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的概念“以退為進”來自中國古代兵書《孫子兵法》中的一種軍事策略。孫子生活于西元前6世紀,其所著《孫子兵法》不僅在當時是一部重要的兵書,後來更持續影響了東西方的軍事及商業策略,這種影響力一直持續至今。對策展人而言,一幅晚清的歷史照片極好地映證了這一策略。照片中的袁世凱(1859-1916)是晚清最有權勢的將領,他身披傳統蓑衣,頭戴隱士斗笠,垂釣于一艘漁舟之中。本次展覽的構想出發點即來自這幅將領喬裝隱士圖及袁氏退隱的故事。袁氏以此借喻忠臣,表達清廷于1909年將自己免職的不滿。但是,他所選的退隱之地——河南洹上村,是一處繁忙的交通要道,此後,他在這裡一直待到1911年。袁氏借用的忠臣之隱喻,以及從權力中心退隱這一明顯與之矛盾的做法,都意在促使當朝再度請其出山,並最終將其推舉為中華民國的第一任大總統。此處,袁氏傚法其前代士子,採取了一種“以退為進”的策略。這幅忠臣士子與當世之朝不和隨即退隱的圖畫,成為了中國藝術與文學中極富彈性的隱喻之一。
“以退為進”是一種同樣適用於當今中國藝術生産的策略。試圖呈現那些在當下運用傳統媒介與手段,如占卜、遊戲、博弈、方言等傳統策略,進行藝術創作,以期發展出一套自律的語言,進而抵抗由一套“通用語匯”(lingua franca)所産生並持續至今的同化趨勢與權力結構。在這方面,詩歌同樣也扮演著不可忽略的重要角色。展覽《以退為進》旨在呈現:向傳統的借鑒和退讓,能夠如何作為一種高效策略來迎對特定的歷史時刻。
上海外灘美術館館長拉瑞斯·弗洛喬表示:“《以退為進》匯集了來自中國本土及海外的多位藝術才俊,在他們眼中,傳統不是一段已然凍結的時間,亦非一個建設完備的體系。相反,他們向傳統發問,以此測試當代創作、記憶及再造歷史、以及通過重訪某套建設完備的編碼系統來在當今的城市社會、政治情境和日常生活中再造‘傳統挑戰’的各種極限及可能性。因此,參展的當代藝術家們‘以退為進’,將傳統作為一種‘在進行之中’的生活實踐來接受——從重新書寫藝術與社會歷史中的不同層次,到對文化編碼、影像與平凡事物的使用或/與濫用,皆是如此。由此可見,傳統並非只是過去與現在的簡單對立,而是一個關乎使用、轉變、重新解讀和文化發展的演進過程。因此,傳統被視作一整套實踐、影像、以及基於地方語言、日常活動的事物,在展覽《以退為進》中被呈現,被演示,同時也受到審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