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履生美術館揭幕
2013年9月22日,位於江蘇省常州市“第八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園區雅集園的“陳履生美術館”正式開館。在美麗的西太湖畔,與有著千年曆史的古淹城遺址相毗鄰,“陳履生美術館”與園區內的“劉海粟 夏伊喬美術館”、“中國畫學會常州展館”等共同構造了一個獨特的文化園區,為打造“永不落幕的花博會”夯實了堅實的基礎。
鮮花獻給導師林樹中教授
陳履生美術館是以著名的藝術史論家、畫家、攝影家陳履生先生的名字命名的美術博物館,主體建築佔地兩千余平米,內設兩個展廳和創作工作室,此次開館推出“陳履生繪畫&收藏展”和“名家畫油燈”兩個特展。作為第八屆中國花博會藝術場館的“陳履生美術館”,率先在28日花博會開幕前開館,喜迎八方賓朋。開館儀式在當天下午4點舉行。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參事室副主任、北京畫院院長王明明,全國美術館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錢林祥出席了開館儀式並致辭。
開幕式後嘉賓合影
陳履生,1956年出生,江蘇省揚中市人,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揚中曾歸屬常州市所轄。陳履生先生就讀于南京藝術學院,在讀書期間因發表研究劉海粟先生題畫詩為內容的論文,得到了劉海粟先生的首肯和接見,在校學習期間還兩次獲得劉海粟獎學金,而時任南藝校長的劉海粟先生正是從常州走出去的藝術大師。可以説,陳履生先生與常州有著説不盡的緣分,此次“陳履生美術館”落戶常州,將為具有濃厚歷史文化積澱的常州市增添新的藝術風情。
授牌儀式
陳履生現任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兼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北京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漢畫學會常務副會長,北京文聯理事,北京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博物館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北京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副主任,全國文物與博物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南京藝術學院、吉首大學、廣州美術學院、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北京外交學院、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台灣師範大學客座教授。擁有眾多社會職務的他,30餘年來潛心研究美術歷史及理論,並從事美術批評、美術創作,出版著作60余種,發表各種論文數百篇。先後多次在國內外舉辦個人畫展、攝影展,策劃過許多在國內外有著重大影響的展覽,並利用自己的收藏于1998年在揚中建有“油燈博物館”。據悉,“油燈博物館”也將在花博會之後遷移常州,與“陳履生美術館”共同成為常州地區兩張新的文化名片。
風流更在飛花後 陳履生 97cm×180cm 2012年
此次開館推出的特展“陳履生繪畫&收藏展”將展出陳履生先生的繪畫60余幅。他的“陳氏梅花”,以前無古人的“直梅”書寫胸臆,在別致的構圖中,敷以疏筆淡墨,突出了梅花不落凡俗的、淡泊獨居的君子風儀;他的山水,空靈荒寒,在一張一弛的靈性空間裏體察自然生命的細膩情感,成為一種精神的載體和心靈的寄託;他所畫的竹和水仙等題材的繪畫,以“錐劃沙”的細墨線與皴擦等技法融為一爐,與畫面清新、儒雅的風格相映成趣;迎春則是前無古人,墨與黃色的對比,給人以振發的朝氣,瀟灑的筆線和著枝條曼舞,讓人感受到春天的靈動;而他的非洲寫生系列,則表現出了紮實的造型能力與色彩運用能力,呈現出一種寫實與寫意並舉的特有的風貌。他的這些繪畫作品,早已在業內享有盛譽,而內容如此豐富的全面展出,則是在以往展覽中所難見到的。
館外觀
為了反映陳履生先生繪畫藝術的學術淵源以及他在學術研究方面的成就,展覽還特別配合陳列了他多年來精心收藏的歷代文物,如數十件新石器時期馬家窯文化至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陶豆,是他幾十年研究中國油燈文化的累積;漢代畫像石、漢代陶俑、陶樓以及其他,則表明瞭他作為中國漢畫學會常務副會長30年來在漢代藝術研究方面傾注的心力;而一組20件的唐代騎馬俑,也是私人收藏中少見。
館外觀
“名家畫油燈”特展,展出了陳履生先生收藏的中國當代國畫名家所畫的以油燈為題材的書畫作品60余幅。作者包括黃永玉、韓美林、楊之光、馮今松、陳加泠、張立辰、李小可、潘公凱、尼瑪澤仁、施大畏、王明明、范迪安、田黎明等。陳履生先生悉心收藏油燈幾十年,曾經出版過《油燈知識三十講》、《中國油燈簡史》等系列專著。為了配合2008年“油燈文化展”在台灣歷史博物館的展出,他的海峽兩岸的書畫界朋友專門為他創作了一批畫油燈的作品,並在台灣藝術教育館作“兩岸名家畫油燈專題展”,還在台灣其他地區巡展。此次配合展出有他收藏的歷代油燈,其中的“漢代西王母十三頭陶燈”為同類文物中的精品,實屬罕見。通過這一特展,不僅可以使觀眾認識和了解中國獨特的油燈文化,還可以欣賞到當代名家筆下不同風采的專題創作。
展廳內景
“陳履生美術館”的開館見證了文化的大繁榮大發展,而在即將融入到“長三角美術館協作機制”之後,還將在美術館專業方面發揮它應有的作用。作為當地的公共文化設施,將免費向公眾開放。同時,作為“南京郵電大學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和“南京郵電大學傳媒與藝術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基地”等,“陳履生美術館”還將承擔更多的社會教育職能。
展廳內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