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開幕的“名館·名家·名作——紀念中法建交五十週年特展”迎來大批慕名而來的觀眾,4月13日星期日這一天,一度需要排隊40分鐘方能進入展廳參觀。
此次特展展出了盧浮宮博物館、凡爾賽宮和特裏亞農宮博物館、畢加索博物館等5家世界著名博物館的10件精品畫作,其中包括喬治·德·拉·圖爾的《木匠聖約瑟》和印象派大師雷諾阿的《煎餅磨坊的舞會》等世界級名作,整個展覽保價總額3.28億歐元。國家博物館為此次展覽提供了二維碼、手機APP等多種導覽方式,併為每幅作品製作專題紀錄片,對其特點、價值、産生背景等做詳盡介紹。觀眾小林告訴記者,在國內欣賞這樣名家畫作的機會很難得,所以她一得知展覽消息就約了朋友,看到展覽策劃、設計這麼精心,覺得排隊再久也值得。
這只是今年國家博物館的重要外展之一,隨後,“羅馬與巴洛克藝術”“羅丹雕塑展”“列夫·托爾斯泰與他的時代”以及“梵谷藝術大展”等重量級展覽將陸續亮相。
3年15個外展亮點紛呈
自2011年3月重新開館以來,國家博物館在對外合作展覽方面亮點紛呈。開館之初與德國三大博物館合作“啟蒙的藝術”,與大英博物館、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打造“瓷之韻”,與義大利文化遺産部合作展出“佛羅倫薩與文藝復興”,與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共同推出“道法自然”,與法國盧浮宮聯袂呈現“地中海文明”……3年來,國家博物館策劃舉辦的大型國際交流展達15個,其中既有與世界著名博物館合作的關於西方藝術史的展覽,也有和世界各地各具特色的博物館合作的主題展覽。展覽從早期人類文明到19世紀藝術發展的主題設置,反映出國家博物館在對外展覽中的獨具匠心。
“這些展覽從不同層面讓觀眾了解了世界文明豐富的成果,也為國家博物館建立有中國特色的展陳體系進行了很好的探索。在缺少西方藝術收藏的情況下,我們正在努力和國外博物館包括政府機構合作,力圖通過學術的組合,更多更好地挖掘、利用展覽資源。”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表示,這無疑是國家博物館102年曆史上外展數量最多、級別最高、規模最大、舉辦最密集的一個階段。
如今,3個月輪換一次的外展已經成為國家博物館的另一張名片,吸引著眾多觀眾,如“地中海文明”展覽累計接待觀眾129956人次。展覽期間,國家博物館專職講解和志願講解累計接待觀眾260余批次,服務時長逾540小時。
全新策展理念帶來活力
“我們期待觀眾能夠看到,世界文明都在國博有精彩的亮相。如果每個展覽都參觀,那就能了解到世界文明的精華所在。”談及國家博物館當前策劃國際交流展的理念,陳履生如是説。
2011年國家博物館重新開館後在辦館和策展理念上均有所調整,這在別開生面的國際交流展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一方面,改變過去外展“大而全”的宏觀思路,轉而關注一個區域、一種文明的發展源流,使得展覽主題更為鮮明、易被關注,另一方面,力爭使展覽更加符合國內觀眾欣賞審美需求的同時,尊重不同文明並用多種形式展示其中的優秀內容。
在策劃“魯本斯、凡·戴克與佛蘭德斯畫派”展覽時,原本主辦方列支敦斯登方面提出全面展示數百年來的王室收藏成果,並打算提供6件挂毯作品。國家博物館了解後即提議,選取魯本斯、凡·戴克和佛蘭德斯畫派作為展覽主題,並減少挂毯數量。儘管挂毯的價格10倍于繪畫,但中國觀眾對於畫作本身更感興趣。經過多次溝通,對方最後同意調整展覽方案。展覽良好的展出效果,也使列支敦斯登方面認為調整很有意義。
而在毛利碧玉展中,由國家博物館合唱團獻上的毛利讚歌、在展廳內舉辦的毛利長老祈禱儀式等活動,都令紐西蘭客人感受到中國對毛利文化的尊重,同時也為展覽帶來了靈動氣息和活態展示。
世界大館爭相前來亮相
陳履生説,從事外展工作幾年來他感受最大的是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極大地促進了博物館國際交流展的舉辦。“以前,一些博物館到亞洲舉辦展覽,會首選我國台灣或香港,現在則是國外大博物館競相來內地舉辦展覽。一方面,是因為我們有新的場館,面積較大、展廳較多,各種基礎設施和展陳條件都符合國際規範,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國外的博物館都看好中國內地的發展,都把它作為他們展示的重要平臺。”
據了解,目前,國博的外展安排已經排到了2016年。“過去在國際交流展覽中我們缺少文化自信,往往是對方給一展品目錄,我們照單全收,沒有話語權,現在則有底氣去和對方談展覽作品和經費的問題了。”陳履生認為,舉辦外展不僅僅是文化交流的需要,更是一個大國相容並蓄和文化自信的重要體現。
談及未來國家博物館在國際合作方面的構想,陳履生表示,與外國博物館的合作不僅僅局限在展覽上,“比如,中日韓三國國家博物館建立了館長例會制度,今年的例會在我館舉辦,會議期間還會舉辦一個陶瓷聯展。再比如,我們跟德國合作,派出一批青年赴德國學習策展、文物修復和公共教育等業務。”他也坦陳,相比于引進來的展覽,目前我國走出去的展覽還不夠多,未來需要在對等交流方面尋求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