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7年後上海地鐵將變身公共藝術館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4-17 15:03:10 | 文章來源: 東方網

徜徉在倫敦的地鐵裏,撲面而來的是濃濃的藝術氣息,來自日本、美國、英國等世界各地的藝術家都曾在這裡“留痕”……説倫敦地鐵是個當代藝術空間一點也不為過,倫敦地鐵藝術部總監Tamsin Dillon談到這點時也很驕傲,但他又講,“倫敦只有12條線路,270個車站,跟上海地鐵的規劃比起來,算是小巫見大巫了……”

日前,國際公共藝術獎項頒獎儀式暨公共藝術論壇在滬舉行,在公共藝術實踐方面有突出成就的日本、英國等地派出代表來到上海交流經驗,論壇同時討論了“上海地鐵公共藝術”、“上海世博園區改造”等實體公共藝術項目的改造。記者在論壇上獲悉,上海地鐵在2020年前,將成為上海最大的藝術空間。

上海大學美院在院長汪大偉的帶領下承擔了一系列上海地鐵設計建設的任務。該團隊發言人、上海大學美院副教授章莉莉説,“2012年底,上海地鐵有12條線,287座車站,435公里的運營里程。而到2020年時,上海地鐵的規模將翻一番,形成世界上面最大的地鐵網路。上海地鐵公共藝術的現狀是共有54塊壁畫,算下來它的公共藝術覆蓋率接近20%。”

地鐵公共藝術正處於一個全面發展的階段。談到藝術構想,章莉莉説,“首先會建立一個大型的地鐵公共藝術館,目前計劃選擇是漢中路地鐵站,這是三線換乘的車站。第二,選擇一些有特色、重要的車站建立若干中型地鐵公共藝術館,目前選定徐家匯站、人民廣場站、浦東國際機場站、迪斯尼站、虹橋火車站還有中華藝術宮站等。第三,計劃建立遍佈上海各個車站的小型地鐵公共藝術館,規模基本上在五到十二米,使公共藝術覆蓋率達到100%。這些構想將從今年開始實施,一直到2020年完成。不過,上海地鐵目前比較單一,只有壁畫,因此下一步會在藝術表現形式上面加以豐富。屆時,這些藝術空間將與上海雙年展、上海國際設計展、上海國際電影節以及藝術家合作。”汪大偉在受訪時説,“7年後,地鐵要變上海最大藝術空間。而地鐵公共藝術館的誕生,將幫助藝術走出傳統美術館,正走進大眾生活。”

此外,在上海世博園區改造方面,除“世博軸”變成商業廣場外,藝術家丁乙介紹了具體的改造方案,“我們圍繞著‘六點一線’進行公共藝術和世博軸之間關係的定位。通過6個陽光谷的改造,然後整個最上層的平面上進行公共藝術概念設計。6個陽光谷的改造,我們定位為水的谷、記憶谷、自然谷、樂谷、亭谷和影像谷。”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