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肇事者砸窗損文物 故宮新舉措欲保院內無“死角”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5-06 10:49:33 | 文章來源: 中國新聞網

故宮博物院5日在北京通報一男性觀眾將翊坤宮玻璃打碎傷及文物的情況,記者從發佈會獲悉,受損文物“清代銅鍍金轉花水法人打鐘”局部損傷並無大礙;今後,故宮將加快使用複合型防砸板,並密集加裝高清晰攝像頭,保證院內100多公頃範圍內無“死角”的全方位覆蓋。

故宮官方微網志4日發佈,“5月4日11點10分,在故宮內西路開放區的翊坤宮,一男性觀眾徒手擊碎正殿原狀展室一塊窗戶玻璃,致臨窗陳設的一座文物鐘錶跌落受損,現場工作人員當即發現並控制住肇事者,同時報案。受損文物為清代銅鍍金轉花水法人打鐘(故183054)。我院已報告上級主管部門並保護現場。目前公安部門正在調查。”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5日的通報會上介紹了事實經過,並播放了現場監控錄影。

他説,據開放管理處現場工作人員趙楠描述,當時聽到一聲敲擊玻璃的聲音,他向觀眾大聲提醒“不要敲玻璃”,並迅速接近發出聲音的地點,與此同時聽到了玻璃碎裂的聲音,趙楠立刻衝上前去,將打碎窗戶玻璃並轉身準備離開的一名男性肇事者當場擒獲,詢問中該名男子語無倫次地説:“我不砸玻璃,玻璃就砸我”,“應該找個人少的地方”。工作人員立即上報保衛部門,保衛人員趕到後及時保護現場,疏散觀眾。

隨後,故宮開放管理處及故宮派出所民警趕到現場,對文物受損現場進行保護。該名男子後被送往醫院,診斷表明該名男子“右手多處皮膚裂傷、右手中指伸指肌腱斷裂”。經治療後,公安機關將該名男子帶走進一步調查。

記者在監控錄影中看到,這名男子一齣現在翊坤宮影壁,即迅速衝向西間砸玻璃窗,觀眾紛紛後退,工作人員上前制止並控制,整個過程只有15秒,事發突然。肇事者揮拳砸穿玻璃,將該文物從其所陳列的條案上砸落到地面。

故宮亦于當天展示了被損傷文物。

“銅鍍金轉花水法人打鐘”為清宮舊藏,18世紀英國製造。其底部內置機芯,正面有三組料石轉花。底部上方四角亦安設轉花。文物中部為三株棕櫚樹及水法裝置。棕櫚樹托起上方的圓形時鐘,鐘上立一敲鐘人,與鐘錶機芯聯動,可報時。該文物按照國家文物評定標準,為二級文物。

故宮宮廷歷史部研究員郭福祥表示,經初步判斷,水法柱及原配玻璃罩破碎,鐘錘與一朵轉花脫落,金屬部件變形,文物本體與其底座分離。但主體結構機芯未受到破壞,最嬌氣的琺瑯臺亦無損傷,經拆開清洗、整形、調試及配備,能夠完全修復。

就此事件,單霽翔介紹説,自2012年以來,故宮博物院就開展了展室門窗安全防護的升級改造工作。在進行前期調查實驗的基礎上,選擇了複合型防砸板作為展室安全門窗防護的透光材料,這種材料兼具隔絕紫外線功能,是提高安全防護水準和控制光環境較為理想的材料。目前,故宮博物院完成了承乾宮、永和宮門窗的改造工作(這兩座宮殿將設為青銅器館,待布展完畢後對公眾開放),今後逐步在全院範圍進行推廣使用。此次翊坤宮玻璃被人徒手打碎,將促使故宮博物院加快玻璃更新升級工作的進度。

此外,鋻於此次翊坤宮院內攝像頭沒有直接拍攝到肇事者擊碎玻璃的瞬間場景,未能對調查事實經過提供更加直觀的依據,故宮將在整個紫禁城密集加裝高清晰的攝像頭,確保院內100多公頃範圍內無“死角”的全方位覆蓋。

單霽翔特別強調,此次事件不會影響故宮繼續加大文物開放的決心。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