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繪畫

余德耀美術館上海落成 滬上公共空間的新概念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1-08 09:59:22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有生活品味的文化地標

近年來,隨著藝術收藏的火熱帶動了私人美術館的建館熱潮,從上海首傢俬立美術館原弓美術館的建立到去年龍美術館、昊美術館的建成開館,均引起了眾多媒體的大量關注。這不僅是因為它展示藏家真正收藏的實力,同時也將對本地區藝術發展産生重大影響。中央美術館學院教授趙力也曾經發佈言論認為,私人美術館的建立預示私人收藏向公共領域的轉變。


日本建築師 藤本壯介

私人美術館除藏品吸引人之外,其館體建築成為最為吸引眼球的地方,各大私人美術館邀請國際著名設計師主持設計。此次余德耀美術館的改建邀請了日本70後建築師藤本壯介擔綱,他2013年出任全球聞名的英國蛇形畫廊夏季展廳的設計師,並獲得兩年一度的“馬庫斯建築獎”(Marcus Prize for Architecture)。

他在改建中創造了全新的“綠盒子”概念,不同於傳統美術館“白盒子”,他在3000平米的玻璃大廳旁引入了戶外的綠樹,聯合了老機庫改建的主廳和東面濱江戶外空間,將這個玻璃大廳變成一個“綠盒子”的公共空間。老機庫令美術館富有視覺衝擊力與歷史的滄桑感,而新建的玻璃大廳則讓其充分體現親和力,二者融為一體,使其成為上海新景觀——西岸的地標式建築。

余德耀説:“認識藤本壯介是在4年前,被他極簡主義的風格所吸引,感覺非常適合當代藝術的氣質。在經過細化的公共設施後,我希望這裡可以成為人們休閒、聊天,暢遊精神的地方,讓這個美術館變得更有生活味道。”

談及未來發展,余德耀並沒有給它制度發展計劃,他任務藝術發展本身是感性的,很多事情都是順其自然發展,或許將來有一天我離開美術館,但它依然存在。

因此,美術館目前並沒有自己的館藏。作為一個私人美術館,表面來看並不符合它自身的邏輯,因為幾乎所有的私人美術館都其館藏,如上海創辦一週年的龍美術館,其館藏均來自劉益謙、王薇夫婦多年個人收藏。但余德耀表示個人收藏並不會作為美術館的館藏。

他指出,在將來其私人美術館將變成公共美術館,它不再是個人擁有的美術館,也不是國家所有,而是由很多人支援的美術館,它最終會成為公益性的公共空間,這也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和方向。他説:“我希望我的美術館在未來可以和國際私人美術館平起平坐,像MOMA、古根海姆美術館等,它不會因為我的離開而消失,它將永遠存在。”

     1   2   3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