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盧浮宮博物館藏文物精品展國博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0-31 17:13:14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展廳內部
 

2013年10月28日,《地中海文明——法國盧浮宮博物館藏文物精品》展新聞發佈會在國家博物館學術報告廳舉行。從明天開始,觀眾可以在國博N2和N3展廳,近距離觀賞展覽展出的所有文物作品,一探地中海地區重要歷史時期的文明發展歷程。

記者從現場了解到,本次展覽由法國盧浮宮博物館館長讓-呂克-馬丁內茲親自策劃並擔任策展人,他從盧浮宮館藏的所有與地中海文明相關的文物展品中挑選了280件(套),包括石雕、陶器、金銀器、油畫、素描畫等。這是法國盧浮宮博物館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合作的首個大展,對於將展覽鎖定在“地中海文明”這個主題上,館長讓-呂克-馬丁內茲解釋道:“地中海地區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是多元文化的匯集之地,它複雜、多樣的文明史曾一度推動了歐洲甚至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進程。盧浮宮有非常豐厚的來自世界各地、各個歷史時期的館藏,特別是地中海文明的館藏。它是法國收藏地中海文明藏品最多的博物館,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此類博物館之一,這些館藏幾乎可以涵蓋地中海沿岸歷史上的所有文明。”

據悉,自2009年3月24日盧浮宮博物館開通其網站中文版以來,每年,博物館都能夠接待超過20萬人次的中國遊客,佔盧浮宮博物館境外遊客總人數的4%。讓-呂克-馬丁內茲也表示,“此次展覽展出的展品因材質或地域不同始終分散收藏于盧浮宮博物館的八個藏品部門,今天它們首次匯集在一起,期待能夠為更多的中國公眾提供一個了解地中海四千年曆史和歐洲古典文化、文明的窗口。”

從策展的線索上,讓-呂克-馬丁內茲將展覽按照時間線索劃分為“地中海世界——自然與文化背景、最初的地中海——早期的交流、統一的地中海——希臘、迦太基和羅馬、中世紀的地中海——從“十字軍東征”到收復失地運動、近代的地中海——從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遊歷地中海”六大部分,呈現了地中海地區重要歷史時期的文明發展歷程:古埃及文明和兩河流域文明為地中海文明奠定了基礎;西元前4世紀以後,古希臘、古羅馬文明成為地中海文明的主旋律;西元7世紀,伊斯蘭文明勃然興起;西元14世紀“文藝復興”運動為歐洲開啟了近代文明之門。

在現代文明和文化日益活躍的今天,古代文化和古典文明距離人們的生活日益疏遠。盧浮宮作為匯集世界古代和古典文明成果最多的博物館展示場所之一,在建立世界公眾與古典文化的連接方面曾做過很多嘗試。現任館長讓-呂克-馬丁內茲上任以來,將盧浮宮博物館進行了重新調整,他將盧浮宮的各個展廳按主題和館藏文物進行了重新編排,建立起更為系統的對世界藝術史的展示,同時增加了盧浮宮作為法國宮廷歷史的梳理陳設,奠定了目前盧浮宮博物館特有的展陳體系。

對於此次與盧浮宮博物館的首次合作,中國國家博物館黨委書記黃振春描述了國博在開展國際對外交流方面的思路,即基本專題陳列、國際交流大展和臨時展覽三位一體的展覽體系。

另悉,本次展覽作為明年中法建交50週年的預熱項目,將跨年展出至2014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