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古董列車穿越倫敦地鐵150年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1-17 20:23:08 | 文章來源: 新華網

隨著夜色中的一聲汽笛,一輛19世紀蒸汽機車拉著維多利亞時代的木製車廂駛入倫敦地鐵穆爾蓋特車站,白色蒸汽從紅色車頭上冒出來,煤氣味在空中瀰漫,這一幕似乎把人們帶回到了1863年。那一年1月9日,倫敦開通了世上第一條地鐵線路。

如今,250名乘客搭乘這輛古董列車重溯當年旅程,紀念地鐵誕生150週年。

古董列車的車頭是英國大都會火車公司1898年建造的最後一個蒸汽動力火車頭“大都會一號”,車廂則製造于1892年,是目前最古老的可使用車廂。

倫敦冬天的傍晚非常寒冷,很多人還是專程來看一看這個“老古董”。白髮蒼蒼的格蘭登從40公里外趕來。“我喜歡火車,”他説。“我早聽説過從前的火車比較小,因為燒煤有很多煙,我母親還給我講過她在二戰時到地鐵隧道中躲避炸彈襲擊。”

一些演員穿著維多利亞時代的服裝登場,以便逼真再現當年車站的面貌。格林伍德穿黑制服持警棍,扮演警察:“我的角色是在車到站的時候維持治安,那時候都是警察在這裡工作的。”

大概最開心的人要屬那些可以搭乘這輛特殊列車的乘客了。奧斯本從肯辛頓奧林匹亞到穆爾蓋特,火車中途不停連續行駛了半個小時。

“在車廂裏,可以聽到發動機咔嚓咔嚓的聲音,聞到煤煙的氣味,重現了150年前的場景,”他告訴記者。古董車雖然開得慢,但奧斯本覺得車廂裏更華麗,更舒服。

乘客之一倫敦市長約翰遜説:“這一‘非凡’旅程帶你進入維多利亞時代的作品中,像柯南·道爾一樣坐在天鵝絨椅子上旅行。”

被倫敦人常稱為“管道”的倫敦地鐵(大概是地鐵隧道形狀像管子的緣故吧)開創了很多先河,比如運作第一輛電動列車,安裝地鐵站第一部電梯。而在地鐵修建以前,人們對它並不抱信心。《泰晤士報》曾説建造地鐵的想法“不切實際而且危險”;不過,第一條地鐵線建成後,報紙很快改變了態度,稱之為“當今偉大的工程學典範”。

古老的地鐵列車分為頭等車廂和普通車廂,還曾專辟女性車廂。不過,據説從前的乘車經歷並不美好。

一位名叫布盧門菲爾德的乘客曾于1887年在日記中這樣寫道:“隧道裏滿是煤煙的氣味,所有窗戶都關上了……當我到站時,都快被憋死和熱死了。這也太危害健康了。”

相比之下,這些年來倫敦地鐵進化得“更大、更乾淨、更快了”,格蘭登説。

乘地鐵的人也越來越多了。目前倫敦地鐵每年運輸12億人次,有十多條線路,270多個車站,45%是在地下。為安全起見,倫敦地鐵站裏沒有垃圾桶,或者只有透明的垃圾袋。據悉,工作人員每小時都會進行安全檢查。

電影和文學作品讓倫敦地鐵廣為人知,從羅伊和邁拉《魂斷藍橋》中為躲避戰火浪漫的邂逅,到007影片《擇日而亡》中詹姆斯·邦德領到愛車的接頭點。每天都會有人到國王十字車站尋找哈利·波特的九又四分之三站臺,也有人期待看到《V字仇殺隊》中的秘密總部。

倫敦每個地鐵站中的裝飾各有特色。購物天堂邦德街的車站墻上畫著巨大的禮品盒子,而靠近國家美術館的查令十字車站,壁畫則是世界名畫。在貝克街站,偵探小説迷們可以和墻上的福爾摩斯合影,還可以猜一猜畫圖出自柯南·道爾寫的哪個案件故事。

紅藍相間的地鐵站標誌和五顏六色的地鐵網狀路線圖出現在杯子、桌布和T恤衫上,成為倫敦的象徵。倫敦交通博物館每年由此可掙得250萬英鎊(約合2500萬元人民幣),其中35%來自國外遊客,主要是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巴西、墨西哥和中國人。

倫敦地鐵已經不僅僅是一種交通工具,更是這個城市的符號和人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倫敦地鐵部門經理阿什沃思説:“倫敦地鐵已成為一種國際性語言。”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