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蘇偉(左)和星空間老闆房方在馬六明20年前創作的《與吉爾伯特和喬治合影》前
在主空間舉辦“亞洲不安之旅”的同時,星空間在半截塔村55號七棵樹創意園的新空間舉辦了由青年批評家蘇偉策劃的“我不在美學的進程裏——再談行為”,展覽現場藝術家李然還進行了名為《停止想像》的現場表演。
合著朝鮮半島不穩定的局勢,第二回亞洲不安之旅也顯得更加激烈。除了陳可,煙囪和溫淩的作品沒有調整之外,其他十位藝術家的作品似乎都略有所指,邱炯炯的對於金正日形象的描繪,宋琨略微冷酷的嬰兒像,陳皎皎+彭楊軍的“飛機墳墓”,連高瑀頗為漂亮的《靜靜的籌碼》都畫了一顆重磅炸彈……在星空間的大展廳內,放著一個用各種國際轉接插頭連接起來的大同電鍋,這種台灣的“國民電鍋”承載著台灣70後、80後共同的一段記憶。房方在去年看過這位金匠大學碩士在台北moca展出的這件“疲倦的沸騰”之後,決定把他帶到內地來展示。
相比起主空間作品的時效性,七棵樹新空間的“再談行為”更像是一個沒有時間概念的藝術討論。第一次獨立策展的蘇偉加上“我不在美學的進程裏”這個前綴也正是此意,策展人拒絕用進化的觀點來看待近30年的中國行為藝術之路,而把馬六明、朱冥等老一輩行為藝術家和當下活躍著的年輕一代並置起來來討論創作媒介以及其他。當20年前陳劭雄的燈管實驗《耗電72.5小時》和80後藝術家陳軸2012年的作品《我喜愛的藝術家尉洪磊》前後呼應時,我們似乎看到了在不同時間段裏,藝術家對於藝術共同的思考。
由於星空間的新空間裝修還未結束,本次展覽更像是一次預告,預示著星空間未來策劃更大規模展覽的可能。儘管交通不是很方便,緊毗鄰著北京最大的婚紗攝影基地,七棵樹這600㎡的新空間並不僅僅寄託著星空間老闆房方在藝術實驗上的夢想,也承載著星空間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所以當問到會不會在七棵樹展出架上作品的時候,房方給與了肯定的回答。
|