一個時機出現了,並在前任館長的掌舵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截止到2012年,今日美術館可以説做遍了當代藝術的名師大家,時至今日,説句實話,這些藝術家已經不缺乏展覽的機會,甚至展覽對他們來説已是負擔。近一兩年隨著文化地産的蓬勃發展,中國每年都有幾萬個美術館落成,其中40%都要做當代美術館,這些美術館被大量的建立,又大量的空置。目前的今日美術館,剛好處在這樣一個尷尬的結點上,我們沒法和上海比,我們不是收藏館,是完全自運營的美術館,是靠自運營的能力堅持了10年以上的中大型美術館,館長必須要對時代的變化十分敏感,隨時保持警覺,提出新的運營方案來豐富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的美術館,並保證它不斷前進、發展下去。立足當下,2015年我們會推出“今日美術館未來館”。

記者:未來館是一個怎麼樣的概念?又如何與美術館本體發生互動?

高:我曾與阿克曼(德國歌德學院前負責人)討論過歐洲美術館的根源是什麼,他説在17、18世紀,歐洲皇室和貴族不滿足於作品僅僅在自家和小範圍的沙龍中展示,而希望在更大的公共空間進行分享,這才産生了最早的博物館和美術館。到今天,不僅僅是中國,全世界都在面對同一個問題,隨著資訊和技術的發展,公共空間已經發生了變化和轉移,人們開始習慣在看不見摸不著而又真實存在虛擬公共空間中活動,我們必須直面這一變化。從經費的角度考慮,藝術需要輕盈,需要四兩撥千斤,傳統美術館的大量運營經費都是消耗在物理實體空間中,虛擬空間的美術館一旦建成,則有更多的可能,藝術家的展示不再受到時間、經費的限制。

我邀請了今日美術館的設計者王輝、著名雕塑家隋建國共同來設計今日美術館未來館,兩位老師已經在設計工作中,會在2015年正式發佈方案。這並非是簡單數字美術館的概念,不是將傳統展覽數字化的呈現。在未來館的展覽計劃中,包括隋建國的項目以及國際策展人的文獻計劃。未來館可以調動線上的虛擬空間與美術館實體空間的互動,完成真正意義上藝術在公共空間的討論,伴隨著網路、移動終端的支援。比如,未來館可以實現在美國與中國今日美術館的電梯中同時完成展覽項目,這不僅僅是一種設想。未來觀眾可以通過移動終端和線上同時觀看展覽,這也是我們推動聲音藝術的原因,剛好契合了未來館的設想。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