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繪畫

西岸館開館:龍美術館再上臺階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4-03 09:24:40 | 文章來源:  上海證券報

3月28日,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舉辦開館展,這是中國著名私人收藏家劉益謙王薇夫婦繼2012年12月18日創辦龍美術館後,在1年零3個月後開辦的又一個新館。去年9月劉益謙于紐約蘇富比拍賣行以800萬美元拍得的蘇軾《功甫帖》,曾因專家對真偽的質疑而引發收藏界、學界的爭論和關注,這次西岸館開館展上將以文獻特展的形式與廣大觀眾見面,也許是展覽最大的看點。

開館展“開今”而“借古”

這次開館大展總策展人為中央美院美術館館長王璜生。開館大展的主題為“開今·借古”,以藝術史脈絡的梳理為線索,結合龍美術館自身的收藏特色,分為“古代·當下”、“國畫·洋畫”、“個案·歷史”三大板塊,展出包括中國當代藝術、中國近現代藝術和傳統藝術在內的200余位藝術名家的300多件藝術作品。去年12月18日龍美術館浦東館的開館展也是貫穿古今,主題就叫“古往今來”,但由“新裁:龍美術館開館邀請展”、“新續史:龍美術館現當代藝術館藏展”、“革命的時代:延安以來的主題創作展”與“龍章鳳函:龍美術館中國傳統藝術館藏展”等4個平行展組成。與之相比,這次展覽形式更上層樓。

王璜生表示,當代藝術即“今”之藝術,但“今”之藝術如何與“古”之藝術、與歷史構成對話,構成延伸與超越的關係,這成為西岸館開館大展及作品空間陳列安排的切入點。西岸館開館展的主題呼應浦東館主題,是“開今·借古”,意是站在當下,在不斷創造、開拓、實驗的同時,把歷史作為參照、對話、挑戰和超越的對象。

整個大展分作3個板塊:“個案·歷史”板塊,由郭曉彥擔任策展人,強調和突出個案與歷史的關係;“國畫·洋畫”板塊,由曹慶暉擔任策展人,結合龍美術館近現代美術的豐富藏品,以作品的對置與對照、語言的自敘與他敘、文化的自思與反思為形式,從“取景·造境”、“寫貌·造像”、“狀物·托物”的結構關係中,探討中西文化在近現代歷史轉折期的文化特徵與藝術史問題;“古代·當下”板塊,由王璜生親自操刀,其中有“趣對”、“妙讀”、“靜觀”三個子板,王璜生既希望通由當代的文化思考及藝術表現,對歷史以新的解讀,從而形成“古代·當下”的對話關係,又重視經典文化的精神與特質,強調于內心的觀照以“悟對通神”,為觀者開啟一次連通古今的靜觀與反思的精神之旅。日前引起廣泛關注的《功甫帖》在這一板塊以文獻特展的形式呈現給了觀眾。

王薇告訴記者:“之所以請王璜生擔任總策展人,是因為他的閱歷和做美術館各方面經驗很豐富,策展水準非常高,他能把我和劉益謙收藏的作品全部做一個清晰的脈絡梳理。通過這個策展,研究的很透徹,所以我覺得選擇他是非常到位的。” 補充國家美術館的缺漏211+1>2的局面。

“我什麼都不會落下!我覺得藝術永遠根據時代會有不同時代表露的方式。”王薇強調收藏要有前瞻性,“要梳理學術,趁便宜的時候及早出手。”正是她上面所表達的活躍心理、窮年累月的學習、持續不斷地收藏,成就了他們夫婦倆如此規模龐大、線索貫穿古今的收藏,並孕育出兩個“孩子”:龍美術館浦東館與西岸館。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陳履生看中王薇的革命題材收藏品,邀請王薇到國博做個展,王薇覺得需要仔細斟酌:“我自己的館怎麼辦呢?”不過她相信,私人美術館可以補充國家美術館的缺漏。

貼錢也要做美術館

“現在龍美術館的生態是"一城兩館",無可否認發展是有壓力的,也是新的挑戰。”王薇向記者坦言。她透露,今後浦東館將以“紅色經典”為主題,做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會對外做更年輕化的展覽,或者一些特展。浦西館,會做得更多元化、國際化,也會做更多的活動。會引進一些國際大牌的藝術家。

“我還在考慮藝術家和作品對空間的影響,是否相互適合。當然我還在策劃一些國外的美術館、畫廊參與的活動。在組織活動上就兩館合一,把教育做得更加有聲有色,今後還會有很多附加的論壇,講座。我希望更多熱愛藝術的人們多來看看我們龍美術館,希望更多的人能夠了解藝術,把更多的觀眾從隨便參觀參觀到熱愛藝術,再到今後自己也有想法做一些小的收藏,或者美化家庭等等,靠我們(的努力)推進一部分人去熱愛藝術。”

王薇的夢想正在逐步實現。作為上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重要一環,龍美術館正吸引越來越多的孩子走入其中。如今,每逢節假日——無論是中國傳統佳節,還是西方耶誕節——龍美術館精心打造的親子公益開放活動,總是大受歡迎。

“我們的美術館對中小學生全免費,就是希望給他們提供一個欣賞高雅藝術的場所。”王薇告訴記者,“附近的一些學校索性把龍美術館作為教育基地,有的甚至直接在這裡上起了美術臨摹課。在王薇看來,利用美術館的平臺,對孩子進行美學教育,這比時下流行的數學、英語培訓更重要。現在的家長特別注重功課,不注重他們的素養。素養其實很重要,我的感覺是,功課不懂可以慢慢學,但如果養成了壞習慣,再想改變是非常難的。作為企業家,這是我們能為社會做的事,所以就算貼錢也要做美術館!” 王薇曾表示,龍美術館要做成中國的古根海姆、MOMA,毫無疑問這個理想正在一步步實現。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